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读后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孔子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孔子读后感1
今天,我们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我深深地被孔子那种不耻下问的品行感动了。
这篇文章讲述的是孔子三十岁的时候,已经是远近文明的.老师了,但他还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渊博,就离开了家乡曲阜,去洛阳拜老子为师。孔子不怕路途遥远,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的来到了洛阳。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老子也把学问毫不保留的传授给他。我们佩服老子和孔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再想想自己桑写字班练字的时候。每一次去练字时都会闷闷不乐、愁眉苦脸的去练字,到那里也不虚心学习。看着现在的字没有长进。我都后悔没向老师努力学习。
在以后学习中,我要不放过任何机会向别人学习,虚心请教。长大后成后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孔子读后感2
今天,老师给我们讲了《孔子拜师》这一课,让我从中很受启发。
内容讲述了孔子在三十岁的时候,就已经是很有名气的老师了,但他还是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渊博,就决定拜洛阳城的`老子为师,一路上走得非常艰难,到了洛阳,他见老子在迎候他,孔子谢过老子,老子问孔子:“你的知识渊博,为何还要拜我为师呢?”孔子说:“学无止境!”
这让我明白了,老子和孔子都非常谦虚 ,而且还表明学习是没有尽头的。所以我要好好学习,做一个有用的人才。
孔子读后感3
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值得观察的事物,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它们,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奥妙。再往远处看,那娇艳的蝴蝶花如同翩翩起舞的蝴蝶花在风中摇摆。于是,我拿起一个小型的烟花;涂上了美丽的'颜色。”看到奇奇很有智有谋,老狼便从身上拿出一颗蓝宝石对奇奇说:“你可别小瞧这颗蓝宝石,它能给你变出美味可口的食物,还能逢凶化吉,请你收下吧。
这两座山虽然高,却不会再长,我每天挖一点,总有一天会把它挖掉。”愚公的这种坚持不懈、不畏艰难险阻、不屈不饶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值得我们学习。记得我曾经在数学小测验上,考得不理想,很多题目都不会做。回家后我也不管了。
就在这时,妈妈拿了一本我已经读烂了的书,告诉我不要一遇到困难就气馁,一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就不做了,而是我先要心静下来,万变不离其中,多看书,仔细想一想,肯定能做出来。所有的题目平时我要多做一些练习,关键是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越是遇到困难,越要去战胜它。同学们,我们学习了《论语》,要把愚公移山的精神运用到学习当中,不管前面的道路有再多的困难,只要怀着一颗坚定的心,任何困难都难不倒我们,我们一定会成功的!当我们学到了知识本领后,长大后才能回报祖国。
孔子读后感4
《孔子拜师》里讲的是春秋时代的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千里迢迢的走到洛阳去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的故事。我觉得这个故事里的主角——孔子的品行很好,他不仅仅有谦逊有礼的品行,还有一种对新知识的求知若渴的精神,尽管他的家乡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可是孔子还是走着去洛阳的,这种不怕吃苦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老子虽然自己的学问比孔子渊博,但是他并没有觉得自己比孔子高贵,而是亲自去迎接孔子、自己也认为自己的学问和孔子不相上下。老子虽然和孔子一样有着谦逊有礼和对知识求知若渴的精神,但是更可贵的是:他还有一种对小辈的关爱精神。我觉得这一点我们高年级要学习学习,不要欺负低年级的小朋友,如果我们对小朋友不友好,他们也会对我们不好,这不仅会让小朋友们觉得我们很讨厌,也会让其他人觉得我们在做以大欺小的`事情。
我在这个故事里学到了:要对学习有着不满足的精神,要学习别人的优点。
这就是我在这个故事里收获的新知识,希望下次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孔子读后感5
孔子这个名字大家都耳熟能详,《孔子的故事》这本书精确地介绍了孔子的一生,他的一生只能用”传奇”二字来概括,让我们领略一下孔子不平凡的人生。
孔子是个努力学习,虚心请教,对待教育严谨认真,精通音律礼仪的人,他和他的弟子一起周游列国,探寻人生的真谛。
孔子的学习生涯是布满挫折的。父亲原是个小将军,后面被没落。孔子从小就勤奋学习,不懂就问,对礼仪和音乐倍感兴趣,在浓厚的文化空气中成长。有一次,孔子在弹一首曲子,他的老师说:”弹的很好,可以弹下一首了。”可孔子说:”拍子还不准,不能弹下一首。”又过了几天,孔子的老师说:”拍子准了,现在可以弹下一首了。”孔子摇摇头:”我还没有真正的领会这首曲子的情感。”又过了一段时间,老师有点不耐烦了,说:”现在就领会了曲子的情感,可以弹下一首了。”孔子又摇摇头说:”我还没有真正感受到作者写曲子时候的心情。”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知道孔子的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学习方法。
孔子打小就是充满抱负的`人,他的报复是报效祖国,统领天下。他想施展自己的抱负,可是,各国君王都不器重孔子,觉得他就只是说说大道理,不会真正的统领全国走向富裕。他带着他的弟子走南闯北,从中吸取到了很多知识和道理。最终,孔子的抱负没能得到施展。这是个可怜的结局,但他的教育却熠熠生辉。
孔子的教育生涯可谓是他一生最传奇的一部分。他是中国第一个老师,不管穷人或富人,都收他做弟子,他认为所有人都应该得到教育。他有很多学有所成的弟子:子贡、子路、颜渊……他们都受过孔子的大道理。每经历一次事情,他都会汲取,这件事情里面的教训和经验传授给弟子们。孔子不像别的老师一样,说错了话,不敢承认。孔子是个非常严谨的老师,不懂就问,即使,他说错了话,等他查到正确的,他也会立马改正回来,给弟子树立一个知错就改的形象。他编了一本举世闻名的史书《春秋》,春秋战国的名字由此而来。春秋里面记载了各个国家发生的事情,是第一本采用编年体的书。孔子对待教育这片沃土是非常认真的,他的晚年时代,全心全力的投身在教育事业中。
《孔子的故事》这本书按一定顺序介绍了孔子的传奇一生,读完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孔子读后感6
今天,我读了《孔子好学不倦》的故事,对我的启发很大
我被孔子的好学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孔子已60岁了,还拜师学琴。他学琴与别人不同,别人总是迫不及待地要求学新曲子,往往一首曲子只学两三天。可孔子学一首曲子埋头一练就是十来天,明明已经弹熟了还是不肯换新曲。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孔子还通过曲子的旋律来揣摩曲子的精髓和作曲人的.个性、精神等。
看到这里,想想自己,我感到羞愧万分。有一次,我碰到一道难题,苦思冥想、抓头挠耳,怎么也想不出来。这时,我突然想起参考书上有这题的答案,我高兴得手舞足蹈,就不懂装懂地把答案抄下来,并交给了老师。下午,作业发下来,全班就我一个人做对,老师在课堂上表扬了我,夸我聪明,全班学生都投来了赞许的目光,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可是,现在翻开本子一看,优秀上好像多了一个小黑点。这小黑点好像在问我:“你懂了吗?”我越想越觉得难受。今天读了孔子的故事,让我又想起这件事。它提醒我,作为一名班长,在班里要起带头作用,对待学习不能不懂装懂,碰到难题要虚心向老师请教。
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学习,是进步的阶梯,成功的基石,只有勤学、好学、不弄虚作假才能取得成功。
孔子读后感7
暑假里,我仔细研读了周勇的《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完此书令我受益匪浅,感觉自己的教学感悟又多了一份坚定和从容,我总在问自己:我们到底该怎样当老师?
做教师若不学孔子乃是一种缺憾。孔子之所以值得学习,不仅因为他有我们没有的东西,更因为他的精神可以成为我们这些中国教师的“魂”。我们以他的精神为“魂”,不仅可以让自己的日常“做人”有一个中心,而且能让自己的职业生涯给学生带去一种文化或精神上的熏陶,使他们将来无论做什么也有源自中国文化的“魂”。孔子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仍然是指导我们教师教学的准则。此书把孔子“人化”而非“神话”。走近孔子、走进孔子的生活和思想,跟随孔子学当老师才成为可能。
有人写孔子,写的是<<学习孔子泡美女>>;而周勇教授写的是《跟孔子学当老师》。从目录中还可明晰周勇对当下老师的诸多不放心。我们的精神似乎太贪恋于物质,缺乏了孔子的教学之恋。对孔子来说,相恋了几十年的教学生活,无论有多麻烦,有多变化无常,都像当初一般美好,无论何时想起它,孔子均会不禁感叹“不亦乐乎!”而我们似乎少有如此眷恋,死心塌地的.痛快淋漓的无怨无悔的痴恋我们所从事的教学的。我们的教学似乎太折本求末,似乎未理解大教教心也。
一、大教教心是中国历代优秀教师或读书人秉持的优良传统一。
孔子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教人如何体贴“仁心”。这种“仁心”在我们实际教学当中就是那种对学生无私的爱。中国式的大爱学生,就是用自己的努力求学与不息探索,为学生做求学、正心的榜样与引导,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学术与人生道路。这种大爱反过来又会激励教师终身求取学问,端正品行,从而将教学引入“教学相长”的最佳轨道。
大教教心在我们是教学中不仅是教学生体贴仁心,更重要的是要把知识教到学生的心里去,即知识传授的前提是如何获得学生的“倾心”
孔子读后感8
春秋割据,各国战乱,孔子的年代就穿插在这样的乱世中。他和他的弟子们颠沛流离,周游列国十几年。一直未曾放弃的是礼义仁和。
我带着并不是很高的期望去看这部影片。两个多小时,和场内的观众一起,很安静地看完。正如胡玫所说“《孔子》是一部一定能让你记住很多故事情节的影片”。但孔子带给我的,不仅是故事和情节那么简单。他留下的,是一个形象,一种精神,连同他身后的弟子一起,或许大多是文文弱弱的读书人。但你感觉到的必定是如海涛般的千军万马,统领着一个时代。
电影中孔子出身于当时一个小诸侯国——鲁国的没落贵族家庭,为社会的混乱情形而忧心忡忡,希望以他超越时代的思想和智慧来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程。然而就像历史上的其他圣贤早年的经历一样,彼时孔子的时代还未到来。虽曾仕官于鲁国,并以其勇敢和智慧带给鲁国以尊严和强大的希望,但最终政治理念破灭于现实之前。随后孔子为了理想率领众弟子奔走在列国之间长达十四年之久,传播其思想,想与整个时代抗争,只可惜霸道如此世间,不容其主张。他曾数度被乱军围困而身陷绝境,也曾被卷入政治阴谋的旋涡,甚至曾被世人误解……于晚年返乡祖国——鲁国,他归而不隐,不懈于教育弟子众人及进行文献整理工作。
孔子力主禁止活人献祭的戏,十分精彩。朝堂之上发哥舌战群儒,圆形的会场,不知道当时是不是这样的,整个场景很像古罗马元老院或者现在英国议会,呵呵,对待公山狃这种小人,最经典的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给个话啊”,展现了孔子的从容和智慧,更大是幽默。
另外就是老子和孔子那段仙境般的对话,也可在历史上找到印证,史书中有关于孔子向老子请教学问的记载,而电影中编剧为了剧情的需要,让孔子去回忆他和老子的'对话,此情节并无不妥,反而可以从他们的对话中表现了儒道两家思想的同异。
颜回、子路、冉求,性格各异,但爱师如命,遵循礼仪仁和的精神如命。子路助卫国,冉求回鲁国效命。最牵动人心的是颜回,颜回是孔子最钟爱的弟子,外表文文弱弱却机智灵活、意志坚定。他死得那一幕,有很多人给出了负面的评价:矫情、假、搞笑。但我被感动了,我相信颜回不顾生命,甚至都没有想到生命,反复潜入水中挽救竹简的那一刻,很多观众也落泪了,我也相信当孔子一直抱着死去的颜回不肯放手的那个场面,震撼了万千人。
给我印象较深的是孔子的弟子颜回之死,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颜回为了抢救夫子的书简,放弃了自己的生命,这点让我很感动,在颜回的眼中,孔子的书简比自己的命都重要,仔细想想,正因为后来有着无数个颜回,我们现在才可以领悟到孔子的精神。当我看到孔子抱着颜回的尸体大哭,弟子们劝他:已经三个时辰了,已经缓不过来了。可是夫子依旧抱着,那个场面真的和悲惨。还有就是子路之死,子路其实是一个有勇无谋的人,但是他始终记着夫子的教诲,直到死的那一刻,仍记着夫子说过的:“君子正其衣冠”。夫子得知子路的死后,丧徒如丧子,但是夫子没有让泪流下,夫子依然很欣慰,欣慰的是自己的弟子虽然没有如偿所愿,但已得为仁。
我从电影《孔子》中感受到,我们应当学习孔子钻研学问的严谨态度,以及“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秉承孔子“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的做人格言,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成为一个有学问、正直、光明磊落、对国家有用的人。
孔子读后感9
《孔子的故事》这本书主要叙述了孔子的一世介绍。从这本书中,我看出了孔子的谦虚、勇敢、聪慧、勤学和勤劳。孔子三岁时就丧了父亲,十七岁丧了母亲,自己只好流入古怪和冷峻,可是他没有胆怯生计之危险和困难,而是更为勤学。更为勤劳,不懂就问,这让我也想起了他的一句名言: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的谦虚令我最敬重,在他身上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历历在目。
一天正午,骄阳当空,孔子正坐在一辆马车上赶路,突然,孔子听见了两个孩子的.争辩声,好奇的他走过去一看终究。“你们好,小朋友。”孔子先打了招呼, “请问你们在争辩些什么?”“我们在争辩太阳清晨时离我们近还是中正午离我们近!”一个儿童率先回答。孔子听到这个问题后,开始认真思虑,可想过来想过去,他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便又问了一下两个孩子: “小朋友,你们谈谈看你们自己的原因!”“我先说。我以为太阳清晨离我们近,由于清晨时的太阳大,所以我以为太阳清晨时离我们近!”个子高一点的儿童说道。“不,我反对,我以为太阳正午的时候离我们近,由于太阳在正午的时候最热,所以我以为太阳正午的时候离我们近!”个子矮的儿童说道。孔子听了两个儿童的话后,认真想了又想,感觉两个孩子的话都很有道理,但他自己也不知道真实的答案,于是,他没有不懂装懂,而是对两个孩子说: “两位小朋友,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也不知道!你们让我回去再想一想吧!”
孔子就是这样的谦虚,没有不懂装懂,他这样的好习惯是我们学习的好楷模!也正是所以,孔子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宽阔了眼界,使自己变得更为博学,最后成为了中国古代的伟大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
孔子读后感10
“原来,古代圣贤们的生活是这样的!”读完《孔子的旅行》这本书,我不禁感叹道:“在学习的同时,也在不断放松自己。”
书中说到,孔子经常带着学生在大自然中上课,因为这样可以让大家对学习充满兴趣。于是,我常常幻想:要是我们也能这样上课就好了!一边听着小鸟的欢唱,一边学习知识,那将是多么轻松愉快的课堂呀!到那时,不会有人上课开小差,不会有人不集中注意力听课,也不会有人因为课堂的无趣而放弃学习。所以,孔子的这一想法我是举双手赞同。
《孔子的旅行》告诉我,做人首先要守信用。就像曾子那样,答应杀猪给孩子吃,就一定要履行诺言。正是因为曾子的守信,他的故事才一直流传至今。他虽然不是完美的全才,但他难得的品德一直被后人所尊敬。
再来说说孔子吧!他最让人佩服的一点就是不耻下问。孔子身为老师,按道理说他应该只是教人学习,可是他认为自己还有许多没有弄懂的学问,于是他总会向别人请教。孔子还经常与自己的学生讨论学问。这可以看出,他从来不会因为自己是老师而高高在上,不会与学生产生隔阂。孔子一向认为:教育与学习,双方是融会贯通的,是可以互相促进的。
话说孔子学琴时,为了把一首曲子的.意境表现出来,花了很长很长时间学习,最后演奏得十分出色。与孔子相比,我可真是差得远了!我弹琴,总是不求甚解,都是为了弹而弹。从孔子学琴的态度上我体会到了弹琴一定要弹出情趣,要用心去弹。
我想,孔子之所以这么博学多才,就是因为他有学而不厌、不耻下问、教学相长的精神。我们也应该像他那样学会精益求精,将每一个知识掌握牢固,再进行新的学习。并且,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用心去领悟、去感受,而不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就像孔子说的:天下的人都是一样聪明的,之所以有人学得好,有人学得差,区别就在于他是否用心去学。
《孔子的旅行》讲述了孔子一生中与学生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更让世人对“仁、义、礼、智、信等”品质有了更深的理解。
让我们跟随孔子继续旅行,在旅行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学到更多的才能!
孔子读后感11
《孔子家语》和《论语》性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孔子当年教学的时候弟子各有所记,记录孔子言语和孔子当时与弟子等有关人物进行对话的记 录。但是《论语》是选出来的,如果说《论语》相当于孔子的语录的话,那么《孔子家语》相当于全集。从规模上讲,包括标点在内,《论语》只有两万多字,而 《孔子家语》却多出近四倍,相对来说材料比较完整。
因为《论语》都是语录,而《孔子家语》提供了一个通篇的语言背景和环境,更加系统。比如关于《论语》成书问题,以往觉得篇章之间是随 意堆砌,但如果看了《孔子家语》,可以发现其中的内在关联,它是按照对于孔子思想的内在认识和系统看法排列的。二十篇《论语》都服从于整部《论语》的中心 思想,而一篇内的.各章《论语》是对该篇的中心思想的阐述与发挥。《论语》是结构严谨、逻辑严密、体系完整的大论著。
《孔子家语通解》是对《孔子家语》进行通盘解说的一本书。《孔子家语》曾被误认为出于三国时期王肃伪造,其中大量的珍贵资料长期被弃置不用。由于学术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孔子家语》的重要价值。为了推动孔子、早期儒学和中国“元典”文化的研究,《孔子家语通解》诞生了。
本书以“通解”为名,首先有通盘解说全书的意思;本书的《代前言》是对《家语》成书、流传及真伪等问题的梳理;每篇正文之前以“序说”通说全篇,帮助读者理解全文,而后按段落分为“原文”、“注释”、“通解”三部分;本书立足学术前沿、展示研究成果,在深入研究《家语》全书及各篇的基础上,本书的序说认真、细致、准确、条理,注释与通解则网罗、综合各家,充分吸收了现有注解成果。
孔子读后感12
孔子是把活到老学到老完美实践的人,一辈子都在学习和创新的过程中,最后终成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等各种名誉。从孔子学琴的故事就可以看出了,孔子是一个好学的人,而且更好钻研,对于学问是孜孜不倦。
这故事历经几千年能保存在现在,可见这个故事影响了不知道多少人了,因为加入了咱们的团体才能够有机会来深入挖掘这个故事,也能理解这个故事。要是以往这个故事看了也就看了不留下任何记忆,更别说反思了。通过这个故事我体会到了几个方面:
1、永远保持一颗谦卑的心,向高手学习。
知识能改变命运,知识也是博大精深的,我们学一辈子也不能将所有的知识都掌握,能真正的把自己所从事领域的内容学好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对于学习这块一定要抱有一颗谦卑的心,不然不能够找到你要学习的对象,只要是比你优秀的人都要去学习不管他是什么人。
2、活到老学到老。
这是句古语流传至今,脍炙人口,大家都知道,通过今天课程我反思我对这句话又有了新的认识,学习也要运用好三大思维模式,学习的内容不能一把抓,不然就是往大海里撒盐。
学习是要带着目的性的去学,一定是自己在生活中,或者工作中碰到了什么问题,模棱两可的,这个时候需要做深入的学习,对于有点基础的内容,只要运用好单点爆破,不会花太多的时间定能学习很不错。对于必须掌握,还很陌生的内容就要真正的像孔子学琴一样。
所学的内容一定不能多,少就是多,只求学习一个掌握一个。
3、学习的方法。
孔子学琴是把学习方法描述的淋漓尽致,对于所学的内容,要通过目标细分把,把学习的终极目标划分成每个小目标,每天就为一个个小小的目标而努力,精益求精,少就是都,不求太多的内容,只追求学习的一个个小目标,学一个掌握一个。
纸上得来终觉浅啊,看在多的还是要落到实处,多实践几次,慢慢的锻炼,早入成为孔子的知音。这样就会养成各种好习惯了。
孔子读后感13
中国有许多令人赞叹不已的传统美德,其中最感人的就数孝敬父母了。玉祥卧冰为母求鱼、仲由背米养双亲,谢定住打虎救母……这一篇篇催人泪下的亲情故事都十分令人感动。其中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孔融让梨》了。
孔融4岁那年,家里吃梨,孔融看着几个哥哥每人都跑过去挑去了鲜嫩澄黄的大梨子,他却一直站在父亲身旁,直到哥哥弟弟们都拿走了梨子后,才走到桌前,挑了一个最小的梨子。当父亲问他为什么不挑大梨时,孔融回答:“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父亲又问:“那弟弟不是比你还小吗?”孔融却巧妙地回答说:“我是哥哥,哥哥应该让弟弟,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这一句句巧妙的回答,令后人惊叹不已。
再想想现在的小孩子哪家不是当掌上明珠宠着,有了好吃的,好穿的,首先想到的都是自己。从来就没有为家长,为别人着想。
几天前,我看了一篇文章,说是有一个小男孩非常爱喝饮料,有一天他让他的爸爸给他买汽水。他爸爸来到商店门口,买了两瓶汽水,因为天气太热了,他给自己也买了一瓶。那男孩子却不解地问他爸爸:“爸,为什么买两瓶?”可见,现在的孩子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从来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有时甚至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但4岁的孔融却在一个小小的梨子中体现了他谦让待人,尊敬长辈的美德习惯。
而我们,21世纪的孩子们,是否也该因此深思些什么呢?
记得一年夏天,外婆给我们买甜筒吃,我觉得姐姐的比我大些,我就想跟她换,可姐姐不愿意,就此吵了起来,我觉得那时候的我太不成熟,太不懂事,还太自私。没有为别人多想一点。
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时是一种尊重,有时是一种宽容,而更多的时候它是一种化解矛盾的良药。所以在争执面前,我们更应该以谦让为主,退一步海阔天空。
良好的道德,可以成就伟人,孔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要向他学习,多一份谦让,多一份宽容。
孔子读后感14
几个晚上仔细研读了这本《跟孔子学当老师》的佳作,掩卷深思,受益匪浅,只感觉自己教学的心旅又多了一份坚定和从容。做教师若不学孔子乃是一种缺憾。孔子之所以值得学习,不仅因为他有我们没有的东西,更因为他的精神可以成为我们这些中国教师的“根”。我们以他的精神为“根”,不仅可以让自己的日常“做人”有一个中心,而且能让自己的职业生涯给学生带去一种文化或精神上的熏陶,使他们将来无论做什么也有源自中国文化的“根”,而不仅仅是让他们通过大学的招生考试,然后便不知道心灵将往哪里去了。孔子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仍然是指导我们教师学习的准则。“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温故知新,学而时习之……这些中国教育大地上的美妙风景,这些深深卷入了我们的教育生活的美好语词,蕴藏着一份宗教般虔诚、炽烈、隽永的”教学之恋”。
一、大教教心是中国历代优秀教师或读书人秉持的优良传统一。
我们教育学生不仅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流的学术养育,更是为了能让他们的心灵获得熏陶,即所谓大教教心也。而大教教心正是中国历代优秀教师或读书人秉持的优良传统之一。
孔子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教人如何体贴“仁心”。在朱熹看来,孔子堪称圣人。朱子所说的一切堪称完美再现了圣人孔子心目中的“大教”,他甚至将“圣人之心”、“圣人之教”与真正伟大的教育视为同一事物,认为教师教学、学生求学都必须“先立大本”,即以圣人或孔子式的“仁心”,来统摄自己的教学活动。“吾之所以为学者,以吾之心未若圣人之心故也。”————朱熹。这种“仁心”在我们实际教学当中就是那种对学生无私的爱。中国式的大爱学生,就是用自己的努力求学与不息探索,为学生做求学、正心的榜样与引导,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学术与人生道路。这种大爱反过来又会激励教师终身求取学问,端正品行,从而将教学引入“教学相长”的最佳轨道。
大教教心在我们是教学中不仅是教学生体贴仁心,更重要的是要把知识教到学生的心里去,即知识传授的前提是如何获得学生的“倾心”——对任课教师的仰慕之心,对所学文化知识的喜爱之心。“亲其师,信其道”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如果我们传授的知识或对学生的管理没有渗入到时下这些思想千差万别的当代学生的内心深处,那我们所谓“生动”的说教也只好算得上毫无意义的忙碌了。因此在我们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真正蹲下来看学生,和学生平等相处,走进学生的心田,播种知识的种子,才可能收获丰收的喜悦。我们的新课改已经向我们说明“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地位。”这个几千年前孔子曾经倡导的千年古训的深层含义了。
二、“学第一,教第二”永远是教师不懈追求的教学思路。
“学”仍然是教师的第一命根。有了很好的“学”,就会有很好的“心”与教。
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第一需要是:要想赢得学生的钦佩与追随,哪怕只是少部分学生的钦佩与追随,都得有真才实学和拿得出手的品行。对教师来说,有学问,行,无需遮掩,是一件多么体贴、畅快的事;没学问,不行,还要“演戏”,是一件多么耻辱、难受的事。
“艺高人胆大”,国学大师或那些真正有学问的教师如梁启超,章太炎等这些大先生,他们的底气实在太足了,以至那些不好学的学生也不敢诋毁他们的尊严,而那些好学的学生更是只能“仰之弥高”,心悦诚服地跟在后面,收获“从游”之幸福与快乐。“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
教书不等于教学。教书是教别人的书—————自己不了解的别人编写的教材。教学教的是自己通过学习撰写出来的书,把自己的“学”教给学生,或者是把自己的“渔”送给学生,而不是弄一盘“死鱼”给学生吃。所以在思考教学的时候,与其为了“趋新”或想出更动人并且更新颖的“教学模式”,不断地建构新概念,还不如冷静下来,想一想教学的永恒之道,让自己一下子安心算了,然后就去实践。大量的教学实践恰恰可以表明了孔子用其教学实践诠释的“教学之道”支配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最喜欢的事不是“教”,而是“学”,他不停地“学”,藉此当上了教师,获得了快乐。孔子是把自己研读过的历史文化遗产变成了自己的“文”,换言之,他消化了自己所能学到的历史文化遗产,把它们变成了自己肚子里的“学问”。难怪他可以心情快乐、底气十足地站在他那座土堆起来的“杏坛”上。“学”就是孔子借以安身立命的生活方式。在确立人生第一乐事的过程中,孔子遇到的最大诱惑是“思”。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把“思”作为第一乐事。“思”必以“学”为基础,否则“思”与“学”都无乐趣了。因此可以说,孔子之所以能够当上教师,尤其是他之所以能够通过教学,通过与学生相处,品尝到类似与真正贴心的“朋友”或“知己”进行交流的幸福,全是来源于他的“学而时习之”。陶行知先生常说,当教师的,得先“学而不厌”,方可能体会“诲人不倦”的大乐。钱穆,朱自清们似乎没有这样说过,但他们的幸福教师生涯同样是建立在自己不断“为学”的基础之上。“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其中“不愠”与“乐乎”皆来自“学”,换言之,“学”实为教学或教师生活之本。只有先学了,才能教学,才能成为“不愠”与“乐乎”的教师。孔子即是先通过历史文化将自己所要教授的“义理”研究清楚,然后才来教学生。他是一位真正的以“学”与“思”作为“教体”的教师。
三、更新教学方式,建构生命课堂
带领学生做程式化的教学,难以将师生的生命情怀尽情展现,并达成交融。特别是现代学生知识面较宽,思想较活跃,对新事物渴求较高。因此,古板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们学习的要求了。我们必须更新教学方式,创建高效生命课堂,提高教学效率。生命是人的根本,从古至今,关注和完善生命始终是教育的必然选择。课堂教学,作为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作为一项具有建构生命意义的活动,理应要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舒展着自己的生命,体验着自己的生存状态,享受着生命的快乐和学习生活的乐趣;理应始终关注生命的差异,关注个体素质的提高,关注人格的健全,始终以成全所有生命中各不相同的发展目标为自己最根本的目的。对于21世纪来说,生命化教学已经成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备受关注的课题。
由孔子缔造,并付诸实施的大自然中的“从游之乐”这一古典的教学形式其最基本的行动与观念乃是:置身于大自然中,有利于师生美好的生命情怀得到释放与交融,进而又在天地之气的感染下,激发、巩固生命已有的美好情怀,或者养成更加美好的生命情怀。甚至连龌龊环境中污染的心灵都可以得到净化—————此即张载所说的“变化气质”。孔子之所以喜欢在大自然中教学,其最根本的考虑乃是通过对大自然进行审美,来达到其大教教心的目的。孔子总觉得,仁者、知者是那些爱山水的人,且能依靠对山水的审美来安端、加固自己的清澈仁心。在这一点上他就是榜样。他看见天体运行不止,就能体贴出其中的“健”美,看到大地的广袤无垠,就能感觉出大地具有滋养生灵、承载万物的至上仁德,所以要想成为君子,就必须经常像他这样体贴天地之美。此即《周易》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其实说到底,天地之所以美,是因为孔子的心美。
今天,“新式学堂”有许多教师与学生都在渴望乃至已在实践,到大自然中去陶冶一下压抑已久的心灵。如何在“新式学堂”程序化的、师生的美好生命情怀备受压抑的现代教学世界中创造大自然中的“从游之乐”,即因此成为中国教师自19世纪末期就开始遭遇的一大难题。今天的教师同样无法回避它,因此它堪称教学领域的“世纪难题”。当代教师在面对上述“世纪难题”时,首先需要解决的依然是自己的心灵,要有一颗懂得欣赏大自然之美的心灵,这才是首要的功课,而不是将希望首先寄托于以技术的方式将大自然搬到教室来。能不能去大自然教学不是致命的问题,不过是为了品尝更好的教学形式。真正致命的问题仍是能否诲人不倦、授之以渔,像潘雨廷这样的教师,天地早已在心中,无论身居何处,都能讲出令人叹为观止的课来,让学生养成近乎天地的浩然之气。所以,“学”仍是教师的第一命根。有了很好的.“学”,就会有很多的“心”与教。在此情况下,学生们也一定会谅解我们不能带他们投入真实的可以触摸到的大自然,而我们自己也不会为无法置身于大自然的审美熏陶而遗憾不止。
四、对学生的爱,尽在“授之以渔”和“师生心灵的共鸣”
教育什么时候有最大的教育效能?我想答案同样是:让师生双方产生心灵的共鸣!
真正的教学乃是以师生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为基础,非得要师生之间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发生共鸣,才会发生真正触及师生心灵的教学。将自己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自己将要耕耘的“学”一句话,是教师先把自己的“学”教给学生,让教师了了解教师的“学”,然后和学生一起“学”。
向学生传授真正能触及心灵的“渔”,并因此让他们更强烈地感受到我们的爱;反思我们的教学内容是不是来自于我们自身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才是教学时必须考虑的头等大事。另外,仅对学生的爱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教学内容,而且教学内容越多越好,越能显示老师对学生的爱。
五、教学之恋:教师的终极命运
孔子对待教学的态度比喻成“孔子式的爱情”。 “教学,有如柏拉图式的爱情”和“静心感受孔子的教学之恋”,认为孔子是把教学当作“恋人”一样看待的,孔子对教学的痴迷程度,就像柏拉图把自己的全部爱情奉献给真理。在没有职称、没有工资,甚至连固定的教学场所也没有的情况下,孔子还是全身的投入和付出,这不是谁都能做到的。“柏拉图式的爱情”——也就是将灵魂中的爱,献给永恒的真理或美德,而不是世间其他任何可能变动、难以把握的存在。孔子曾有堪于柏拉图媲美的坚定执着、不畏孤军作战的英雄本色以及感人至深的师生情谊。孔子“终身坚持一种信念”是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的。因为我们几乎从未像孔子、柏拉图那样,有着明晰坚定的信仰,更不要说曾用尽全部力量去追逐信仰,所以我们也从未通过求知、教学体验过什么刻骨铭心的爱情,即使我们将爱情寄托于求知、教学以外的人与事,也同样可能是失意而回。就内涵而言,孔子的教学之恋除了是以自己的爱学习、爱仁心和爱人生等等大爱作为基础,更表现为他对颜渊、子路、子贡等学生的无私忘我的大爱。孔子以其一生的经历证明,教学,绝对有如“佳人”一般,可以让深爱着它的教师体验到人间的极致情感。教师可能面对的命运有许多,但从孔子的经历来看,教师的终极命运乃是:倘若我们有幸能成为孔子式的教师,便可以体会到包含人间至情的教学之恋。
除了我们的心灵需要坚定明晰的信仰,我们的教育以及我们的国家又何尝不是不能没有孔子或柏拉图式的理想来维系着,否则只有分数和琳琅满目的商品的话,也绝非真正文明、真正值得爱的教育和国家。这种文明、可爱的教育和国家正需要每一位以传授文化为职业的教师一点一滴的努力。倘若不曾有过孔子或柏拉图式的怀抱理想的教师,则中西方的教育与文明史会是怎样的一幅图景?
六、学习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情怀和以“礼”来升华自己的感情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便是孔子的情怀之一,倘若教了一辈子的书,连这样一点情怀都不曾真切地体会到,我们又有何底气可以让自己坦然地站在三尺讲台之上,更不要说去感受教学之恋的幸福与快乐。人除了吃饭工作之外,还要为爱而生。人活在世上,只要心灵不死,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安顿自己的爱。圣人孔子亦是如此。但孔子的非凡之处在于,他竟然将自己的生命之爱献给了被许多人忽视的教学,竟通过教学找到了让其心动的归宿,而且倘若真如钱穆先生所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的“职业教育家”,那么孔子还是第一位体验教学之恋的教师,因为所谓“职业”乃是“事业”,是可以视之为生命,将生命寄托于它。在教学过程中,只要孔子倾尽了自己的“深情”与“真气”,再倾下去,生命便要消失了,孔子的教学之恋即可以和人间任何一种之情媲美。
孔子是一个极富感情的人,同时有懂得以“礼”来升华自己的感情,从而使自己的感情释放出来,可以达到超凡脱俗的美,此即所谓“发乎情而止乎礼”。 “理”他们彼此的关爱、尊重、理解与体贴正是这些人性力量构成了可以升华的“理”。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
孔子诲人不倦,循循善诱,他从来没有一句教条,也全无道学气。他所有的教学之道,因材施教,诲人不倦等等,都是以自己的赤子之心以及对学生的真实了解为基础。
人类身上那些最优秀的品质:勇敢、执着、仁慈、洁净……无论爱什么,在爱的过程中,只要具备这些优秀的品质,并将这些品质发挥出来,极可能成就并体验极致的爱情。
反观孔子,学问、人格与心意,这些能够赢得学生追随的“法宝”他一样也不缺,而且在学生面前,他历来都是“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所以他的教学以及孔门的师生关系实在值得长期地研究下去。
周子曰:“圣人所以圣者,诚而已。”即教师只有虔诚地付出自己的一片仁心,才能创造让学生永远留恋的求学岁月。
孔子读后感15
在我的心中,孔子是学者,是圣人,对他的感觉只能用一句话来描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这样的人,是高高在上的,是让人膜拜的。然而读了《跟孔子学当老师》一书后,更加了解了他作为一个“人”的一生,作为一名“老师”的喜怒哀乐。
孔子喜欢向学生推荐《诗》,因为他觉得那可以倒动人的一切美好情感,可以让人情不自禁的陶醉,可以让人宣泄心中所有的惆怅,还可以让人在家里就能看到许多可爱的草木与动物。他感叹: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他会把自己的求学教训教给学生。虽然早已“学富五车”,却依然觉得自己还不够有学问,尤其是教了那么多学生之后,他更是觉得自己学问不够,于是坦诚的将自己的知识缺陷告诉学生,说自己还得继续努力。老师在颠沛流离的处境中尚且如此卖力求学,学生又怎么会无动于衷。
他会在学生面前流露出悲伤与痛苦。颜渊、子路死的'时候,他悲伤到不能自已,学生们劝他,他竟然都不知道自己在悲伤,反而问:“我有悲伤吗?”等他在学生的提示下终于明白自己确实是在悲伤,他就说:“颜渊死了,我能不悲伤吗?子路死了,我还能吃得下饭吗?”不但如此,他还会“日哭”——终日哭泣。
讲了这么些孔子的事情,就是想说,孔子教给学生的,不只是文史知识,更重要的,他用自己的一生,用自己喜怒哀乐,用一颗最真的心来教给学生如何“学会做人”,拥有一颗“仁心”。
我们会常常抱怨学生不听自己的话,不能感受到自己的爱。夏丏尊先生曾将教学比作师生一起在池子里游泳,说如果老师没有“爱”,就像池子里没有“水”,游泳便又不成了。这个比喻显然是正确的,但还不够全面。爱仅仅是池子里的美好存在之一,还得交学生怎样游泳,游什么样的泳,什么又是最好的泳姿。也就是说仅仅有对学生的爱,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教学内容,有爱的依托,也就是说,要“授之以渔”。就像孔子一样,把自己的一切都教给学生,用以培养他们“达礼”。
哪个老师不爱自己的学生。我就承认对他们有着打心底的热爱。可是,只有当我们把这种爱以恰当的方式呈现出来时,才能真正起到作用。反思一下自己的日常教学,并没有向学生传授多少能够触及心灵的“渔”,而让他们更强烈的感受到我的爱。自己做的都不够好,有凭什么来埋怨学生不听话、不懂事呢?
由此,我明白了,作为一名地理教师,要想让学生喜欢地理,学会学习地理,最重要的是自己先做到。在平时的一点一滴中,在每一次课上,我都要把自己对地理的热爱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地理这样有意思!教给学生知识,更不忘把学习方法交给他们,用切身经验告诉他们:地理,一点都不难学!每一次的时事地理,都拿出来和学生探讨:汶川地震是什么原因?今年哪些地方发生了洪灾?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原来生活中处处是地理呀,我们离不开地理。我想,那一天,那就是我毕生所追求的。
【孔子读后感】相关文章:
孔子的教案02-15
孔子座右铭12-13
孔子名人座右铭09-19
《孔子》教学反思03-17
《孔子游春》教案02-26
孔子教学反思03-01
《孔子拜师》教案10-12
《孔子游春》教案03-07
《孔子》读后感12-07
孔子的读后感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