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3-04-27 19:02:43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大班教案范文九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大班教案范文九篇

大班教案 篇1

  泥塑活动--特别的我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夸张的艺术形式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头部,促进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2.培养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体验自由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陶泥和泥工板若干,各种辅助物(豆类和铅丝,火柴、羽毛、毛线等),背景音乐磁带。

  2.网上下载的有趣的脸谱图以及一些大师的作品(见附1)。

  3.幼儿人手一面小镜子。

  活动过程

  一、师生一起玩“照镜子”游戏:找一找自己头部特别的地方

  师:你觉得自己什么地方最特别?

  幼:我的眼睛小小的,还戴着眼镜;我的耳朵像数字3;我的头发是卷卷的……

  教师小结:每个小朋友都很特别,这些特别的地方都很有趣。

  二、欣赏有趣的脸谱图或大师作品,拓宽幼儿思路,引导幼儿富有个性的想象

  师:老师这里也有几张特别的脸,有的还用了一些特别的`材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你觉得哪幅作品最特别?什么地方最特别?它是用什么材料来装饰的?

  幼:这些作品都很特别,有的耳朵像蝴蝶;有的一张大脸上还有三张小脸;有的脸像个爱心;有的辫子上还有两个小脸;有的脸上还插着羽毛……

  教师小结:这些作品有的很有趣,有的给人感觉很奇怪,但这些作品都很特别。

  三、幼儿创作“特别的我”

  1.师:老师也想变一个特别的

  我。教师运用泥工的基本技能进行示范讲解:先用紫砂泥做脸盘(紫砂泥有些硬,可以先捏一捏,再压一压,尽量使脸盘变大),然后用团圆、搓条、压扁等方法做眼睛、嘴巴、耳朵等五官,最后选用自己喜欢的辅助材料装扮“特别的我”。

  2.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变得特别呢?那你想变得怎样特别呢?

  3.幼儿互相交流后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适时追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变?”“你想用什么材料来装扮自己?”

  4.幼儿操作,教师提示幼儿选用自己喜欢的辅助材料进行创作(播放背景音乐)。

  四、交流展示幼儿作品(见附2)

  1.请小朋友和同伴互相说一说自己什么地方变得最特别,心里是怎么想的。

  2.同伴间互相评价:你觉得谁最特别?为什么?

  3.教师评价幼儿作品:表扬有创意、能显示个性的作品。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每个小朋友都用紫砂泥和辅助材料为自己设计了一张特别的脸,老师觉得只要小朋友能够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大胆地表现出来,那你就是最棒的。

  活动反思

  泥塑是小朋友非常喜欢的活动之一,本次活动选择了孩子们感兴趣的材料——陶泥,并添加了羽毛、纽扣、吸管、毛线等辅助材料,让幼儿与材料展开积极互动,大胆想象和创作。另外,活动中还提供了一些大师的作品,让幼儿与大师直接对话,感受其独特的构思和创新,这为幼儿的想象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尤其是本次活动立足于让幼儿在熟悉“团圆、搓条、压扁”的技能基础上,大胆想象创作出“特别的、与众不同”的我,凸显了幼儿对自己的想象和对自我的认识,促进了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大班教案 篇2

  内容:

  感知6以内的数量

  目标:

  1、运用各种感官感知6以内的数量

  2、体验数字游戏的快乐

  准备:

  1、小铃、数卡。

  2、夜空背景图一幅,上画无数星星,其中10—15颗星星是插入教具,可以摘下。星星的背面画有6以内数量的食物内容,排列形式多种。

  3、熊猫操作图。

  过程:

  1、今天小熊猫们过集体生日。大家来数一数,有几个小寿星(3个)。请幼儿出示相应的数字卡片。

  2、小熊猫请了许多客人,小朋友看看他们请了谁?

  出示小鸟,问:这是谁啊?有几只呢?

  汪汪汪,猜猜谁来?有几只?出示三只小狗

  出示五只小猫,问:这是谁?有几只?

  请你们用它的声音来表示

  出示四只小兔,问这是谁?有几只?

  请你们用它的动作来表示

  3、星娃娃也送来了精美的晚餐(出示背景图),让我们一起念魔咒,然后摘星星,看看它的'背面,就知道星娃娃的晚餐是什么了。“月儿月儿弯又弯,好像一只小小船,我在小小的船上坐,摘下星星看一看。”同时,按儿歌节奏点数每个幼儿,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流畅、欢快的风格,学习歌曲中渐强的演唱方法。

  2、体验歌曲中蕴含的克服困难、不服输的精神,知道面对困难,要树立信心、勇于克服。

  3、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磁带 图片

  活动过程:

  一、《小火车》第一段的学习

  1、教师出示愁眉苦脸的小火车

  “小火车怎么了?他遇到什么困难?”(小朋友讲述自己的理解)

  教师小结:“山坡那边开来一辆小火车,它来到山坡面前停下了脚步,哎呀,山坡太高了,糟糕山坡太高了。”

  2、教师演唱歌曲第一段。

  “你听到了什么?”“现在我来当做小火车,来演唱歌曲,你们来给我加油,发出‘呜’的声音,同意吗?”(交换练习,还可以幼儿分两小组练习)

  二、《小火车》第二段的学习

  1、教师出示眉开眼笑的小火车

  “小火车遇到困难就放弃了吗?小火车笑了,为什么?”(讲述)

  “小火车想:我是一辆不认输的小火车,再大的困难我一定不认输,嗨吆,加油努力,我想我能加油努力,我一定能克服它!这辆小火车敢于克服困难、不服输,它的名字叫‘不认输的小火车’。”、

  2、教师演唱歌曲第二段

  “你听到了什么?”“现在我来当做小火车,来演唱歌曲,你们来给我加油,发出‘呜’的声音,同意吗?”(交换练习,还可以幼儿分两小组练习)。

  3、完整演唱歌曲“不认输的小火车”

  三、有表情的演唱

  1、引导幼儿说出第一段犹豫、担心和第二段坚定、有信心的不同情绪。

  “小火车在遇到山坡的时候,心情怎么样?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

  “后来小火车不认输不怕困难,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引导幼儿用渐强的方式演唱,火车越唱越响,显得越来越有信心的样子。)

  2、幼儿完整演唱歌曲。

  四、渗透

  小朋友如果遇到困难你会怎么办?引导幼儿能克服困难,不怕困难!

  活动反思:

  学唱歌曲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但一节课准确的记住歌词,对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正因为这样,让幼儿在新学歌曲的环节,幼儿反而显得不感兴趣,却在复习歌曲时到是兴趣昂然。针对这一点,我在教学的过程中,也经常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目的是希望能改掉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在教唱歌曲《不认输的`小火车》。首先,我请幼儿阅读幼儿用书,请幼儿自由发挥,说说在书上看到了什么?小火车遇到了什么困难?小朋友们各抒己见。待到这时。我把歌词以故事的形式讲给幼儿听。然后,请幼儿说说这是一辆怎样的小火车?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

  正因为有课前的铺垫,当我告诉小朋友们。《不认输的小火车》的小火车还有一首歌。幼儿学习的兴趣马上被调动起来。于是,根据歌曲教唱的方法,幼儿轻松的记住了歌词。而且整个活动中幼儿积极性高,课堂效果也很好。

  我觉得,在教唱歌曲前,教师有意识的渗透歌曲的知识,待到教学时,似曾相识的知识更能激发孩子学习的欲望。正所谓“跳一跳摘到果子”。适当给幼儿相关的学习信息,幼儿的学习欲望会更高。

大班教案 篇4

  材料准备

  1、非洲人舞蹈视频

  2、游戏伴奏音乐:《热情的非洲》《狮子王》等

  3、少量化妆品

  游戏玩法建议

  l、朋友互动部分:当朋友主动热情地打招呼时,要学会用同样的方式回应朋友。

  2、游戏部分:能在大圈上跟节奏做邀请游戏。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感受非洲音乐热情、奔放、自由的特点,乐意随音乐节奏表现其特点。

  2、在老师的带动下,以“逐步推进”的方法,设计并掌握“邀请式音乐游戏”的基本规则和玩法,并在与同伴的反复游戏过程中完善游戏规则。

  3、从邀请式音乐游戏中,体验与他人交流的快乐,愿意主动大方地邀请他人参与游戏。

  【活动过程】

  1、律动导入《狮子王》

  2、引入主题

  (1)介绍非洲,激发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2)观看视频,初步感受非洲音乐与舞蹈的特点。

  3、观察、学习舞蹈的主要动作

  (1)教师动作示范,引导幼儿观察与模仿抬腿、耸肩、颤腿、点头等动作。

  (2)再次观看视频,并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动作要点,可随视频自由模仿。

  (3)教师再次进行动作示范,引导孩子加快速度及节奏练习。

  (4)幼儿随音乐分段练习舞蹈动作。

  4、师生互动游戏

  (1)引导幼儿讨论非洲人特别的`与人招呼的方式。

  游戏:“打招呼”。重点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声音,不用的动作与同伴“打招呼”。

  (2)师生随音乐舞蹈第一遍,幼儿在音乐里感受游戏规则。

  师生共舞第二遍,教师观察并及时发现问题,和幼儿讨论解决。

  (3)出示化妆品,调动幼儿装扮自己继续游戏的激情。

  幼儿对着镜子自主化妆。

  化妆舞会。师生随音乐即兴互动表演与游戏。

  大班黄梅戏表演唱:新猴子学样

大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随着社会生活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现代生活给幼儿带来的潜在危险日益突出,像火灾、溺水、拐骗、突发事件等一系列危险时刻威胁着年幼的儿童,而中班幼儿还处在未成年期,缺乏生活经验和自我保护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发生意外伤害。为了让幼儿适应社会,学会更好地保护自己,知道一些急用的电话号码,在自己遇到紧急问题时会正确使用这些电话号码,特设计些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会处理一些突发事件,知道几个常用的报急电话,并学会拨打报急电话。

  2、教育幼儿不玩火,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重点]学会保护自己,知道几个常用的报急电话。

  [活动难点]会正确拨打报急电话。

  [活动准备]幻灯机、幻灯片;电话一部;图画 3 幅。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观看第一张幻灯,引起幼儿的兴趣。

  1、一天,小明独自在家,忽然有人来敲门,透过窗子,他看到一个陌生人,小明没开门,这时,陌生人开始撬小明家的门。

  教师提问:“这个时候,小明该怎么办呢?”

  2、幼儿讨论后请个别幼儿回答。

  3、教师说:“下面我们来看小明是怎么做的。”(拨打110)

  二、教幼儿学习打“110”。

  1、出示电话机,请个别幼儿上来拨打。

  2、教师示范讲解拨打报警电话:先拿起听筒,拨号码110,听到嘟嘟的几声长音,表示电话通了,对方接了电话以后,向对方讲清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警察叔叔接到电话后就会马上赶来把坏人抓住。

  三、幼儿观看第二张幻灯,引导幼儿学习拨打急救电话。

  1、小玲和奶奶在家正看着电视,奶奶突然昏倒在地上,小玲急得哭了起来。

  教师提问:“这个时候,小玲该怎么办?”(请小朋友动脑筋帮小玲想办法。)

  2、幼儿讨论后请个别幼儿回答。

  3、教师说:“我们来看小玲是怎么做的。”(打电话给爸爸)

  4、让小朋友想一想最快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打急救电话。

  5、教幼儿学打“120”。

  四、观看第三张幻灯,引导幼儿学习拨打火警电话。

  1、小强一个人在家时,玩起了火,不小心火烧到了床单上。

  教师提问:这个时候小强该怎么办?

  2、幼儿讨论后请个别幼儿回答。

  3、教师:我们来看看小强是怎么做的?(小强拿小杯子装了水去灭火)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他这样做对不对?他应该怎么做?(拨打119)

  4、教师小结:在拨打电话之前,首先要记住你所要拨打的电话号码,电话接通后,就可以和对方通话了,别忘了告诉消防队的叔叔什么地方着火了。

  五、游戏:“该打什么电话”

  1、出示第一幅图画,一个小朋友在玩火,一不小心,火把窗帘烧着了。

  师:这个时候,该拨打哪个电话号码?(请说对的小朋友来拨打电话进行模拟练习,学会如何向消防队叔叔报警)

  2、出示第二幅图画,有一个人骑车摔倒在地,这时他已经昏迷不醒了。

  师:该打什么电话呢?(请说对的小朋友来拨打电话进行模拟练习,学会如何向急救中心报警)

  3、出示第三幅图画,有一位小朋友在街上迷路了。

  师:该拨打哪个电话号码?(请个别小朋友来拨打电话进行模拟练习,学会如何向警察叔叔报警)

  六、教师引导幼儿小结: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发生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当我们遇到意外情况时,要动脑筋想办法来解决问题,避开危险,保护自已和家人。

  [活动延伸]

  在教室放置“神奇的电话”,让幼儿在游戏中练习拨打电话,巩固对“110、120、119”等特殊号码的认识。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认识维吾尔族,简单了解他们的服饰、生活环境和特产。

  2、初步感受到维吾尔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向他们的热情好客的特质学习。

  3、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要团结友爱。

  活动准备:

  课前幼儿向家长了解民族的含义以及自己所属的民族,幻灯片,葡萄干,舞蹈,手绘中国地图,雪山、草原和各种特产的卡片。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出:维吾尔族的大姐姐

  1、幻灯片展示维吾尔族姑娘图片,并提问:"图片里的大姐姐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引导幼儿发现大姐姐的衣服和帽子的特别之处,并向幼儿介绍这是来自新疆的维吾尔族大姐姐。

  2、告诉幼儿:今天,这位大姐姐要带我们看一看美丽的维吾尔族,但是大姐姐告诉我,小朋友们要使用一句咒语"维吾尔族真美丽"。小朋友们每次说完这句咒语,大姐姐就会给我们带来一张美丽的图片。

  二、通过图片展示维吾尔族的男女服饰,让幼儿来进行比较。

  第一张图片是维吾尔族的大哥哥和大姐姐,他们都穿着美丽的衣服,请幼儿来找一找,他们的衣服和我们的不同之处。并向幼儿介绍维吾尔族的服饰特点。

  三、通过图片展示维吾尔族的居住环境

  1、第二张图片是新疆的雪山和美丽的大草原。请幼儿起来说一说看到了什么。老师向幼儿介绍,维吾尔族的大姐姐就住在这美丽的大草原和雪山旁边。

  2、第三张图片是新疆的民居。教师告诉幼儿,今天大姐姐要请我们到她的家里做客,我们来看一看大姐姐家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请幼儿回答看到的房子和我们住的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发现房子的屋顶是平的,并且告诉幼儿平房顶的原因是为了储存雨水,防风沙。

  3、第四张图片是维吾尔族人围着火炉吃西瓜。先提问:夏天,我们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带幼儿看一看维吾尔族的叔叔阿姨是怎么吃西瓜的。引导幼儿发现维吾尔族的人穿着冬衣围在火炉前吃我们夏季才吃的西瓜。向幼儿介绍幼儿,新疆由于气候原因,早晨和中午的温差非常大。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

  四、通过音乐和维吾尔族的特产,引导幼儿感受到维吾`尔族叔叔阿姨的热情好客。

  1、播放一段音乐,告诉幼儿这是维吾尔族的叔叔阿姨为了欢迎我们的小朋友去做客特别演奏的。问一问幼儿听完音乐有什么感觉?引导他们说出高兴,快乐等。

  2、请幼儿品尝维吾尔族叔叔阿姨给我们准备的葡萄干。另外再介绍几个特产,并且告诉幼儿下次大姐姐还要请小朋友们吃其他的好东西。问一问幼儿感觉维吾尔族的叔叔阿姨和大姐姐对我们怎么样?在此向幼儿强调热情好客这个词。

  3、最后再次强调:维吾尔族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们都非常热情好客,我们小朋友要像他们学习,也要好好招待我们的.小客人。

  五、通过舞蹈,加深幼儿对维吾尔族的印象。

  请出维吾尔族的大姐姐,请大姐姐来向幼儿介绍新疆舞蹈,并且教幼儿几个简单的动作。

  六、通过手绘地图的展示,让幼儿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们要团结友爱。

  1、出示中国地图,先请小朋友们来看一看地图像什么。最后告诉幼儿中国的地图像一只大公鸡,我们就住在大公鸡的鸡胸脯上。

  2、请小朋友找出大姐姐住在大公鸡的哪里。进行总结,大姐姐就住在大公鸡的鸡尾巴上,离我们小朋友很远呢,请幼儿自己来说一说和贴一贴雪山、草原及特产的图片,加深印象。

  3、介绍图上有很多大哥哥和大姐姐和我们小朋友都不是一个民族的。举几个例子,最后告诉幼儿这些大哥哥大姐姐虽然和我们小朋友不是一个民族的,但都是祖国妈妈的好宝宝,我们要团结友爱。

  七、通过给其他民族的小朋友制作礼物,表达友爱之情,并且加深对维吾尔族的印象。

  今天我们小朋友认识了美丽的维吾尔族,还知道了祖国妈妈还有很多好宝宝,所以请小朋友们制作一份礼物送给其他民族的小朋友来介绍维吾尔族。请小朋友们自由创作。(提醒他们可以用橡皮泥做一做哈密瓜、葡萄、烤羊。也可以画一画大哥哥大姐姐漂亮的衣服)

  活动延伸:

  1、了解其它民族的服饰、生活环境及特产。

  2、进行手工活动,自制少数民族服装并进行小小服装秀。

  活动评价:

  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多给幼儿一些主动性,从本次活动的实施来看,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幼儿的主动性不够。

  对活动进行修改之后,特别之处在:

  1、目标的第一条,认识服饰这一目标得到体现,我加入了一张维吾尔族男女服饰的图片。

  2、在进行总结的时候,请幼儿来帮助我贴一些图片不仅增加他们的参与度,而且可以加深他们的印象。

  3、最后,通过制作给其他民族小朋友的小礼物,一方面加深幼儿对维吾尔族的印象,提高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赠送礼物也是在间接地表达对其他小朋友的友爱。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的前身是建构式课程中的《鼓儿变变变》,音乐选编自民间舞曲《蕲族舞》,乐曲节奏清晰,结构工整,形象鲜明,有利于幼儿感受旋律的节奏。活动中的层次呈递进性,从“身体鼓”到“朋友鼓”,再到“架子鼓”。但第一次的试上结果让我非常纠结,对之失去了信心:音乐活动失去了快乐的感觉,孩子不快乐。是活动内容不适合,还是我的教学策略有问题?静下心来反思,属后者。没有给孩子往上攀的支架,须在以下两方面作调整:

  1.经验的拓展。孩子们对鼓的接触机会不是很多,甚至零接触。应该各种鼓(或者鼓的图片)、鼓表演让孩子们欣赏,让孩子们去尝试打鼓,亲身体验打鼓的那种情绪、那份快乐。

  2.图谱的。因为音乐没有跳跃、舒缓不同的节奏,所以孩子们根本分不清哪儿是“身体鼓”,哪儿是“朋友鼓”,对音乐的立体感感受不强,导致老师教得累,孩子学得累,失去了音乐活动该有的氛围。图谱的,帮助孩子了解乐曲的结构、乐句等,在做相应动作的时候有个。

  附:《会变的鼓儿》第二次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⒈根据乐曲的结构做摆造型、敲鼓等动作。

  ⒉体验与同伴合作造型、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⒈关于鼓的知识经验:部分鼓的认识、欣赏打鼓表演或自己有打鼓经验。

  ⒉节选民间舞曲《蕲族舞》。

  ⒊图谱一份:

  活动过程:

  ⒈我的身体变小鼓。

  ⑴引导幼儿将自己的身体部位变小鼓。

  师:谁来为客人老师介绍一下你认识的鼓?它有什么特点?

  师:今天我们来玩敲鼓的游戏,我们身体的哪些部位可以当小鼓呢?

  ⑵引导幼儿感受A段乐曲,并随音乐敲击身体的某一个部位。

  师:我带来了一段音乐,请仔细听一听。

  师:感受如何?鼓的表演经常在迎春晚会、过节等时间进行,象征着欢腾喜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让我们跟着音乐在小鼓上快乐地打一打吧。(出示第一条图谱,跟着图谱打节奏)

  ⒉我的小手变小鼓。

  ⑴出示第二条图谱,比较不同,引导幼儿用手掌夸张地摆高低鼓的造型。(引导幼儿手掌向前、向上或侧向,平整)

  ⑵教师哼唱B段,引导幼儿将乐句与图谱匹配。

  师:鼓的造型变了几次?每次发出几下鼓声?

  ⑶教师哼唱,幼儿尝试造型。

  师(以采访形式):请问你为什么快的完成了三个造型,在哪个地方应该想好下一个动作?

  ⑷随B段音乐教师造型,个别幼儿敲鼓。

  师:我来试试你的方法好用不好用,谁来负责敲鼓?

  ⑸随B段音乐个别幼儿摆造型、敲鼓。

  师:他们合作得则样?好在哪里?哪里可以做得更好?

  ⑹幼儿随B段音乐做鼓的造型动作,教师敲鼓(引出结尾音乐,并出示相应的'图谱)。

  ⑺比较造型的不同位置,并跟着老师的哼唱尝试。

  ⑻引导幼儿随B段音乐完整造型、敲击。

  ⒊我的朋友变小鼓。

  ⑴引导幼儿两两变成“朋友鼓”,尝试随B段音乐造型、敲击。

  师:你知道你的鼓是谁吗?鼓手应该在哪个地方马上站到你的鼓的面前准备?为了保持我们鼓表演的一致性,每次鼓造型后击鼓几次?让我们来试试。

  ⑵引导幼儿随A、B段音乐表演“朋友鼓”。

  ⒋我们是套架子鼓。

  ⑴引导幼儿几人合作变成“架子鼓”。

  师:你们见过架子鼓吗?有很多鼓面,有高有低,我们怎么来造型呢?

  ⑵邀请一组幼儿尝试摆架子鼓造型(4秒时间完成造型),寻找造型时存在的问题。

  ⑶教师哼谱,4组幼儿尝试摆架子鼓造型。(引出“会变的鼓”名字)

  ⑷幼儿尝试“身体鼓”、“朋友鼓”、“架子鼓”的完整表演。

  ⑸撤走图谱的完整表演。

  ⑹2遍或3遍的连续表演。(解决架子鼓打完后立刻回座位准备身体鼓)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年年都吃月饼,但不知道为什么要吃月饼以及吃月饼的意义。这一活动就是为了让幼儿了解这些,同时通过说唱的形式,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了解中秋节这一团圆节日要给远在外地的亲人打电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仔细观察图片,理解作品要表达的情感。

  2、让幼儿知道中秋节是我国民间团圆的`节日,了解中秋节的习俗。

  3、让幼儿回忆并流利地表达自己对节日的感受。

  4、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流利地表达自己对节日的感受,理解中秋节的意义。

  活动准备

  1、一盒月饼

  2、录音机。

  3、教学挂图《中秋节真快乐》。

  活动过程

  1、录音播放有关中秋节的儿歌。

  咚镪,咚镪,咚咚镪,

  八月十五中秋节,

  吃着月饼来赏月,

  家家户户庆团圆……

  2、教师提问:小朋友,你们刚才听了儿歌,从儿歌里知道中秋节要吃什么,干什么吗?

  幼儿:吃月饼,晚上看月亮。

  师:孩子们回答得真捧,其实中秋节不光要吃月饼和看月亮,还是全家团圆的日子,出外办事和远离家乡的,有条件的都要赶回家与家人团聚。

  3、教师出示一盒月饼,让幼儿看看并尝尝月饼。

  4、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观察、讲述。

  师提问:小朋友们看一看,图上你们看到了什么?

  幼儿:天上有一个圆圆的月亮,有人坐在院子里看月亮,还有小朋友在吃月饼,他们真开心!

  5、拓展幼儿的思维,让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

  ①教师提问:过中秋节,小朋友们都干些什么呢?

  幼儿:吃月饼,看月亮……

  ②那孩子们你们对远在远方的亲人又是怎么做的呢?

  幼儿:我给远在广东的爸爸、妈妈打电话……我还给奶奶月饼吃……

  6、师:中秋节快到了,小朋友们要给家里、身边的亲人说“中秋节快乐”,还要打电话给远在远方的亲人说。

  7、让幼儿模仿给亲人打电话。

  8、总结

  今天,我们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要吃月饼、赏月亮、家人要团圆,除此之外,小朋友们要关心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本班幼儿的积极性还是很好。尤其是尝月饼和给亲人打电话时积极性很高。通过这次活动幼儿了解了中秋节这一团圆节日的意义,也知道了这一天要吃月饼。但本班幼儿年龄偏小,因此在活动中幼儿对教师的提问回答得不是很好。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寻找,感受风的存在。

  2、运用图象表征的方法表现风。

  活动重点:

  通过观察寻找,感受风的存在

  活动难点:

  运用图象表征的方法表现风

  活动准备:

  纸和笔、墙面环境创设、做风的体育游戏

  设计思路:

  “亲近大自然,有观察、探索周围事物与现象变化与发展的兴趣,初步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大班孩子应当具备的基本经验,风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通过预设这样的活动引起幼儿对风的关注,使幼儿初步了解风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在前期准备中通过放风筝、做风筝,使幼儿体验到了活动的'快乐,感受了风能使风筝飞起来,从而引起了幼儿对风的兴趣,其次是通过环境的创设引起幼儿对风的进一步关注,在幼儿的实际生活中幼儿对风有一定的经验,因此,本次活动是从幼儿的兴趣和本班幼儿的生活实际经验出发的。

  活动以比较开放的组织形式进行,在活动中给孩子留有生成和发展的空间,首先是通过诗歌引发幼儿对风探究的兴趣,并相互交流分享自己对有关风的生活经验并使幼儿知道风虽然抓不到,但能通过其他事物的变化感受到风的存在;其次,让幼儿在真实的场景中去观察、寻找和探索风,并通过运用自己的记录方式记录表现风,并通过同伴间的交流互动,进一步感受风的存在,然后将幼儿的记录在墙面上进行展示,在日常活动中可让幼儿继续交流,最后,教师通过设疑,引发幼儿的进一步思考,从而推动主题的发展,为下一次活动作准备。

  活动设计:

  一、兴趣导入:

  1、欣赏诗歌《风》后问:你见过风吗?你能抓到风吗?诗歌里的小朋友是怎样发现风的?你是怎么知道有风的?

  2、师小结:风虽然抓不到,但我们可以用眼睛、用身体、用耳朵去找到风

  二、寻找风并记录

  1、风一直和我们生活在一起,今天老师请小朋友用你的眼睛、身体或耳朵去找一找风在哪里,找到了把它画下来,那么你怎样画风呢?

  3、幼儿自主观察、寻找并记录,师观察引导

  4、相互交流:你找到的风在哪里?

  5、个别交流:并将幼儿的记录在墙面上展示

  三、延伸活动:

  今天我们用眼睛、身体和耳朵找到了风,请小朋友想一想风是不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呢?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精品大班健康教案健康的大班教案11-17

大班教案04-01

大班的教案04-12

大班美术教案08-26

《斗鸡》大班教案10-11

大班绳子教案03-19

大班防火教案03-26

德育教案大班03-26

大班唱歌教案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