- 围炉夜话读后感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围炉夜话读后感(精品15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围炉夜话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围炉夜话读后感1
《围炉夜话》是清人王永彬所撰写的一部劝世之作,它与明人洪应明的《菜根谭》、陈继儒的《小窗幽记》一起被后世并称为“处世三大奇书”。自其面世以来,一直盛传不衰,成为人们案头的必备之书,深受世人的推重而闻名遐迩。
而作者王永彬,我只能查到他是清朝咸丰时人,生平不详。
据《围炉夜话》的序言可以得知,此书是作者王永彬“书于桥西馆”的“一经堂”,最后成书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二月。《围炉夜话》是中国古代众多劝世之书中的一种,它以短小精辟,富有哲理见长的格言体之作。文辞浅近明晰,言语言简意赅,情真意切,如同一德高望重的长者和一群后辈围着火炉,娓娓而谈,品味人生,意境深远,富有哲理,颇有启发性。书中的许多话语虽以劝诫为主,但读来却无艰涩枯燥之感,反而觉得生动平实,将本来会令人觉得比较高深的哲理融入日常生活中,使人容易为其所感染而产生共鸣。全书分为二百二十一则,以随笔的形式阐发了安身立命的主旨,涉及到人生的诸多方面,如修身养性、为人处事、持身立业、读书立志、安贫乐道、济世助人、持家教子、忠孝节义、为官执政等等。书中体现出作者身上具有浓厚的儒家思想的烙印,他在本书中以大量的语言文字阐释了“立德、立功、立言”的要旨,揭示了人生价值的深刻内涵,。虽然书中的一些观点可能有其时代的局限性,不一定能适合当代社会的要求,但瑕不掩瑜,本书仍对现代人生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围炉夜话》不失为一部非常优秀的劝世之作。
我拿到的这本是20xx年6月浙江文艺出版社的最新版,看到封面上八大山人的绘作我就爱上了。翻开书发现还随书附赠了两张八大山人画作的明信片和书签,真是意外收获。
《围炉夜话》正如其名,疲倦地送走喧嚣的白昼,炉边围坐,会顿感世界原来是这样的宁静。在如此宁静而温暖的氛围下,白昼里浊浊红尘蹇塞的种种烦闷,会不自觉地升华为对生活、对生命的洞然。中国传统文人是快乐是超逸,抑或痛苦、压抑,现在难以说得清楚。那代文人即使在生活安逸、仕途得意时,心中也常存在为天地立心、为万民请命的'忧患意识,而在陡遭不测、倾家荡产时,又能常常保持一份无怨无悔的淡然心态。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因其博大,受其滋润的中国文人的心胸也是宽广大度的,其精神世界更是丰富多彩。
就像作者在书开篇序里写道的那样:
寒夜围炉,田家妇子之乐也。顾篝灯坐对,或默默然无一言,或嘻嘻然言非所宜言,皆无所谓乐,不将虚此良夜乎?余识字农人也,岁晚务闲,家人聚处,相与烧煨山芋。心有所得,辄述诸口,命儿辈缮写存之,题曰《围炉夜话》。但其中皆随得随录,语无伦次,且意浅辞芜,多非信心之论。特以课家人消永夜耳,不足为外人道也。倘蒙有道君子惠而正之,则幸甚。
自己从未想过把这些话记录下来能在后世流传下去,这份淡然的态度,也是中华民族血脉里的基因了。
处事要代人着想,读书须切己用功。
书里的金句,大多如此,也许年轻气盛的人读来,觉得没什么用。书这个东西,也是寻求一种共鸣。在你处世感到困惑时,希望这场跨越百年的围炉夜话能够帮到你。
围炉夜话读后感2
《围炉夜话》一书是作者与子女的一部谈话记录,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说,它是一部文艺格言集。更是一部人生格言集。书中经典简练的语言在立身处世,德行修养,待人接物,思想境界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深刻的内涵。徜徉于书中,我常常会为书中的教育观念所折服。而细细品味更觉得回味无穷。在更多人注重名利,追求富贵的的今天,还有多少人能够关注子女身心健康的培植?浮躁,迷茫,忧郁充斥于我们生存的社会,而《围炉夜话》正像一盏心灯,在静静的为我们照亮前行的路程。
一、“教子严成德 ”
在书中的第16节,讲到如何教育子女,作者提出要“教子严成德”。而紧接下来的全文更使我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每见待子弟严厉者,易至成德;姑息者,多有败行。则父兄之教育所系也。又见有子弟聪颖者,忽入下流;庸愚者,转为上达,则父兄之培植所关也。人品之不高,总为一利字看不破;学业之不进,总为一懒字丢不开。德足以感人,而以有德当大权,其感尤速。”在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上,不仅取决于家长爱心倾注的力度,更主要的是看父母是否教育有方。反思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我们感到我们给与了孩子道德教育的良好环境,我们能够在是非面前给与孩子以正确的辨别。特别是在孩子出现错误时,我们会保持严厉的态度。记得在孩子很小时,带他到广场游玩,看到别人随手丢弃垃圾,他也要把自己的垃圾丢到草地上,我们及时的抓住教育时机,告诉他:随手丢到垃圾会让美丽的草坪变得难看,这种行为非常不好。有了这样的教育,轶群以后在公共场合很少随手丢垃圾。但在孩子的学业问题上,做为家长我们却非常的不称职。没有及时的发现孩子身上所存在的问题,比如做事情应付,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等。而最为关键的是作为家长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些品质对于孩子学习的重要性,因此缺乏了严格的要求。就像有人总结的那样:一味的姑息纵容,即使很小的错误也是给了他一个错误的引导,让他觉得什么事情都无所谓,觉得不是那么的重要,也就养成不严谨的作风,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在教育孩子方面,我们同时还缺乏了持之以恒的关注,往往是忽冷忽热。“学业之不进,总为一懒字丢不开”。因此“和孩子一起努力,养成勤勉的习惯”将会是我们下一步的努力目标。
二、白云山岳皆文章,黄华松柏乃吾师
作者在书中提到“观朱霞悟其明丽,观白云悟其卷舒,观山岳悟其灵奇,观河海悟其浩瀚,则俯仰间皆文章也。对绿竹得其虚心,对黄华得其晚节,对松柏得其本性,对芝兰得其幽芳,则游览处皆师友也。”人与大自然是相通的,大自然给了我们无穷的乐趣,看云卷云舒,阳光雨露,听百鸟鸣唱,风来风往。我们会有许多的欣喜,不仅是因为这美丽的风景,更多的是我们心灵深处的感悟。因此我们应该怀有一份赏识,一份感恩去面对我们周围的人和事。然而在对待孩子的教育方面,我们却正缺失了这份赏识。很多时候我过多的关注了孩子身上的缺点,致使这些缺点在我不断的责问、提醒中得到了更多的强化,而让我和孩子都感到身心疲惫。记得孩子在上学期对我说过:妈妈,你就不能多笑一点吗?其实也许正因为我教育方法的问题,致使我们的家庭教育一度陷入一种危机。另外通过读这段话自己更多的感悟到:在我们身上缺乏了一种以他人为师的学习的态度。“白云山岳皆文章,黄华松柏乃吾师”若能怀有这样一种淡定的.心态,尊重,赏识孩子,也许会取得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收获。
人世间,很多平实、淡然的道理,往往蕴藏无尽的睿智。《围炉夜话》正是一本这样的书。读《围炉夜话》,我的脑海中不时构想出这样的情景:暖暖的火炉旁,一对满脸稚气的孩童正静静的聆听着一位髯髯老者的细心教诲,跳动的炉火不时映红老者矍铄的脸庞。尽管屋外寒风刺骨,雪花飞舞,但屋内却弥漫着智慧与温馨。这是我所向往的家庭生活和教育方式,我也期盼孩子在我们的努力中会领悟更多的人生真谛。
围炉夜话读后感3
围炉夜话》为清咸丰时人王永彬所写,与明人洪应明写的《菜根谭》,陈继儒写的《小窗幽记》并称“处世三大奇书”。“鹅毛大雪天,夜深人静时。红泥小炉、一壶好茶、半坛清酒,情酣时,意浓处。”《围炉夜话》营造的应该就是这样一种意境吧。而我却在烈日炎炎的夏日走进了这个大雪纷飞的世界,一感围炉夜话的氛围。
《围炉夜话》这本书的得名是王永彬围着温暖的炉火,对子女亲属进行儒学教育时,留下的生活笔记.他以“安身立业”为总话题,分别从道德,修身,读书,安贫乐道,教子,忠孝和勤俭等十个方面,揭示“立德,立功,立言”皆以“立业”为本的深刻含义.纵观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人和事,王永彬先生在《围炉夜话》中的一些词句使我读后回味无穷,受益匪浅。
“人品之不高,总为一利字看不破;学业之不进,总为一懒字丢不开”。在《围炉夜话》中,这一句被译为:人的人品提不上去,总是因为自己的利欲看不破;做学问的'学问没有进步,总是因为自己过不了懒这一关。在我看来,人必须要分清楚“利”与“义”的关系。在《治水必躬亲》这篇课文中,使我印象深刻的不仅有海瑞的躬亲治水,还有他的清正廉洁,正确对待“利”与“义”的态度。在古代,有许多治水的贪官,他们的利欲不仅破坏了自己的前途与名声,还夺走了许多老百姓的生命。而海瑞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正确对待利欲,最终做成了水利,还赢得了清正廉洁的好名声,成为历史上有名的清官。在学习上,懒惰没有牙齿,但却可以吞噬人的智慧,使人们的学业没有长进。韩愈的《进学解》中有一句话:“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从古至今,懒惰都是使人们荒废学业的第一要素。“利”与“懒”是人生的两道大关,愿我们都能成为骁勇的战士,破关而上,拥有幸福的一生。
“但责己,不责人,此远怨之道也”。在《围炉夜话》中,这一句被译为:凡事从自身上找原因,就不会有抱怨了。这就是孟子说的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确,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挫折,在这时,我们是否会第一时间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总是过分埋怨外界因素的影响,却从未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平时考试时取得了较差的成绩,总是埋怨题目出得难,老师教得不好,却从来没有想过是不是自己不够努力,听得不够认真;与朋友交往时产生了矛盾,总是认为朋友不懂自己,不珍惜这段友谊,却从没有想过自己在这段友谊中付出了什么,有没有说什么话伤了朋友的心……自知和自省,是我们每个人必修的功课。正如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惟有自省,才能使自己进步。
围炉一好茶,夜话人静时。《围炉夜话》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是人生的感悟,更多的是一种人生追求。希望自己既能在车马喧嚣中正确对待“利”与“懒”,做到自知自省,追求自己向往的未来,又能在心中拥有红泥小火炉,伴以好茶清酒,夜话一番风味人生。
围炉夜话读后感4
《围炉夜话》,这样的书名听起来就很有情景感。在眼前仿佛立刻出现了一个画面:寒冬雪夜,窗外飞雪似撒盐,窗内珠帘半掩,三五文人墨客围坐火炉边,烫着黄酒抑或烹着香茶,讲述着一个清明世界,一个文人对这人事修为的审美情怀。
温书、夜话,在隽语流淌的瞬间将一字一句清晰记录汇集成册,仿佛是刘禹锡所说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大学问里有小情趣,简单道理里有大人生,随手拈得的故事中是大格局。然而事实上,这本书虚拟了一个文人围炉夜谈的场景,想象着和三五好友谈论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与日常生活点滴的联系。作者的笔调宛若邻家书生锦心绣口长吁短叹,又娓娓道来,让人读起来也亲切自然。
如果不是《围炉夜话》这本著述,也许作者王永彬的德行事迹就真的无从考证无人得知,他会如诸多芸芸众生一样被时代被历史进程碾压过去,无人记忆无人了解。据王永彬的后人记载,其一生经历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五个帝王,经历清朝由盛转衰的过程。王永彬或许看不到历史趋势的真正走向,或许不能明辨真正的潮流是非,但他的内在始终怀以温良恭俭让的美德。诚如他书中所言:“稳当话,却是平常话,所以听稳当话者不多;本分人,即是快活人,无奈做本分人者甚少。”
这是一个不爱追求功名利禄的读书人,他没有太多欲望,从不喜奢华,早年随家人不断迁徙,最终在湖北荆州府枝江县城西十五里石门坎落户。在一个以科举为读书人第一营生的封建社会里,不追求功名不爱参加科举取士的人该被视为不识时务的怪人吧。但王永彬就是这样一个“怪人”,不仅自己不喜欢,还在教学时不令自己的学生以科举应试为第一目的。究其原因,并不是王永彬有像《儒林外史》中那般沉痛的科举经历,也不是看破红尘,视追求功名为黄粱一梦的避世思想。他对科举的拒绝,用现代流行的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任性!他为何如此任性?在《围炉夜话》中我们兴许能够找到答案。
书中虽以虚拟夜谈的形式记录,但字里行间均可渗透出一个“教书匠”为人师表的理想。例如全书开篇就点明:“教子弟于幼时,便当有正大光明气象;检身心于平日,不可无忧勤惕厉工夫。”全文意思是:教导晚辈要从幼年时开始,便培养他们凡事应有正直、宽大、无所隐藏的气概;在日常生活中要时时反省自己的行为思想,不能没有自我督促和自我砥砺的修养。育人先育己,正直仁爱并非天生,可以明了作者并非赞同人性本恶或人性本善的天性论,而是更重视后天的培养教化,环境的熏陶以及自身的反省。
王永彬的后人有过这样的记载,在王永彬候选教谕教育子弟的过程中,先令学生修身,次教其治学,并能身先士卒,修养己身而后教。同时对于乡人,见善必赏;见过必反复规劝,一定要使其彻底改正。了解了王永彬的生平,人们可以说他好为人师,喜欢指指点点,一个人怎么可能改变社会改变风气走向呢?但王永彬并无所畏惧,无论受到别人怎样的评价和看法,他都坚持本心,以纠时弊,不为功名利禄所诱,凛然正气在一个有信仰的儒生身上,实现着君子理想的传承。
这本书被评为与《菜根谭》《小窗幽记》并称的处世三大奇书,在明清之际留存的重要经典里绝对有它不可替代的地位。它将中国传统美德的教育精华、读书方法、为人处世的良正态度都用片言只语的谈话方式记录成册,贡献了独到的观点,以自身为实验纠正着世风日下的衰败状况。在这本书的世界里,作者为人们展现的是一个更为宽广和长远的人生,一个基于精神境界和品格精进的人生。譬如书中所言:“纵容子孙偷安,其后必至耽酒色而败门庭;专教子孙谋利,其后必至争赀财而伤骨。”欲念与享乐能满足人一时的欢愉却换不来内心的平静,功名的荣耀能彰显一时的地位荣宠却难以造福于世,利欲熏心反受其害。
我们常常看到文艺青年时时将“不忘初心”的字眼挂在嘴边,发在朋友圈,却未见几个人真的如王永彬一样,终其一生履行着这样的格言。如今,鸿哲远去,文化乡愁的灯火已阑珊,古典的.清韵已被日益现代化的都市文明所取代,高效和便捷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口号,产值、效率、竞争勾起更多的功利,我们再难以传承的名义坚守或发展些什么,尽管有不少人还在提倡这些,但能成事者却寥寥无几,也就难以出现《围炉夜话》这样的经典,它是用实践和真识,实现历史的链接与信仰的传递。
据记载,《围炉夜话》于清咸丰甲寅二月,在“桥西馆”的“一经堂”完成。这堂名可见王永彬对万法归一,化浊为清,守直敬古的精神家园的迷恋。世态在变,作者成书时正是中国近代史的初期,是中国最离乱动荡历史的开端,文人的忧患无以名状,王永彬用他的方式警醒着时代,他的呐喊或许微弱,或许不能改变根本,但他看得长远,在变换中寻找着持久的道理。隔着几百年的光阴,我们还是能在该书的片语里感受到宁静和纯真。攻心之作大抵如是!
围炉夜话读后感5
寒冬里燃起红红的碳炉,三五知己把酒围炉,一小小火炉,就使冬日里显得充满温暖,就连人们也被暖的温柔醇厚了。
人世间,很多平实、淡然的道理,往往蕴藏无尽的睿智。《围炉夜话》正是一本这样的书。
某一著作,历几世而不衰,定有其独到的魅力。中国人历来注重修身养性,所以,王永彬的《围炉夜话》、陈眉公的《小窗幽记》、洪应明的《菜根谭》并称“中国人修身养性”的三本必读书。
《围 炉夜话》虽没有《菜根谭》为后人所熟知,但观其内容,也可称之为句句隽永,字字珠玑了。掩卷后细细品味,无论是修身养性的途径、做事待人的准则,或是求知 济世的谋略,都给人以深刻启迪,没有因岁月的推移而销磨其邃智的光彩。以下就是我信手拈来的几则及自己的观感,与大家共飨。
一、教育
教子弟于幼时,便当有正大光明气象;检身心于平日,不可无忧勤惕厉工夫。
一 个人的成功或失败,往往决定于他的人格。而人格的形成,又往往决定于童年的教养。因此,教养孩子必须自幼时,便培养他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光明磊落的人格,以 及一种正直宽大的胸怀;那么长大以后,无论在何种境况,也总能保持一种雍容大度的气质和良好的心态去面对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正如现代人常常挂在嘴边的话: 不奢求孩子出人头地,只求子女有个健康的心态,平安、快乐的生活。
教子严成德。
现 在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偏于宽容,有的甚至可说是放纵。姑不论对是非大事的态度,就是日常的一些细微小事,也是不视其恶,听之任之。并美其名曰:给孩子一个 宽松的成长环境。古人曰: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防微杜渐历来为教育所首倡。要知教育子女首要的是让他养成良好的习惯(包括道德习惯、行为习 惯、学习习惯等等)。在孩童成长时期,他们还不能分辨善恶是非,如果太过宽容,会导致他在善恶的'分辨上不够清楚。原谅孩子的小过错而不求全责备,那么他会 认为无所谓,下次又犯同样的错误,最后将成为败坏德行的主因。
为 人在平日的生活中,要养成随时自我反省的修养,所谓“为人谋而不忠乎?与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总可以由身心两方面来反省:所作所为,是否有怠惰而不 够勤奋的地方呢?如果有这种现象,而还不觉得忧心,若不是对不起别人,就是对不起自己的生命了。所思所想,是否缺乏自我砥砺的警惕呢?如果有这样的情形, 那么便失去了向上的生命力,没有进步便是退步。怎可不随时自我警惕呢?
前说未成年教育,后言成人修养,皆由内在要求起,十分重要。
二、读书
习读书之业,便当之读书之乐。
我 国科举时代,读书人“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这是把读书当作求取功名的进阶,但能一举成名的毕竟不多,一辈子“怀才不遇”的比比皆是。其实做 任何事,如果将它视为达到目的的手段,做起来多半很辛苦,因为会为了目的而逼迫自己,甚至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了。现在许多为升学而读书的莘莘学子就是如 此。读书对他们来说,不是乐趣,而是压力、痛苦。有人一挤进大学的窄门,教科书也就称斤论两地卖了。当然,这还关系着整个教育制度的大问题,我们姑且不 论。总之,要由读书得到快乐,不妨将读书当作一件适性的事,才是读书的真正乐趣。就算读一辈子书,还是以读书为乐,因为那是一种享受。
读书须切己用功。
为学无间断,如流水行云,日进而不已也。
读书是自己的事,读得好,学问是自己的;读得不好,别人也无法帮你。“学问为济世之本”,没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即使有再好的机会,也没有能力把握。所以,一定要切实地要求自己读好书,才能谈自我实现与服务社会。
知识不是一朝一夕即可获得,要像流水不息,行云不止,活到老学到老,永无止境。而不该像骤雨倾盆,或阳春之雪,三日而消。想要学有专长,就更需恒心与毅力了。
川学海而至海,故谋道者不可有止心。
“川 学海而至海”,这是一比喻,如果把读书人的求学心当作河川,而把知识当作海洋,那么,由一条河的发源一直汇流到海,其中必然要经过许多崇山峻岭。然而河川 始终奔流不息,正如求知也应不畏艰辛,自强不息,知识道德才能更渊博深广。而且,“泰山不辞小丘,故能成其高;河海不弃小流,故能成其大。”读书也不要放 弃任何获得新知的机会才是。
结语
“芸芸众生,皆为利来;熙熙攘攘,皆 为利往”。多少日出日落,人们汲汲奔走于生活的劳顿中,忘记了太阳的亮丽姿态,察觉不到花草的青翠娇艳,只任年华如流水般消逝,等到蓦然回首时,却已是两 鬓如霜了。我们何不放宽心情,看淡名利,教子乐融融,读书亦逸情,把自己投入到江山清风,山间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的良辰美景中,去享受那弹 剑高歌、放舟沧海、品茗论酒、诵诗读史、观棋围坐的悠闲生活呢?
围炉夜话读后感6
求备之心,可用之以修身,不可用之以接物;知足之心,可用之以处境,不可用之以读书。
追求完备的之心,可以用在自身修养上,不可用在待人接物上。易于满足之心,可以用在适应环境上,不可用在读书求知上。
追求完备要看事物而定。就像种花,如果种的花是兰花,当然要求它长得愈美愈佳;若是罂*,又岂能要它长得太好?物质的需求是永不会满足的,只要过得去也就可以了,欲望本身是一个无底深渊,绝不可能将它填满。至于个人心性的修养,虽然也是无止境的,然而较之物质的追求,一个是走入深渊,渐失光明;一个则要攀登高山,迎向旭日。心性的和悦是长久的,而欲望的`刺激是短暂的,究竟何者当追求,何者不宜太过,是十分明显的事。人之欢喜毕竟在心而不在物。
相同的,知足之心亦当善于运用,在不好的、恶劣的环境中,要常感满足,如此可以避免怨天尤人,使心境保持平和,在平和中求进步,而不致于失之偏激。但是在求学问的进步上,却永远不可知足。若是太过知足,便无法在知识和智慧上求上进,那么在能力和生命的境界中,都无法做更大的发挥和突破。
围炉夜话读后感7
阅百而得一,一而能用之,实乃真学习。
围炉话毕,略得几句共鸣之言,与君共勉:
误用聪明,何若一生守拙;滥交朋友,不如终日读书。
泼妇之啼哭怒骂,伎俩要亦无多,唯静而镇之,则自止矣。谗人之簸弄挑唆,情形虽若甚迫,苟淡而置之,是自消矣。
多记先圣格言,胸中方有主宰;闲看他人行事,眼前即是规箴。
神传于目,而目则有胞,闭之可以养神也;祸出于口,而口则有唇,阖之可以防祸也。
无财非贫,无学乃为贫;无位非贱,无耻乃为贱;无年非夭,无述乃为夭;无子非孤,无德乃为孤。
求备之心,可用之以修身,不可用之以接物;知足之心,可用之以处境,不可用之以读书。
有真性情,须有真涵养;有大识见,乃有大文章。
莫之大祸,起于须臾之不忍,不可不谨。
凡事勿徒委于人,必身体力行,方能有济;凡事不可执于己,必集思广益,乃罔后艰。
博学笃志,切问近思,此八字是收放心的工夫;神闲气静,智深勇沉,此八字是干大事的本领。
事但观其已然,便可知其未然;人必尽其当然,乃可听其自然。
围炉夜话读后感8
《围炉夜话》是清代学人王永彬的代表作,他在书中虚拟了一个冬日拥着火炉,与至交亲友畅谈人生的情境。全书总计221则,以“安身立业”为总话题,分别从道德、修身、读书、安贫乐道、教子、忠孝、勤俭等10个方面,揭示了“立德、立功、立言”皆以“立业”为本的深刻含义。
教导年轻后辈要从幼年时开始,培养他们凡事应有正直、宽大、无所隐藏的气概;在日常生活中要时时反省自己的言行和思想,不能没有忧患勤劳和警戒砥砺的修为。俗话说:“三岁看老。”一个人童年时期所养成的行为习惯,会塑造他的'人格,影响他的人生,往往决定了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必须重视对孩子的教育。现代心理学家提出了才能递减的法则,即教育开始得越早,越能培养卓越的才能;而才能增长的可能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反而会迅速减少。这是零岁教育的理论基础,意味着教育要趁早。对孩子的教育不仅要早,更要全面,不能仅仅满足于技能的训练和智力的获得,也要重视品德、气度以及情感方面的培养,让孩子尽早养成良好的习惯,拥有光明磊落的人格和正直宽大的胸怀。倘能如此,那么孩子长大以后,无论面对何种境况,他都能泰然处之,从容应对。小而言之,现代职场拼的是情商,是胸怀。
熟读国学文化经典,让我们更近距离地感受古圣先哲们的精神世界,让我们更有民族文化精神的底蕴,开启深远博大的人生,成为人们修身立业的常备读本。
围炉夜话读后感9
听闻围炉夜话四个字,脑海里立马出现一副在寒冷的雪夜里,火炉烧的通红,大家围火炉而坐,听父亲讲一个遥远的发生在雪夜里的故事,妹妹在母亲腿上打盹,哥哥屏着呼吸瞪着眼睛竖着耳朵一动不动,完全忘记了窗外冻僵的雪人。围炉夜话就是一家人在寒冬腊月其乐融融的景象,而王永彬的《围炉夜话》正是这样的一副温馨的家庭画面。
寒夜围炉,岁晚务闲,家人聚处,相与烧煨山芋,心有所得,辄述诸口,命儿辈善写存在,题曰《围炉夜话》。
虽然作者谦逊说不足为外人道也,其实是人生大学问,包含了修生养性的处世之道。而这本作家榜经典文库的《围炉夜话》还包含了八大山人的61幅经典画作,水墨之美尽染书页,真正的书香之美。放置床头,每每翻上两页,都是人生的大智慧。
与朋友交友,须将他好处留心学来,方能受益;对圣贤言语,必要我平时照样行去,才算读书。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从小到大,有多少朋友从我们的世界里淡去,又会出现多少新朋友,而和朋友能保持多长久的友谊,不仅需要志趣相投,而且要互相学习,真正做到“近朱者赤”,方能有用。
当读书成了一种“秀”,好多人都乐意去“读”上个几百本来晒,而真正忽略了“读”,几百本书,有几本的圣贤之言对自己有益有启发呢?又有几本有过启发之后对自己的行动有影响呢?短短两句话,道尽了我们在生活中如何精进,如何成长,如何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敬他人,即是敬自己;靠自己,胜于靠他人。
不管以什么身份处于什么地位,尊重他人都是做人的基本品德,但是反观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是一副趾高气昂,高高在上的姿态,尤其是对弱势群体,毫无尊重可言,在物质丰富的社会里,为什么我们反而会丢了最基本的谦卑心和尊敬心呢?良好的品德是我们民族的脊梁,如果丢失了品德,我们又是谁呢?
在物欲横流、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里,那些快速走红的流量大咖让我们心向往之。在一项调查中显示,有很多的小朋友长大的理想是网红,而不再是为社会做贡献的科学家和医生等职业,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为什么网红的号召力如此强大,究其原因,还是网红这项工作的“名利双收”,不用吃得苦中苦,已是人上人。社会的快速发展,让我们更加觉得机遇的重要,当然,在人的一生中,机遇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前提是自己要准备,要努力,而不是心存侥幸心,将自己的命运交到别人的手中。
《围炉夜话》中处处是这样的生活哲学,在充满快餐文化的当下社会中,我们需要这样引人深思的话语,需要思考人生的意义,而不是做一个“美丽新世界”中的“娱乐至死者”。
没有美术细胞的我还是被八大山人的画所吸引,几笔简单的水墨,就是一只慵懒的小猫或是一株轻盈的水仙,惊叹于这样的美。将这样的美穿插在《围炉夜话》中,又是另外一种韵味和美。
初秋时节,坐于图书馆中,突然窗外雷声大作,大雨瓢泼,一忽儿,又是天空几净,后桌的同学窃窃私语,读上一两句《围炉夜话》,这样的秋天本就是一种美好。
围炉夜话读后感10
"误用聪明,何若一生守拙;滥交朋友,不如终日读书,围炉夜话读后感。"
不错,聪明难得,但是,如果运用不当,也是一把双刃剑,不但不能造一己之福,更遑论万民之福,还有可能如杨修般引来杀身之祸。大多聪明人,聪明在于善伪装,善藏聪明于糊涂中。只有少部分,知聪明而沾沾自喜,狂妄自大,狂放不羁,目空一切,不知聪明也在努力中通达,所谓的聪明成就了他好吃懒做,乐于被吹捧,直至被捧杀,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真聪明者,大智若愚,返朴归真,默默苦干,坚韧谦虚,不投机取巧,不哗众取宠,平平凡凡,朴拙老实,反而更有一份可爱,更有一份悠闲。
古人云:独学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也。朋友,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羊角哀和左伯桃的,桃园三结义的,梁山一百单八将的朋友情不在少数,这种朋友,激励你,帮助你,提携你,照顾你,宽慰你,支持你,是挚友,是换命交情,是知音,是知己。但是,狐朋狗·友也是朋友的一种,他们靠你得利,捧杀你,马屁拍的震山响,阿谀奉承之词让你飘飘然,巴结谄媚的功夫,溜须拍马的能力,非常人能比,可是,大厦将倾,树倒猢狲散,更有甚者,落井下石有之,背后插刀有之,落难之际难有难有任堂惠帮你!哄你不是福,那是为了骗你。义正言辞不是祸,那是让你悬崖勒马。知音知己没有的时候,刎颈之交不在的时候,胶漆的陈重雷义难再生的时候,鸡黍之交元伯巨卿成为历史的时候,舍命的羊角哀和左伯桃作古的时候,管鲍之交为过眼云烟的往事,不如不交友,少去交往品格低劣,不能互勉的酒肉朋友,莫当别人的下酒菜,莫当别人的垫脚石,更莫当别人的`玩物,读后感《围炉夜话读后感》。关起门,怡情养性,不看圣贤看闲云野鹤也不错。读到心灵共鸣处,不次于结交一个挚友,读到开心处,不次于结交一个知心好友。
"看书须放开眼睛,做人要立定脚跟。"
看书,非尽信书,尽信书,莫若不读书。看书,放开心胸,捐弃成见,那么你看书就是快乐的,幸福的。留着成见和小鸡肚肠的看书,那么你的心就不会容下别人的意见和见地。放开眼睛,就是放大你的世界,开阔你的眼界,去跟书交流,去跟历史融合,去跟人物对照。书者用心而作,读者用心思考,才能有益,才有有所得。开卷有益,起码知道更多的为人处世的道理。这样你才能知道如何做人,如何的站稳脚跟,书中自有真大世界,真自我。才能让你的心中根基牢固。这样读书学习,才可以明白自己的信念,才能不会人云亦云,才能不会同流合污,才能不会堕落和迷茫。
"君子存心,但凭忠信,而妇孺皆敬之如神,所以君子落得为君子;小人处世,尽设机关,而乡党皆避之若鬼,所以小人尽做得小人。"
读圣贤书,读正史,知道君子,羡慕君子,学做君子,那么就知道君子做事,当尽心尽力,忠诚信实,人人都对你尊敬有加,君子就是君子。屑小之徒,作甚诡计多端,机关算尽,搞得邻里百舍唯恐避之不尽,视其如鬼,一生被人唾弃,小人成了一生的小人。
围炉夜话读后感11
近日,隆化站参加“道德大讲堂”活动,获得了两本由一线职工代表赠与的《围炉夜话》,我站职工积极阅读学习,并相互交流讨论,获得了很多心得体会,来与同事们分享。
《围炉夜话》是清人王永彬所撰写的一部劝世之作,它与《菜根谭》、《小窗幽记》一起并成为“处世三大奇书”。作者以深夜围炉相坐,一家人畅所欲言,家长为众人讲解道理的形象,用轻松、言简、通俗的话语,阐述修身、处事、治学、读书的道理。
中华学问博大精深,先人的智慧源远流传,细细品茗《围炉夜话》,使人豁然开朗、神清气爽。
“在世无过百年,总要作好人、存好心,留个后代榜样;谋生各有恒业,那得管闲事、说闲话,荒我正经功夫。”此说为《围炉夜话》最后一则,统领全章,振聋发聩。“做好人”这一词,让想到了《白鹿原》中朱先生为其最得意弟子题的最后一幅字“学做好人”,做好人,这简单的三个字却囊括进了人生中最大的智慧,还有能什么比做好人更确切的修身、处事之道呢?
“但责己,不责人,此远怨之道也;但信己,不信人,此取败之道也。”宽以待人、严于律己,是远离怨恨的办法,只相信自己、不信他人,太过刚愎自用是会导致失败的。此乃处事安身之法。“求个良心管我,留些余地处人。”立身处世应本着自己的良心,不做亏心事,与人相交留有余地,不要求全责备。这样别人对你不会产生抵触心理,乐于接受你的`意见,听从你的建议,你就会容易和他人相处,先做人后做事,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
“凡遇事物突来,必熟思审处,恐贻后悔;不幸家庭衅起,须忍让曲全,勿失旧欢。”遇到突发事件要冷静思考,思虑周全,不要导致以后后悔。对于家庭纷争,要有广阔的胸怀和气度,适时劝导,不要伤及情分。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意想不到之事,需要冷静审慎,多加考虑,妥善处理。和人相处,要宽容大度,有同理心、为他人着想,常记吃亏是福。
《围炉夜话》中佳句还有很多,作者洞察世态、见微知著、见解独到、意境高远,每每畅读,必有所悟。品读好书,感悟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经天纬地,时时学习、参悟,知于心而后践于行,让我们随着阅读走上一个新的境界。
围炉夜话读后感12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包括为人处事、人生价值、佛家思想等。很多诗句很精美、简洁。作者是耕读学者,通读整遍,我感觉在思想格局上有一定的限制或者说视野有点狭隘。下面是我摘抄的`精美句子:
乐尽则苦趣至,苦极则创心生。
无物能牢,有形皆坏。
风晨月夕,烟岛云林,兴致来时,竹杖何妨独行。花间月明,松下凉风,输我北窗一枕。
甜苦备尝,世味浑如嚼蜡,生死事大急回头,年光疾如闪电。
豆棚菜圃,暖日和风,无事听闲人说鬼话。
老去自觉万缘皆尽,哪管人是人非,春来尚有一事关心,只在花开花谢。
草色花香,游人赏其有趣,桃开梅谢,大师悟其无常。
花上才过微雨,柳边乍拂轻风。
楼前桐叶,散为一院清阴,枕上鸟鸣,唤起半窗红日。
三春丽日,催开千花。一夜金风,颠落万树。
世虽有侥幸之事,断不可存侥幸之心。
围炉夜话读后感13
今天我读了一本好书叫《围炉夜话》。说的是饱暖难有为,饥寒能任事。书中用朴实而通俗易懂的语言,教育我们从小励志,不畏困苦。
我向大家推荐这本书。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在教育我们要有积极向上的精神。
人人都想过吃得饱穿得暖的生活。但有时会使人产生很大的优越感。从而精神松懈。人人都不想过贫困的'生活。可贫困和艰苦能够使人刻苦努力意志坚强。
我们现在都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应该努力学习,做事认真不要三心二意。是我们从小养成吃苦耐劳的品质。从我做起从小做起,做事要一心一意,培养自己的毅力,刻苦学习,将来成为建设国家的栋梁。
围炉夜话读后感14
寒夜围炉,是一种温馨;顾篝思悟,是一种境界。咸丰甲寅年间,须髯飘飘的王永彬未曾想到,当年自己与家人于岁晚休闲中围炉夜话的所得所录,没有仅止于为“家人消永夜耳”,而是惠人无数,广为传颂,被后世奉为修身养性的宝典,继续播撒哲思的种子。
《围炉夜话》是清代王永彬所著的格言集,与《菜根谭》、《小窗幽记》齐名,并称为中国人“处世三大奇书”。书中共有格言221则,短小精悍,分别从修身、读书、教子、忠孝、勤俭等方面阐释了“立德、立功、立言”的要旨和人生价值的内涵。可能正如书中所言:多记先正格言,胸中方有主宰。书中富有哲理的佳句妙言,着实值得参悟,以悟促读,意味深长中令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这本书形式上以格言取胜,短小精辟。而它真正吸引我的,不只是那些“安身立命”的话题,还包括作者在阐述这些话题时显现出的神闲气静的境界、务实求是的胸怀以及博学豁达的智慧。
先说境界。一本薄薄的格言集子,从简短的《序》开始便自有一份平凡境界,安静空间。“寒夜家人围炉,在尽享天伦之乐同时,一家人或围炉夜话,或默默然无一言,或嘻嘻然言非所宜言,皆无所谓乐,不将虚此良夜乎?”这是此书的《序》,言简意赅,亲切自然,不但令人感受到一份朴实的融融之乐,还透露出作者的那份神闲气静的境界。书中的格言警句亦是如此。“心静则明,水止乃能照物;品超斯远,云飞而不碍空”,告诉人们内心澄净就自然明澈,品行高洁就能自然脱俗,远离俗世。作者也非常赞同北宋理学家程颐教人以心静,因为“静者心不妄动,静能延年”。作者认为,人不能持静,则“气性不和平”、“则文章事功俱无足取”,也就是说性格不平和,就会浮躁,无论做学问还是干事业,都不可能上进而有所成。其实,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心态不好。好的心态也像空气一样,只有内心安静,才能“观朱霞,悟其明丽;观白云,悟其卷舒;观山岳,悟其灵奇,观沧海悟其浩瀚,俯仰可见其境界。”
其二是胸怀。除了书中那些劝导做人要有“宰相肚里好撑船”、“得饶人处且饶人”、“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己何所不容”的气量胸怀之外,也说“不忮不求,可想见光明境界;勿忘勿助,是形容涵养功夫”,指出为人要有浩然正气,光明磊落、坦坦荡荡的襟怀。古时候,立言、立德、立功作为人生崇高理想,被称为“三不朽”,也是儒家子弟的人生奋斗目标。作为一个传统文人,作者劝导人们立言处事要公正:“大丈夫处事,论是非,不论福祸;士君子立言,贵平正,尤贵精详”;“见小利,不能立大功;存私心,不能谋公事”,意为人在处理事情时,要有公正心,不要考虑是否给自己带来福还是祸,著书立说则更要以公平正直为准绳,十分值得当代为官做事的人思考。而且,作者的思想中还有一种批判意识,比如他对当时世道人心之险、道德日益沦丧有着深刻批判:“风俗日趋于奢淫,靡所底止,安得有敦古朴之君子,力挽江河;人心日丧其廉耻,渐至消亡。安得有讲名节之大人,光争日月。”他还批判权势,意识到“忠有愚忠,孝有愚孝”,这在以忠孝为大的封建社会十分难能可贵。
其三是智慧。书中经典之语俯拾即是,在立身处世、修身养性、理想境界等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无不体现出作者精神世界的丰富多彩和人生智慧的超然卓越。他这样解“仁”字:仁字从人,义字从我,告诫追求仁义的人不必舍近求远,只需从身旁做起讲仁讲义的人。而且,作者善用比喻,娓娓道来,深入浅出讲出世间道理。比如,他以莲花朝开而暮合,明示富贵之人需知晓约束身心;以草春荣而冬枯,激励穷困陌路之人要振奋有志。他还用“墙上芦苇草,风吹两边倒”形象说法,说出做人的道理,告诫人们要有自己的个性、立场和原则,而不能随声附和、人云亦云。这位古代文人的智慧还在于拥有一颗淡泊的心,时常保持一份淡然心态,应对俗世种种。他说“和为祥气,骄为衰气”,“淡中交耐久,静里寿绵长”,并告诉晚辈他自己最喜欢明代思想家吴与弼的`《草庐日录》中的那句:淡如秋水贫中味,和若春风静后功,让人感受到他的淡泊的智慧,平和似徐徐春风。
世易时移,时代更迭,历经岁月淘洗而经久不衰反愈加焕发出神采的,均是前哲先贤的大智慧。“好光阴,莫错过”!虽然时代的背景已无“炉”可围,但只要你内心深处的那份安静还在,这本薄薄的小册子,足以安放你的一小块时间和求索的心灵。
围炉夜话读后感15
最近读了清代文人王永彬所著《围炉夜话》。
《围炉夜话》这本书的得名是王永彬围着温暖的炉火,对子女亲属进行儒学教育时,留下的生活笔记。他以“安身立业”为总话题,分别从道德,修身,读书,安贫乐道,教子,忠孝和勤俭等十个方面,揭示“立德,立功,立言”皆以“立业”为本的深刻含义。
纵观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人和事,王永彬先生在《围炉夜话》中的一些词句让人读后回味无穷,受益匪浅。“读书无论资性高低,但能勤学好问,凡事思一个所以然,自有义理贯通之日”(摘自《围炉夜话》)。
每个人的智商有高有低、学习基础有好有差,但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只要为师者尽职尽责,善于引导学生勤学好问,并予以悉心辅导,学生就能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并取得良好成绩。作为教师,在目前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活动中,也会遇到新知识、新问题,只要为师者能主动学习新的教育理念,自觉学习新课程理论知识,积极钻研新课程教学方式方法,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并虚心向他人请教,凡事求个所以然,我们就一定能掌握新知识,解决新课程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而做好新课程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在社会经济极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时代,任何人都希望自己住有最好的'房子,出门有豪华的汽车,穿有名牌的衣服,吃有营养丰富的美味佳肴,工作有优美舒适的环境,这些都是人的美好愿望,有此愿望也无可厚非,但这些都能如自己所愿吗?
如果自己无视现实盲目要求非此不可,那只能徒增烦恼,若自己能正视现实,不好高鹜远而有知足之心,随遇而安,就一定能快快乐乐地工作和生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知足常乐”。然而在当今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时代,如果自己不正视形势的发展变化,不主动、自觉地去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而满足于已有知识、安于现状,整天抱着“知足常乐”的观念去对待学习,那么将落后于形势,不适应于形势发展变化的要求,最终为形势发展所淘汰。这也许就是“知足之心,可用之以处境,不可用之以读书”。
【围炉夜话读后感】相关文章:
围炉夜话读后感07-03
《我的小学》读后感 -读后感05-15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_读后感05-24
《昆虫记》读后感 -读后感06-16
母亲的传说读后感范文_读后感06-11
爱德华的奇妙之旅读后感读后感09-06
狼王梦读后感 读后感03-05
骆驼祥子读后感 骆驼祥子读后感05-20
野性的呼唤读后感野性的呼唤读后感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