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城》读后感[汇编15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文城》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文城》读后感1
花几个小时读完了余华的新作《文城》,其情韵丰厚,叙事针脚细密,这个拥有着“垂柳似的谦卑与田地般沉默寡言”的男人仿佛在我心上轻轻叹了口气。
男主角林祥福的形象是理想主义的丰碑,情字是他生命的注脚。忠、善、义、仁的人物品格丰满了小说的血肉,追随和守候构成其一生的使命。
从小说情节结构上讲,故事以林祥福的命运发展为主线,以遇女、失女、诞子、寻妻为情节发展脉络,从其仆人之忠、朋友之义、寻妻之真几重情感线索勾连铺展开。在漂泊的'路途中,温厚的情感和善意支撑着每一个寒冬。文体结构中的一主一次,以林祥福故事为主线,《补》从文体上独立于林祥福故事,以另一人物视角小美为聚焦点,展开林祥福一生所追随妻子的身世溯源及命运浮沉。仿佛是作者亲手为林祥福做出的迷局,又由他自己亲手解开。小美和林祥福的背后,是人性无法瓦全的伤痛,残缺破碎的灵魂屡屡碰撞出凄美的爱情之殇。果决如小美,其背后竟也是几十年如一日对阿强的深情与坚守,情与愧奠定了小美人生的底色。至此形成的情节张力构成了小说最具价值的人物侧写。
一生痴痴追寻所谓文城,实则是空城。
擅长苦难叙事的余华这次选用温情的理想主义灌注死亡这一文学母题。林祥福的惨死、小美与阿强的冻死、田家父亲被雨雹劈死……在作者笔下变成了一种抉择,解构了死亡的痛苦与宏大,灾难变得日常化和平庸,取而代之的是对于人情温厚本色的加注和倾斜。读罢全文,最爱的依旧是开端的画面:那个富甲一方却沉默谦卑的男人,不断上街一家一家扣门祈求哺乳小女儿的异乡男人背影,固执又痴迷地寻找妻子口中的“文城”。灾难一如他来到溪镇那天的大雪纷飞,掩盖了世界本来的模样。可世界的中心却只有一位欢欣的父亲,而非那个失妻的异乡人。
对比余华以往的苦难叙事,这一部小说仿佛是奏响于乡野大地上的一支回魂歌。
田家老小念,念着他们几十年未归家的少爷,但也尽忠守着田产和房契,原原本本等待少爷归乡,却未曾想到接到少爷归来音讯的时候,接回的却是少爷的尸首。
爱妻小美念,念着那个身在童养媳之家。丈夫的那句“我在宿川等你”,令小美乞讨几十年也未曾想要离开。
木匠林祥福念,念着他的爱妻小美。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一次离开,从得子到寻妻,林祥福用了一辈子。
从余华的第一部作品《十八岁出门远行》,我们能看到余华写作初始的心态,到《文城》中的找寻,也恰好构成了他在路上这个寓言的接续。
《文城》读后感2
之前看了余华的《活着》,难受了几天。 后来我想,我不应该再看余华的书了。 毕竟,这是一个“把快乐留给自己,把悲伤留给别人”的人。 一次偶然的机会,朋友送给我一套先锋书店的新年礼盒。 其中一本书是《文成》。 我犹豫了许久,终于在寂静的夜里翻开了书的'第一页。
随后,林祥福、小梅、阿强、田达、陈永亮、顾一民、张一夫、和尚等人,在奔跑的车上,在地铁站里,在午休时,在万事俱备的夜里,慢慢走进我的心里。 沉默的。 给我眼泪,给我悲伤,给我带来快乐,给我带来希望。
故事从林相符来到西镇开始,然后讲述了林相符来西镇后的生活和来西镇的原因。 这是一个男人坚持初心的故事。 灾害肆虐,民不聊生,民生历史正在缓缓展开。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林祥福像大地一样的宽容和接纳。 林祥福家境殷实,父亲是读书人,母亲是举人之女。 在他五岁的时候,父亲突然去世了。 十九岁那年,他的母亲也因常年劳苦守寡而病倒。 ,为人大方,谦虚有礼,在与喜欢的女人失恋后,迎来了人生的第二次缘分,这个缘分也决定了他以后要走的路。
二十四岁那年,他认识了小梅和阿强。 他们其实是不同意在家在一起的夫妻,却谎称是兄妹。 他一个人住在林祥福家里。 两人日久生情,过着夫妻般的小日子。 但是小美心里一直惦记着阿强。 一天晚上,小梅带着林祥福的七根金条和一条小黄鱼去找阿强,却发现自己怀孕了。 出走几个月后,小梅决定回到林家,为林祥福生下孩子。 林相富再次接受了她,并举行了盛大的婚礼。 孩子满月后几天,我又去看阿强。 于是,林祥福踏上了寻找孩子妈妈小梅的旅程,只因他一开始就说过,“如果你再不辞而别,我一定会找到你的,我会抱着孩子找到你的” ,我就算走遍天涯海角,也会找到你。”
《文城》读后感3
春节之后,就陆陆续续有人问我看过余华新作《文城》没有?当我说准备读一下石黑一雄的《克拉拉与太阳》时,更多人向我推荐《文城》。于是,昨天中午我在网上下单买了一本,黄昏的时候快递就已经送到,晚上就开启了我的文城之旅。
我相信喜欢看《文城》的读者,会远远多于喜欢看《克拉拉与太阳》的书迷。同样是讲述民国的故事,《文城》让我莫名地想起徐浩峰和他笔下反复描摹的民国武术家世界。徐浩峰想要写那些消逝在时光里的武师,和一并消逝掉的“规矩”,也就是他们所坚持的人生态度。《文城》同样写的是民国时期的乡土人物,着力渲染的是他们所坚持的“义”。义,需要在非常时刻才能体现出来,因此《文城》近乎于一个传奇故事,余华又没有在写法上炫技,所以喜欢这本书的人应该不少,人们永远都喜欢听故事。
义的另外一面是情,并不是相对相反,而是彼此成就。《文城》的故事是以情开始,如果故事不是发生在中国北方的农村,那么你多半能看出这句话: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是想娶一位太太,这已经成为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主人公林祥福带着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女婴,背着全副家当,一路风尘仆仆从黄河北岸来到江南,只是为了来找寻他失踪的太太。他唯一的线索是知道太太的家乡在文城,那里出门都要乘船;他唯一的依仗是他爱着他的太太,他相信曾经的一纸婚书。这是人们喜欢的故事,传奇都这样开始,寻常人做出了非常之事。
余华依然是很好的作家,人们反复这样称赞。对于这个结论我没有任何异议,但对于他们称赞的理由,我却有些怀疑。我不喜欢《兄弟》,当年买了一本上册之后,就没有买下册;我也不喜欢《第七天》,认为那是一本糟糕的作品。即便我不喜欢,我也得承认余华做出的尝试,他想用实验性的写法,他想要批判社会现实,无非是做得不好而已。《文城》里没有这些东西,于是小说变得非常容易读,我怀疑人们的赞美只是因为这一点,感谢大师没有让自己费力气。换个角度想,人们不喜欢写作上的尝试,也容易因为批判社会现实而感到不安。《文城》是安全的,余华给出了安全绳,可以稳稳当当从头看到尾。
我把《文城》视为一本幻想小说。一方面是因为余华的文笔,他成功地让全书拥有了独特的质感,清冷、幽微、迷茫,足以和其他民国故事区分开来,那是余华自己的江南小镇,余华自己的民国人物,自始至终都让人感到一层微凉;另一方面是因为余华把一切都简化了,除了土匪和北洋军,所有人都是好人,都相亲相爱,都守诺重信,不会因为土地或者经营而产生任何矛盾,安安静静地成为主人公的背景板。中间或许有一些细微的羁绊,改变了人物命运的走向,但那也不过是为了把主人公推向命运的砧板,这样他才能为了自己所坚持的义而肉身成道。
所以,我不认为《文城》可以进入余华最好的那批作品之列,也许可以成为余华最好读的作品之首。有人说《文城》是一部“爽文”,这是用网络小说来做比,认为它和那些主人公杀伐果决,步步登天的网络小说一样,都是为了给读者带来阅读上的“爽感”。原因很可能就是这种幻想小说的写法,主人公无论在黄河以北还是长江以南,都可以轻易置办下一份惊人的家业,然后等待着命运降临古怪的灾祸。只要他想成就,他就必然得到,就像是他要找寻的文城,在地图上并不存在,但是他还是最终抵达。他要找寻的太太,虽然两次离开,他还是最终相遇。因为作者对故事的控制力如此之强,对人物命运的控制力如此之强,最后读者可能会发现,人物都不大需要性格了,他们只需要执行小说里安排好的命运就行。
至于说文城这个概念,在小说里也变成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一个男人,找寻他永远找不到的`一个城市,其实和这本小说关系并不大。如果看过这本书就知道,关于这点找寻的意义在小说正文里几乎是不存在的。反而是靠《文城》后面四分之一的《补》,才多少有了点感觉,在找不到的城市里其实和找不见的女子重逢,但是当事人并不知道。如果让我来评判的话,《文城》(补)写得最好,其次是《文城》的上半部,最次是《文城》的下半部。《文城》到了中部之后,失去了前半部的圆润与流畅,简直变成了另外一个独立的故事。
或者我也可以这么说,如果《文城》的上半部做得足够好,那么其实不需要《文城》(补)来做个交代,也不需要下半部引入土匪和子女婚事来把主人公送上祭坛。命运无来由地给主人公送来一位妻子,又无来由地让她消失,他从黄河北岸找到江南小镇,无来由地在那里停留下来,最后无来由地死去,其实这样也就够了。现在的写法,反而像是为了让读者看得懂,又额外添加了许多内容和波折。青烟一样的命运,青烟一样命运的给与和夺去,以及青烟一样命运里的永远看不清,这才是文城存在的必要吧?
《文城》读后感4
余华先生笔下刻画的林祥福看起来是个有福之人,勤劳的父母拥有几百亩的田地,以及大宅院和长工田氏五兄弟,家境尚可。
随着作者循序渐进的描述,愈发觉得林祥福那么的孤独困苦,他五岁的时候父亲急病而亡,十九岁那年母亲又因操劳过度去世。
母亲在世时很有心,总是喜欢买一些彩缎放着,供林祥福相亲使用。媒婆上门,母亲就带着两块彩缎前往,以母亲的话说,见了人家姑娘,中意不中意都要给礼,见的姑娘不是很符合母亲的心愿,母亲就把彩缎放下,急匆匆的离开,而不愿留下吃饭。
母亲离世后,媒婆来了,林祥福跟媒婆一起去相亲,遇到位心仪的姑娘,林祥福内心起了波澜。放下彩缎之后,竟紧张的不知所以,媒婆说,这姑娘一直都没有说话,恐怕是个聋哑之人,然后拉着林祥福匆匆离去。过了些时日,林祥福心里姑娘的影子也就渐渐模糊了。
余华先生在文城里借由林祥福母亲之口提到
“纵有万贯家财在手,不如薄技在身。”
林祥福不断的拜师学习木工的手艺,延续父亲当年的巧手做着木匠活。
小美家境贫寒是阿强的童养媳,在阿强家生活六年后圆房。又过了两年,娘家弟弟来找小美借钱,小美私自拿钱借给弟弟,婆婆一怒之下让公公写休书休了小美。
思念小美的阿强,两月后去小美娘家找到小美,俩人一起投奔京城的姨夫。撑不下去的时候经过林祥福家,以兄妹的身份住下,后来阿强离开继续寻找亲戚,约好再回来接小美。
林祥福爱上小美,开始了新生活,林祥福让阿美看家当,有十几根金条。有一天阿美走了,林祥福在小美离开后发现金条少了小一半。
小美找到了阿强,俩人在一起都害怕被林祥福找到,小美心里开始思念林祥福,肚子里已经怀了林祥福的孩子。阿强说会对孩子视如己出,但是小美决意再次回去把孩子生下来,阿强担心着小美。
小美回去后,林祥福原谅了小美,并且再次举办婚礼,小美想给林祥福生个儿子,半夜起来穿着林祥福的衣服绕圈,尽管知道是迷信的说法,小美还是幻想着会转胎。
生了女儿满月后,小美又一次不声不响的离开。
小美与阿强一起生活着,心里总是会忆起林祥福和女儿。
林祥福决定抱着女儿去阿强之前说过的家乡——文城寻找小美。
林祥福抱着女儿来到一个叫溪镇的地方。
回忆与小美生活的印记,说话口音,衣着打扮,林祥福觉得这个溪镇像极了文城,可问起路人,都不知道文城在哪。
种种原因林祥福留了下来,女儿吃百家的奶,取名林百家。
林祥福和陈家关系处的好,他们一起开了修门窗的木匠铺子,林祥福继续寻找小美,他特意给全镇的人都换了门窗,实际想打听小美的下落。
冬天雪不融化,连着十几天不见太阳,顾益民是个有钱的善人,组织大家并提供牛羊祭拜,祭拜人中有自愿在雪地里长跪不起的,这其中就有小美和阿强殉尸了,只是林祥福并不知道小美和阿强的存在。
小美开始就知道了林祥福在溪镇,并特意做了小孩衣服让家中佣人给林祥福送去。因为那身衣服,林享福本来抱着女儿要离开溪镇,念及溪镇人的情义没有走。
小美的童养媳婆婆也就是阿强的母亲,思念儿子媳妇,年老去世时候喊着小美,到死没能见到小美和阿强,后来他俩回家,把父亲养老送终。他们开了修补铺,小美的手艺超过阿强,生意是维持,靠着原来的金条勉强生活。
林祥福把林百家许配给了善人顾益民的四儿子顾同年,只不过顾家四公子都是游手好闲的公子哥儿。
林百家是和父亲跟陈家一起生活,陈家早年在顾益民家做工,陈家的'大儿子为救被土匪打劫走的林百家,耳朵竟被割掉,回来之后与林百家有了爱情。
后来陈家觉得自己儿子配不上小姐,林百家是尊贵的,是要跟顾家结亲的,陈家大儿子自然不敢继续。陈家也就此离开溪镇,陈与林的爱情隔绝。
顾益民竟被土匪劫走,陈家出手相救。顾家四儿子顾同年没了父亲的靠山,被下放到其他地方吃苦。林祥福把林百家送到上海念书,顾家两个女儿恰好也在那里。
林祥福去营救顾益民却惨遭土匪杀害。林祥福被土匪非命之后,他家的长工抬着棺材正停在了小美阿强墓旁。
林祥福,小美,阿强墓前相聚……
一连串的故事,一对情侣,一对夫妻,一对父女,一对浪迹天涯而归的伴侣
哽咽的读完文城
这是一本从二百页开始湿润眼眶的好书
“活着之后的延续~文城”
作品写的出神入化,感恩作家——余华先生的灵魂之文字盛宴
《文城》读后感5
林祥福是在死后才见到了他死了17年的妻子,他的棺材在回乡的途中,路经妻子小美的墓地,休息片刻之时,他的棺材和小美的墓地左右相隔,近在咫尺林祥福和小美的人生轨迹,在他们分开后似乎成了两条平行线,二人无交集,却牵绊一生,愿他们死后的灵魂可以相聚在人世间永不存在的文城。
余华的新作《文城》讲述一个痴情男子带女寻妻的故事,却又不是一个单纯的寻妻故事,主人公林祥福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便认定小美,终其一生,舍弃家财万贯走在寻妻路上,至死不渝,即便明知被骗,妻子带走一半家产,留下襁褓女儿再无音讯,他毅然决然选择无悔追妻
妻子小美原来早为他人妇,只因和丈夫阿强私奔落魄无法才看中他的家产与厚道,留下与其假意成亲,以解燃眉之急,岂不知,这一留,便留下妻子小美一生无法释怀的愧疚与自责。 小美冻死在祈福人群里,我想,原本她可以不死,原本她可以衣食无忧地和阿强继续远走他乡,偷来的林祥福的家产足以让小美和阿强过一辈子锦衣玉食的日子,但对女儿的牵挂和对林祥福的愧疚让她在祈福人群里,长跪不起,她祈求苍天之后祈求林祥福,她在心里对林幸福说:来世我再为你生个女儿,来世我若是不配做你的女人,我就为你做牛做马,你若是种地,我做牛为你梨田,你若是做车夫,我做马拉车,你扬鞭抽我这是一生都无法释怀的沉痛的愧疚与负罪,她被冻死在雪地里,林祥福就在她的身后,却未曾看到她被冻僵的尸体,她垂落的头发像是屋檐悬下的冰柱,抬过去时在凹凸的冰雪上划出一道时断时续的裂痕,轻微响起的冰柱断裂声也是时断时续 小美死了,灵魂带着愧疚进入天堂,可林祥福还活着,带着他的信仰一直走在寻妻的路上,每到一个地方,只要听见有婴儿的啼哭,他便敲响人家的大门,一双欲哭无泪的眼睛令人难忘,垂柳似的谦卑嘶哑地说:可怜可怜我的女儿,给她几口奶水 林祥福就这样养大了他的女儿,他出生时家财万贯,寻妻到溪镇时他重起炉灶依然家产万贯,他的财产在万亩荡。那是一千多亩肥沃的土地,河的支流犹如蕃茂的树根爬满了他的土地,稻谷和麦子,玉米和番薯,棉花和油菜花,芦苇和青草,还有竹子和树木,在他的土地上,日出和日落似的此起彼伏。一年四季都不间断,365天都在欣欣向荣。他开设的木器社遐迩闻名,生产的木器林林总总,床桌椅凳衣橱箱匣条案木盆马桶遍布方圆百里人家,还有迎亲的花轿和出殡的.棺材,在唢呐队的吹奏里跃然而出 他原本可以就这样幸福的过完他的一生,他可以有下一任妻子,可以娶世间更贤德的女子,他不缺家产,不缺人品,他宽厚、善良、仁义且能干,可他偏偏缺一个灵魂安放地,那个地方叫文城,是一个压根就不存在的地方,是阿强随意哄骗他的虚无缥缈之地,但却是他的灵魂归宿,他要在文城找到他的妻子小美,在那里和她守护一生。
他经历了龙卷风,死里逃生,他经历了土匪抢劫,命丧匪窝,他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与其说是寻妻,不如说是寻家,寻找一个灵魂的栖息地,他的肉身锦衣玉食,他的灵魂却在不存在的文城,他背井离乡,走在路上,只为心中一个执念,一个谎言,一场不得已的辜负,虚幻的城和真实的心,还有一个漂泊的灵魂。 林祥福死的时候是微笑着的,所以,我想,或许他应该放下了,人生虽有遗憾,但他不枉此生,他有情有义,活得有血性,待邻居、待仆人,待乡民都宽厚、和善,他应该是满足的,他在寻妻的路上遇到了忠厚善良以命相交的陈永良,顾全大局的顾益民 或许,灵魂在路上,才是真正的活着。
在乱世里努力活下来的人,都怀揣着一个需要寻找的理想,林祥福的执念是他活下去的动力,他是一个神秘的存在,为了一个不为人知的承诺从黄河北来到长江南,在漂泊中安定。他在龙卷风中活下来,在雪灾中叩开百家的门养活女儿,给村民修复门窗,自己开设小学堂。最终,这个来自北方的男人坦诚奔赴土匪之约,留下信件与遗嘱,将自己的后半生交代在这里。能够支撑林祥福活下来的是他的执念,是那个不存在的文城,我们可以说是林祥福很傻,但没有执念的人生是否就幸福呢?谁不想把一生过得天地清明,通透无比,让灵魂如白莲般纯然不染粉尘?但人世间,谁人不染尘埃,不惹灰尘?
文城是理想,是治愈,是心灵的栖息地,谁人心中没有一座文城?阿强说:总有一个地方叫文城,人和人没有圆满的相遇,只有不断的分离和错过,心留一片净土,借我亡命天涯的勇敢,把自己拔成一把刀,披荆斩棘在路上,一路走过心向阳,一路追求才有灵魂的栖息地
在另一个世界,也许他和她或许会相遇在那个叫文城的地方。
《文城》读后感6
“这个虚无缥缈的文城,已是小美心底之痛,文城意味着林祥福和女儿没有尽头的漂泊和找寻。”
提到余华,大家都会马上想到他的《活着》,这俨然已成为了他独特的标签。
有人说余华已江郎才尽,出版了《第七天》后,时隔八年,这本最新著作《文城》就成为了大家鉴别他是否已江郎才尽的标杆。
小说讲述了北方汉子林祥福与南方姑娘纪小美之间的爱情故事。本书分为两个部分,上半部分讲林祥福的故事,下半部分“文城补”讲的是纪小美的故事。首先我对这个结构就感到很新奇,原本我以为“文城补”是番外,原来这也是整个故事的一部分。作者将男女主角两个不同的视角交织在一起,叙述了他们的爱情故事,每一个故事的细节又能完全对应,就像镜子的两面,读《文城》,就像一个照镜子的过程。
故事发生在清末明初,中华民族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动荡年代。在这个时代背景之下,也基本奠定了这部小说的基调——苦情。正如书的封面是以蓝色为主,这部小说也是蓝色基调,而蓝色代表着忧郁,暗喻着林祥福与纪小美有缘无份的爱情。
林祥福是北方的富N代,虽然他出生时家道中落,但祖上留下的财富依然能让他衣食无忧。可是他并非是位纨绔子弟。林祥福受母亲的影响从小就饱读诗书,同时也继承了父亲的木工活酷好,心灵手巧、吃苦耐劳,能自己养活自己。总的来说,林祥福是位上进的富家子弟。
而女主人公纪小美则是出生在一个极度贫苦的家庭,父母为了养活她的兄弟,不惜将她卖给沈家做童养媳。纪小美虽然天资聪慧、清秀灵动,但最终未能逃脱被婆婆抛弃的命运。
小美的丈夫阿强有着与林祥福截然不同的性格,是个”妈宝男“。从小就活在母亲的强势之下的他,没有自己的'主见和本事,只会依赖家人,织补的技艺也不长进。我想他唯一的优点就是对小美一心一意吧,为了小美和沈家断绝了联系,偷走了父母的积蓄离家出走。
小美遇上林祥福,是幸运的。最初小美只是想骗婚,但人类是情感动物,再加上林祥福自身性格的美好,为人忠厚重感情,小美与他相处日久生情也难以避免。林祥福重感情,父亲临终前为他做的小桌子和椅子到他成为男子汉之后还用着。林祥福对小美一见倾心,尽管小美不是他第一个倾心的女子,但他与小美发生了故事,这个故事并不完美,但也已足够了。我们一生中可以对许多人产生好感,但这种好感有没有发展成喜欢又是另当别论了,而这最关键的是有没有和这个人继续发生点什么,来延续这份好感。林祥福家里条件优越,又在母亲的关爱与教导下长大,生性单纯率直。他识破不了阿强拙劣的谎言,相信了小美和阿强是兄妹而不是夫妻,尽管自己有所怀疑,但他还是选择相信阿强。对这对来历不明的兄妹,林祥福还是放心地让他们在家里留宿。而小美没有随阿强离去也没有让林祥福产生怀疑。日久生情后小美与林祥福结为夫妻,但林祥福居然还不知道小美的全名,这点我觉得是有瑕疵的,按常理而言,不会已为夫妻却还不知道妻子的全名。我想这应该是作者为日后林祥福找不到小美埋下伏笔吧,未免过于牵强。小美原本只是惦记着阿强,不时双眼迷离眺望着田野,但与林祥福朝夕相处之后,她不知不觉地也开始惦记起林祥福了,她会不自觉地等待林祥福从田埂归来。按照与阿强的约定,骗了婚之后小美得去周店找阿强,于是她在新婚后偷了林祥福的金条出走。原本可以一走了之,但怎料天意弄人,小美怀了林祥福的骨肉,内疚感控制了小美,使她下定决心要回去找林祥福,为他生下小孩再离去。而林祥福在被小美欺骗过一次之后仍选择相信她,但结果是他彻底撞了南墙,却无回头。小美生下女儿后出走,杳无音讯。林祥福再次选择陷进沼泽,誓死要找到小美,从而开始了寻找文城之旅。
人们常说不撞南墙不回头,但当人的感性占据了理性,这句话就不那么适用了。林祥福的心理,我是理解的,当真心对待一个人的时候,很多时候会选择无条件地相信他,即使对方伤害了自己,也不甘心就此罢休,放弃对他的这份情感。林祥福被小美第二次伤害后选择寻找她,虽说是为了女儿着想,其实他是不甘心放弃自己对小美那种感情上的坚持。
小美遇见阿强,是不幸的。作为阿强的童养媳,她从十岁那年就和他生活在一起。在那个时代童养媳没有任何地位,小美只能在阿强母亲的强势下委屈求全。但最终还是因把家里的钱拿去给弟弟而被休。本来故事走到这小美已经能脱离阿强的桎梏了。没想到毫无主见的阿强会和她私奔,悲剧也就此开始。从小在沈家织补铺里长大的阿强从来未独当一面,更别说自己挣钱养活自己了。与阿强私奔的小美在过了一阵子逍遥日子后又面临着拮据的生活。就在这时候他们遇到了林祥福,继而实施骗婚的计划。但小美也没想到她会怀上林祥福的女儿,她为林祥福生下女儿后又断然离去。从小说中可以看出小美这时候内心其实多少都不太愿意走的,又有哪位母亲愿意在自己的骨肉出生后与他永远分离。对女儿的不舍、对林祥福的愧疚,这些情感充斥着小美的内心。其实小美大可以选择不离开林祥福,和刚出生的女儿,三人一起幸福地生活下去。但这时候小美选择走,其核心是因为她童养媳的身份,这种身份使她不能抛弃阿强,使她不得不离开林祥福。这个身份就像一个枷锁,永远禁锢住小美。
我认为,小美对林祥福,才是真正的爱情。而对阿强,则只不过是义务而已。那个时代的女子并没有选择自己命运的权力,她们只是被命运安排着。毕竟在那个时代,能活下去已经很不容易了。
文城所体现的不仅是小美与林祥福的爱情悲剧,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在如今婚恋自由、男女平等的年代,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童养媳的一生是如何的悲惨。有读者说小美笨,不应该再次离开林祥福而选择阿强。但我想说的是如果我们也身处小美的环境,如果我们是小美,会有多少人做出与她不相同的选择呢?我们不应以上帝视角来评定书中人物,毕竟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最后我想说书中一个很大的bug。林祥福寻找了小美那么多年,而且也认识了溪镇的商会会长顾益民,当年就是顾益民为小美和阿强办理丧事的,而且顾益民在溪镇那么有威望,林祥福不可能不会去问顾益民关于小美的事。而且顾益民都已经是林祥福的亲家了,居然也没有谈起林祥福这个北方汉子为什么会到南方的溪镇来,未来儿媳林百家的身世也没有过问,这于情于理也说不过去的。
纵然有瑕疵,但故事还是精彩动人的。总有一个地方叫文城,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其实也有一座文城,那便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而这个目标是永无止境、永远也不会使我们满足的。我们像林祥福一样,一样在路上。
《文城》读后感7
读完《文城》令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林祥福一直在寻找文城。而是另一人对文城的说法。阿强对小美说,“他(林祥福)越走越远去寻找文城了。”阿强说到文城,小美不由再问,“文城在哪里?”阿强说,“总会有一个地方叫文城。”
当我第一次读到这段对话时,并无觉出它有特别之处。但当我再次回味这段对话时,我似乎明白了作者的写作之意。在这暌违的八年里,他似乎也在寻找着一个叫“文城”的地方。
“文城”是什么?在我读到最后,才恍然般的明白一它不应是一座城的名字,而是一个人活着的信仰和追求。
文章的一开始,我就感受到了一种的凄凉,一种不可名状的悲伤,且还夹杂着一丝丝不易被控制的感动!它的一开始就如是一滴浓浓的墨滴在了宣纸中央,霎时间又缓缓地向四周蔓延开来………你无法准确地把握它的去向,你也只能是随着它的不断蔓延而随从下去。——这,便是我对这部新作最真实的感受。与作者先前的作品相比,这部更显“磅礴”。它也是由一个人开始的,但却不是由一个人结束的。
这像是一部未完待续的作品。不得不说,作者这一次算是真正地彻底地放开了。他敢于让读者去想象,敢于直面不同的声音,敢于承担一切的风险。又不得不说,这绝对是他又一次的全新尝试。比如,他描写村民拼杀土匪时的'一个场景,他就写道“有一个土匪被剪刀活活剪死。”这句话初读不觉得有什么,当你再读时,你就会觉得哪里不对劲。且不说这种杀法有没有可能,但就在那种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场面里,你手拿着剪刀是去剪敌人还是去捅敌人?以我们一般人的思维来看,必然是“捅”来的更直接也更有力道。但作者却认为“剪”比用“捅”更好。在这万分紧张的情况下,作者给我们来了一个“慢动作”。由此可见,作者写作之用心可见一斑,每一字,每一句,都是经过反复思考琢磨后才输出的。
但如果说,只认为这是一部未完待续的篇章,那也并不完全正确。因为,在我觉得它未完待续的同时,我又觉得它是完整无缺的。因为它的名字叫“文城”,而作者也通过了“补”的方式,向我们完整地呈现了小美和阿强的故事,以及“文城”的由来。读过全篇,你会发现当初的那滴“墨”已经耗干,它不再蔓延。只当你俯瞰这幅“墨”时,你会惊讶地发现,你竟然看明白了很多。
读完《文城》,我的心和思绪终是散的。只有当我慢慢归拢回忆时,才勉强能把这个故事完整地拼凑起来。每当我冥思重想之时,我的脑海总是会把它想象成是一滴重墨,然后又想象着它在宣纸中央滴落。
“文城”是一座永远伫立在心中的城;因为有爱和念想,所以它不是空的,更不是虚的。记得,我曾读过史铁生写的《命若琴弦》。当年不觉有何感触。直到我读了《文城》,才真的明白过来,人活着有时仅仅是因为“信念”、要么是对生的信念,要么是对一个人的信念,再要么是对一件事的信念。心中的信念没了,期盼没了,活着就是无望的,虚无的,不可接受的。我想,这大概就是生而为人的又一重意义吧。
《文城》读后感8
《文城》是自己第一本接触余华的书籍,看着看着我就被其中的两段描述着迷进去了第一段:林祥福的父亲突然死亡以后,林祥福的母亲静静的坐在门槛上一坐就是一天,看着日出与日落,然后接受命运接着生活。第二段:林祥福的母亲去世以后,林祥福静静地坐在门槛上,一坐就是一天,看着日出与日落,然后接受命运继续生活。
是呀,失去最爱的人,我们能做的就是静静的回忆以前过往的,然后继续保持最爱的人活着的时候最想也是最愿意看到的,坚持做下去,才是对最爱的人深情的眷恋。
机缘巧合在林母去世之前没有给林祥福找到合适的妻子,也间接给了小美机缘巧合的接近了林祥福,并且成功的嫁到林家,最后拿走一小半的金条,后来小美发现怀孕以后,按照自己的想法回到林家给林祥福生了一个女儿后扬长而去,留下了父女两人带上家产奔走寻找小美的故事,最后林祥福客死异乡的结局。
一开始我并不能理解林祥福的做法,后来随着林祥福在溪镇的种种表现和一开始把全部的银票放到女儿身上时,有人问他:“为什么把全部身价放到还在襁褓中的女儿身上?”,林祥福说:“如果女儿没了我还要银票干啥。”林祥福就在这个和文城很相近的溪镇呆着生活着,直到死去。慢慢的在这个过程中我理解了林祥福的做法,父母走了,妻子也走了,唯一给他生活的勇气就是女儿活着,以及寻找妻子那种虚无缥缈的希望,没有了这些金银以及房产并不能再给他的生活中带来一丝生活的光彩。
在这本书的后一段,看到林祥福只用了短短的一小段就被匕首扎到了脑袋上,生命到此结束,余华用微笑来形容林祥福死亡后的表情,是呀,林祥福解脱了,或者说从一开始小美走掉以后再回来有了女儿,林祥福就已经不是再为自己而活,而是为了那份亲情,那份失而复得以后不能再舍的情感。
我们可以接受失去,可是很难接受失去后再拥有后这中间里的感情倾注,不经历痛苦感受不到真正的幸福,不经历贫穷不知道富有的喜悦,不经历失去就不能感受到得到后的满足。
最后余华在后几章中写道小美和阿强在林祥福第二次回到溪镇当天就被冻死在皇城庙前面,擦肩而过让本应该有希望的人天人永隔,最后林祥福也被蜡封住送回故乡,在西山一个被冰冻的人和一个被蜡封住的人,又一次擦肩而过。
我不知道如果小美和林祥福真的在溪镇相见,最终的结局会是如何,因为阿强对小美并不是真正的爱恋,只是在对封建家庭的一种叛逆的反抗才选择与小美走向没有目的地的远方,是的阿强是没有长大的孩子,因为阿强有时候也发呆,一发呆也是一天,因为他空虚不知道要做什么,小美是爱着阿强,因为阿强在小美最无助的时候把她从另一个封建的'家庭中解救出来,为了这份恩情与小美的爱情,小美奉献了自己的身体与情感,活在了愧疚与对女儿思念的生活中,只是他对林祥福是愧疚与索取,并不存在感情,然而林祥福对小美是动了感情与把她真正当成亲人的人,所以即使他们能在溪镇能相遇也不会有不相遇各自活在朦胧之中,保留那一份朦胧的神秘更让人感觉美好与感叹命运。
这里面还有种种的人物在那个动乱时期所表现的很是突出,有乡绅作为利益群体代表的描写,也有田家五兄弟作为底层长工代表的描写,也有来到异乡不畏生死,甘于反抗与取舍的侠士代表的描写,等等等等。
动乱纷争的年代,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文城,自己想要向往并且坚定不移留守的文城,是文城让每一个人这辈子有了意义有了也许不知是美好还是悲伤的结局。
《文城》读后感9
《文城》是中国当代作家余华在20xx年疫情时完结的作品,该书从构思到完结总共花费了21年,最初名为《南方往事》,后来他根据妻子的建议将书名改成了《文城》。
故事发生在清末明初,正是社会的动荡之际,一场龙卷风过后,林祥福出现在了溪镇,在他刚到达溪镇的时候,邋遢的形象便让居民们对他印象深刻,头发和胡子遮住了他的脸庞,但他眼中依然存有着坚定,他唯一的女儿安静的待在他的怀中,为了让孩子有奶喝他在膝盖深的雪地里挨家挨户的敲门……“这里是文城吗?”没人知道他为什么要找文城这个地方,也没有人知道文城在哪,更没有人知道它是否真的存在。而令溪镇人没想到的是,这个邋遢的男人,后来却成了木器社的主人。他原本不属于这里,他的家乡在遥远的北方。但为了一个承诺,他将自己连根拔起,漂泊至此。
林祥福对小美承诺一定会让孩子拥有妈妈,如果小美再次消失,他也一定会将她找回来,无论这会花费多长时间。他没有违背自己的承诺,在小美再次消失后,他独自踏上了这条寻人之路,这一寻,就是一辈子。小说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以林祥福的视角叙述整个故事,第二部分以小美的视角叙述,解开了在第一部分中读者心中形成的许多疑惑,而这其中的溪镇其实就是文城,小美比林祥福先一步在溪镇死去等诸多巧合则为这本书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忧伤。
田家兄弟,是我在读这本书时印象比较深刻的'人物之一,田大,也就是田家五兄弟的大哥,这个在林祥福小时候曾背着他下田的男人,在书的最后已经变成了一个头发花白的垂暮老人,唯一不变的,是他对林家的忠诚。在林祥福离开之时,他将房屋和田地全部交给田家兄弟打理,而他这一去,就是十几年。这十几年中田家兄弟从不多拿一分钱,反而帮他全部存好,等待着林祥福的归来。在收到林祥福的信,说想回家的时候,已经病重的田大坚定地要和田家另外四兄弟一起去溪镇接林祥福回家,但可惜的是,田大病死在前往溪镇的板车上。田家,自从开始给林家当管家之后,他们就至死都对林家人保持着忠诚,世世代代都是如此。
评论家洪治纲评论《文城》:“《文城》无疑是一部特别催情的小说。它把人间的‘情义’二字,深深地植入到人物的精神血脉之中,使他们在世俗生活里的一举一动,都悄无声息地彰显着这种珍贵的品质。”
这本书中同样弥漫着一种淡淡的乡愁,林祥福在寄回家的信中写道:“叶落该归根,人故当还乡”,这同样是在这个快节奏时代生活的我们所不应忘记的。故乡,才是一个人的根,一个人的起源。
《文城》读后感10
多年前读到余华的《活着》时,感受很强烈,今天读完《文城》后,又带给我同样的感受。
余华与其他同时代的作家有很大的不同。作家如莫言,擅长用魔幻荒诞的笔触将过去与现实娓娓道来;陈忠实,将人物形象的刻画深深的烙印在大地之上;路遥,用自己的人生书写着书中人物的人生;余华则更偏向追求小说作品中故事的穿透力,事件架构与人物描写,都是围绕着整个故事的叙述展开的,故事的叙述奠定了整部作品本身的时代肩负感。
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余华年少的时光都是在医院中度过的,住房的对面就是太平间。特殊的童年经历,让他对黑夜产生了恐惧。“当时我唯一的恐惧是在黑夜里,看到月光照耀中的树梢,尖细树梢在月光里闪闪发亮,伸向空中,这情景每次都让我发抖。”从一名牙医转变为一名作家,从江南小城海盐来到北京,让他一路走过来的是对文学的喜爱和敬畏。川端康成,卡夫卡,马尔克斯这些人的作品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余华的文学之路。通过这些作品的阅读,让余华更多的想到,小说的关键不在于华美和修饰,应该直达故事本身,从故事中挖掘人物内心,强烈的叙事感可以让作品本身更具写实特性,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带着泥土般,粗糙朴实,阅尽千帆后的震撼。
《文城》就是这样一本书。
故事背景发生在八十多年前的中国。这种由时间构成的历史疏离感,我想这是余华有意而为之。历史堆积在肩上的尘土,会在岁月的流逝中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文城》的主角是一个北方的男子,林祥福。和余华之前笔下的福贵,许三观一样,从一开始就被赋予坎坷曲折的命运,是悲剧还是喜剧,都留给读者自己去判断。
林祥福这个人物身上的四个身份,值得人敬佩。第一个身份是作为一个儿子。林祥福家门口前的地上放着两碗水,一碗是母亲为父亲放的,一碗是祥福为母亲放的。五岁丧父,母亲一人将他抚养成人,教他学习知识和手艺,一直到祥福长大十九岁,母亲也离他而去。“行将离世的母亲眼前出现了一幅幅画面,这些画面显示儿子的身体在小小的凳子和桌子之间越来越大,而书写的毛笔在儿子的'手中越来越小。她的脸上因此露出一丝安宁的微笑,似乎是艰辛一生终得酬谢”。祥福始终没有忘记母亲织布的身影,在以后的岁月中,这个身影总是会给他在动荡的岁月中带来一些慰藉。他也没有忘记母亲的教诲,坚持学习手艺,这也使得他拥有了谋生手段。第二个身份是作为一个丈夫。虽然不知道小美的身世,但是朴实厚道的品格让他觉得小美是一个亲近的人。小美的第一次离去,让他意识到自己被骗了,不仅是钱财的损失,更对他的内心造成很大的打击。当小美带着肚里的孩子回来时,他没有拒绝,善良的本性让他原谅了小美,为了自己的孩子,也为了母亲。小美第二次离去时,他没有选择逃避。“如果你再次不辞而别,我一定会去找你,我会抱着孩子去找你,就是走遍天涯海角,也要找到你。”第三个身份是作为一个父亲。祥福没有食言,带着孩子,四处寻找小美口中所说的文城。文城到底存不存在,本就是个疑问。千辛万苦,没有找到文城,却来到了溪镇。在陌生的江南小镇,为了养活孩子,一家一家的敲门。“他的嘴唇因为干裂像是翻起的土豆皮,而他伸出的手冻裂以后布满了一条一条暗红色的伤痕。他站在他们屋中的时候一动不动,木讷的表情仿佛他远离人间。”他的孩子是吃着百家饭长大的,所以叫“林百家”。第四个身份是作为一个兄弟。在溪镇结识了陈永良,两人一起,凭借着手艺,在溪镇立足。从最初的开木器社,到做大生意,经历官军混战,经历土匪绑票。不同于余华之前《兄弟》里的描写,祥福与陈永良的关系,已经超过友情,和亲情无异。当知道祥福死因后,陈永良下定为了他报仇的决心就是关系亲密的见证。
祥福的一生,充满着一种悲凉,苍劲的气氛。执着是他的优点也是缺点,是造成他人生起落的主要性格因素。当田氏兄弟拉着祥福的回到家乡时,余华在此处用了一段充满祥和快乐的语调描写了周围的景色,“此时天朗气清,阳光和煦,西山沉浸在安逸里,茂盛的树木覆盖了起伏的山峰,沿着山坡下来时错落有致。鸟儿立在枝上的鸣叫和飞来飞去的鸣叫,是在讲述这里的清闲。”
正如余华所说“与其说我是在讲故事,不如说我是在寻求治疗,因为我是一个病人”。余华通过《文城》并不只是在讲述一个故事,而是寻找到当下人们内心深处共有的情感,把它展示出来,治疗自己,更治疗这个时代。
《文城》读后感11
《文城》是余华先生的一部全新长篇,是瀚海园读书会推荐阅读的一部作品。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xx年3月出版。
(一)苦难岁月里的温度
《文城》的时代背景是清末到民国北洋时期,有北洋军阀潜逃的场景,是国家、民族、未来、现实,都需要温度的时代。
在那个蛮荒时代,一个叫林祥福的男子;一个有温度的男子;一个带给苦难岁月里温度的男子;一个经历了一场活着的温度的男子;一个与突然闯进他生活带给他温度的女子风一样的来去之爱与找寻。
在那个蛮荒时代,作者笔下演绎着一个个被时代背景限格的人物形象。是苦难与富有,善良与邪恶,卑微与高尚,道德与劣行,现实与期盼,温度与冷漠的交织。
活着就是与世界和解,就是一种温度。读此部作品,读出在特殊时代背景里,为活着而需要的温度;为情感遇见与失去所需要的温度;为守护家园土地与人所需要的温度;为救助救援而无偿付出的温度;为找寻与思恋的温度。在苦难岁月里,这一丝丝温度,让时代背景的磨难带着深深的陪伴。
(二)磨难中的找寻与错过
《文城》作者笔下的主人公——林祥福有一个还算不错的家庭,家里有帮他搭理家园的“田家父子兄弟”。生活被偶然出现在他家的“小美和阿强”打乱。小美是阿强的童养媳,嫁给阿强任劳任怨,因为接济自己弟弟动用了阿强家的账房银两,被休书打发回娘家。阿强无法忍受没有小美的日子,也动用自家银子,带着小美流浪。走到了林祥福家,其实是避难一阵,不曾想小美与林祥福有了孩子。小美是上帝送给林祥福的礼物,也让林祥福得而失去,失而复得。最终,林祥福还是守着襁褓里的孩子走在了找寻的路上。找寻文城,找寻小美。一路找寻,一路磨难,经历那个时代离、合、抢劫、战乱、爆匪。
说是错过,不如说是不曾拥有,在那个时代里的人善良中隐藏着愚昧,真诚中隐藏着幻想,欺瞒中隐藏着无奈,现实中隐藏着稚嫩。
(三)悲情人生中的希望
《文城》人物主线林祥福带着找寻文城,找寻小美的希望,与那个时代融合,与友情兄弟情怀柔和,与襁褓里的孩子温润。
在找寻的路上,沿着小美留下的一点点信息驻足“溪镇”,结识陈永良,与顾家成为“亲家”。这些生活中的希望,给了林祥福活着的.意义。也给了那个时代希望,给了襁褓里的孩子希望。
(四)文学的神秘力量
余华先生在此部作品封底的腰封写到:我们总是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作家那里,读到自己的感受,甚至是自己的生活。假如文学中真的存在某些神秘的力量,我想可能就是这些。
一部作品的问世,就是作者用心孕育的孩子,在与作品对话中,就能体会到文学的力量。
余华先生说过,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这部作品里,围绕人物主线所展开的故事情感悲伤中有温暖,邪恶中有善良,冷漠中有热情,人物都是为活着而活着。
在盛夏七月,读完此部作品,再次感受余华先生完美的文笔。感受蛮荒时代悲情故事里的温度。我想这是文学的力量。
感谢《文城》,感谢余华先生,感谢文学的力量。漫漫人生路,文学之路最美好。愿我们都在阅读中享受文学的魅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写万言文!
《文城》读后感12
——我想到的第一个词是克制。
这本书是余华最新一部作品。我去年就买来了,可是直到昨晚才看完它。昨晚准备写的读后感,也只好在今天完成。
这本书不然太厚,然而说实话自己现在很难称是一个合格的阅读者了,信息的爆炸,俗务的缠身,诱惑的侵蚀,以及精力的'衰退——我可能越来学变成了那个用书来装点门面的人。
然而幸好我还是看完了,难得的一种沉浸式阅读体验,实际上是因为作品的流畅性——是的,不谈这本书到底好不好,它的叙事节奏是真的好。
那个先锋的、暴力的、简洁的余华依然在——在对哭难不动声色的描写中,我依稀能看到《活着》的影子。
林祥福、田大、小美、阿强、陈永良、林百家、顾益民、张一斧、“和尚”……
溪镇、沈店、万亩荡、齐家村、定川……
是清末民初的背景,是颠沛流离的故事、是平凡坚韧的人们,是命运无常的故事……
文城是一座永远找不到的城!
宿命、荒诞、悲剧、循环,余华再次用惯常的克制隐忍营造一个虚幻而真实的世界。
“情绪不可以泛滥”,已化身网红“段子手”的他在谢谢B站接采访如是说。
人生本就是这样起伏不定、盛衰相依,没什么值得激动不已的!
活着就要风餐露宿、雨雪风霜,就要吃喝玩乐,就要雪月风花。
活着就是活着。
《文城》读后感13
八年前,我在上大学时,读了作家余华当时的新作《第七天》,给了我心灵上的震撼。时隔八年,如今又读完其最新作品《文城》,让我久久不能平静和释怀。在书中,文城是一个虚化而并不真实存在的地方,却因之演绎了一段爱恨别离、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忠诚与友情的坚守等的一系列故事。全书分为《文城》和《文城补》两个部分,主线讲述的是在清末民初时期,主人公林祥福寻找了一生的妻子小美,最终寻妻无期,无缘相见,客死他乡的凄美爱情故事。
一、文城象征着对爱情的执着与追求。主人公林祥福是一位富农人家的少爷,既有农民的憨厚老实、踏实肯干,又有新青年的理想与抱负。本来他应该是继承家业,在家乡娶妻生子、传递林家香火,做一辈子与土地打交道的农家人。但在邂逅小美之后,他的命运也随之改变,他对爱情的追求与执着让他的灵魂在土地中剥离开来,他为了对小美的思念与感情,更是为了刚过满月的女儿,他果断处理好家里所有的事情,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去找寻找那遥远且未知的文城,一生在追逐小美的路上奔波,从未停歇。尽管那时车马慢,路途远,但他一生只爱小美一人。
二、文城见证了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忠诚与友谊的坚守。 本书描写的故事背景发生在清末民初的乱世之中,在乡绅、军阀、土匪三大群体之间上演了一段正义与邪恶间的较量。在书中,作者写出了土匪残暴成性、杀人如麻的本性和事实,写出了溃败没落军阀的丑态百出、腐败没有军纪的历史事实,更是写出了平民百姓誓死对抗土匪,最终正义战胜了邪恶,将最恶最狠的土匪张一斧手刃,报了仇,解了恨。
在作者的笔下,用文城也见证了忠诚的坚守。当林祥福处置家业、出走寻妻之时,他将万亩家产暂时交给了家里的仆人田大、田一等五兄弟。因为田家兄弟对林家的忠诚,最终不负嘱托,将林祥福交办的事务处理妥当,尤其是本书最后,田大在收到林祥福的信后,冒着生命危险带着兄弟们奔赴千里去接林祥福回家,而他因疾病且劳累过度死在了路上,未能与林祥福相见。田大守护林家到死,没有一丁点的贪婪,把收成全部换成黄鱼、银票,为的是林祥福的一句总有一天我是要回去的。这正是忠诚的体现。 同时,书中的文城也见证了林祥福与陈永良之间的真挚友谊。从林祥福初到溪镇,在人生地不熟、举步维艰之时,是陈永良以宽大的胸怀帮助了他;而随后,又是林祥福用自己所带的资金与陈永良合作创办木器社,发展创业,使得两家的经济有所提升。他们之间保持了真挚的友谊,也是最后,当陈永良得知林祥福因救顾益民而被土匪张一斧残忍杀害,陈永良怒发冲冠,誓言要为好友报仇,他一改温顺、迁就的性格,积极组织团练,与土匪对抗,最终手刃土匪张一斧。
三、文城里的'人就在身边,终却擦肩而过,错过一生。 本书开头以文城在哪里?小美为何弃丈夫和女儿离去?小美到底在哪里?等疑问作为故事悬念,引起读者的好奇与探索。最后,本书描写小美的章节在书籍结尾,以补充章节呈现的,专门来叙述小美与阿强之间的故事。
小美作为沈家公子沈祖强(阿强)的童养媳,对公公婆婆言听计从,聪慧、善解人意,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对沈家付出了一切,并始终小心翼翼、压抑着自己的想法和主张。但当她在遇见
林祥福之后,犹获新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幸福和美好,这样的感觉是阿强无法给他的,她和林祥福在一起的日子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但她也知道,为了阿强,自己终究是个过客,最终忍痛离去。
可以说,从被爱的角度看,小美是幸福的,令人羡慕的,她被两个男人深深地爱着,守护着,思念着,只是相比之下,阿强对她的爱是带有浪漫而不现实的,而林祥福的爱是真实的、存在于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现实生活中。当小美得知林祥福来到溪镇后,她暗中观察他的生活,更加思女心切,但由于知道自己曾经欺骗了林祥福,无法面对这份感情,加之自己的懦弱胆小,内心的恐惧与惭愧交织,迟迟不敢与林祥福相见。最终,她只能借着祭拜苍天的机会,来到寺庙、跪在台前,任由大雪纷飞淹没全身,一心只为林祥福和女儿祈福,以此来赎罪,直到燃尽自己最后的热气。
而让人更加悲叹的是,当小美失去生命,林祥福听闻赶来帮忙埋葬冻死的人,却没有认出小美的面容,从此阴阳两隔、遗憾终生。同时,小美被埋葬在西山上,林祥福曾经踏足过这座山,却始终没有看到过小美的墓碑。就这样,林祥福所艰难寻找的文城里的人就在身边,但他们却擦肩而过,无缘相见,错过了一辈子。
总之,读完《文城》,感慨万千:红尘滚滚不相见,人故遗骸咫尺间。那时候车马很慢,书信很远,虽相距千里,一生只爱一个人。终一生,找文城,寻一人。恨别离,咫尺间,却未见,终遗憾,悲痛之。
《文城》读后感14
这本书讲述的是残酷的清末时代,在那个时代,结束的尚未结束,开始的尚未开始。在这个故事里,作者讲述了一个全新的女性形象,她柔软坚硬,在命运推动下的每一次选择、在那个慌乱时代的幸与不幸,都牵动着每一位读者的心弦。
在溪镇有一个人,他的财产在万亩荡。那是一千多亩肥沃的田地,河的支流犹如繁茂的树根爬满了他的土地,稻谷和麦子、玉米和番薯、棉花和油菜花、芦苇和竹子,还有青草和树木,在他的土地上日出和日落似的此起彼伏,一年四季从不间断,三百六十五天都在欣欣向荣。
从溪镇通往沈店的路上,没有人不知道名叫林祥福的人,他们都说他是一个大富户。可是有关他的身世来历,却没有人知道。他的外乡口音里有着浓重的.北方腔调,这是他身世的唯一线索,人们由此断定他是由北向南来到溪镇。很多人认为他是十七年前的那场雪冻时来到的,当时他怀抱不满周岁的女儿经常在雪中出现,挨家挨户乞讨奶水。他的样子很像是一头笨拙的白熊,在冰天雪地里不知所措。
那时候溪镇里哺乳中的女人几乎都见过林祥福,这些女人有一个共同的记忆:总是在自己的孩子啼哭之时,他来敲门了。他声音沙哑地说:“可怜可怜我的女儿,给她几口奶水。”
当有人询问他来自何方时,他立刻变得神态迟疑,嘴里轻轻说出“沈店”这两个字。那是溪镇以北六十里路的另一个城镇,那里的繁华胜过溪镇。
但是他们很难相信他的话,他的口音让他们觉得他来自更为遥远的北方。他不愿意吐露自己从何而来,也不愿意说出自己的身世。这就是林祥福留给他们的最初印象,一个身上披戴雪花,头发和胡子遮住脸庞的男人,有着垂柳似的谦卑和田地般的沉默寡言。
但有一个人知道他不是在那场雪冻时来的,这个人确信林祥福是在更早之前的龙卷风后出现在溪镇的。这个人名叫陈永良,在溪镇西山金矿上当工头,他记得龙卷风过去后的那个早晨,在凄凉的街道上走来这个外乡人,林祥福就是在这时候走进溪镇的,林祥福留给陈永良的背影是一个庞大的包袱。这是在北方吱哑作响的织布机上织出来的白色粗布,不是南方印上蓝色图案的细布包袱,白色粗布裹起的包袱已经泛黄,而且上面满是污渍。
这样庞大的包袱是陈永良从未见过的,在这个北方人魁梧的身后左右摇晃,他仿佛把一个家装在了里面。
《文城》读后感15
记得暑假前,看到班级一个男生的桌子上放着余华的《活着》,我很激动地问他,“你也喜欢读余华?”虽然这个问题的表述有些蹊跷,但是这种喜爱却让我们超越了问题本身地聊起了他的作品。孩子说他看了很多余华的书,即使是被外界争议的《兄弟》和《第七天》他都读过,我突然有一丝佩服,我开始读余华是大学期间,而他初中就开始了,不得不说,阅读没有界限,也拉近了我俩的距离,仿佛我俩因为余华才开始认识一般。我对余华又多了一分好感。
暑假开始选书,不可否认被腰封上“暌违八年,余华全新长篇作品”所吸引。虽然一个作家的写作风格是总体不变的,但是每部作品带给读者的感受和思考确实不尽相同的。
时隔八年,余华终于出版新书。因为《第七天》口碑不好,所以这部作品也就格外引人期待。
小说利用倒叙和补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先用倒叙介绍主人公林祥福的经历,最后补叙小美和阿强的际遇,让我们对整部小说的前因后果有了更准确地了解。可以说,喜欢一部书,可能仅仅是因为一个名字。“文城”,就像《边城》一样给人一种向往和憧憬,书中“总有一个地方叫文城”既让我们感觉到前方的期望,有带给我们丝丝的悲凉。主人公林祥福就为了一句承诺,变卖家产,背井离乡,带着孩子从北方来到溪镇寻找小美。在他离开溪镇继续寻找心中的文城时却笃定溪镇就是文城,这是一份坚定,也是一份勇气,正如他当时履行承诺只身来到这里一样。为了一个人,奔赴一座城,共续一段情。只不过在寻找的过程中,其实一切都已经仿佛不再重要了。穷其一生的追寻,最后林祥福的棺材在小美墓碑前的短暂停留,或许是对心中那份追逐的火光最好的点亮和诠释,也让我们觉得终究是寻到了“文城”,寻到了心中的那个人。当然,余华的作品永远不可能仅仅局限于儿女情长的阐释,他往往把小人物置于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叙事构架,这篇小说发生在清朝灭亡、民国初立的20世纪初,当时社会身受兵乱匪患的`侵扰,也正是这样的背景下,林祥福最终死于土匪之手,尸体被田氏兄弟运回北方故乡。可以说,这部小说中,几乎人人身上都有着人性的光辉,林祥福为人忠厚谦卑,田氏兄弟知恩图报,顾益民作为商会会长的顾全大局,陈永良和李美莲夫妇给予他的友情和亲情,陈耀武换林百家的英勇坚决,和尚的善念尚存,甚至是全书最让我们觉得可恨的小美和阿强,也在读完文城补这部分之后,怨念渐渐飘无。文城或许真的存在,因为在这里,不仅有社会的动乱,还有人间的情义,还有彼此的真诚,还有大家的团结,这里有林祥福苦苦找寻的小美,这里有对他们父女二人的接纳包容,这里有林祥福后来落地生根的从容,这里有中国乡土的温情!
温情之中尚有悲情。阿强随口而出的文城,却成了林祥福毕生找寻的精神家园。一轻一重,压得我们有一丝喘息的艰难。林祥福又何尝不知道文城的虚幻呢?文城是一个赤裸的谎言,但他却愿意为了心中的家园去找寻,并且最终断定溪镇就是阿强口中的文城时,毅然决然定居在此,从此,这里成了他的家。这也是一种让我们感到敬佩又心痛的勇气。
在这样一个南方的小镇上,时代的洪流推动着每个人做出自己的选择。娓娓道来中,我们感悟到人性身上的美好,也感受到时代在每个人身上的烙印,善和温情肆意流淌,但其中也有苦涩的味道。小美入土为安,她生前经历了清朝灭亡,民国初立,死后避开了军阀混战,匪祸泛滥,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但是,活着的人呢?一切故事又将重新演绎。一切都还没有结束,一切都只是开始!
【《文城》读后感】相关文章:
文城读后感06-11
《文城》读后感12-22
读《文城》有感04-19
《我的小学》读后感 -读后感05-15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_读后感05-24
母亲的传说读后感范文_读后感06-11
《昆虫记》读后感 -读后感06-16
狼王梦读后感 读后感03-05
爱德华的奇妙之旅读后感读后感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