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优选10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科学教案 篇1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水的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冰是水的一种存在形式,初步了解冰与水之间的变化关系。在三年级上册中,学生已经知道冰是由水变化而来的,通过这节课学习,要让学生对温度有一个更深的认识,明白温度的变化是与热量有关的,还可以为后续集中探讨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的关系奠定基础。
在教学目标分析里面,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我分别从科学概念、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目标来看:
在科学概念里面,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在过程与方法里面,通过观察、记录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及其变化,了解冰的特点,并比较冰和水的相同与不同。第二呢,要培养学生他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我们通过科学实验,培养学生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感受、体验物质状态的变化,同时激发学生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水结成冰的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教学难点是:理解水为什么能结成冰。
根据这样一些,我们本节课倡导的是以问题为中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自主探究模式(教法),也就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比如说,我们在上学期已经知道了水的特点,那么能否根据水的特点来推测冰的特点呢?这个时候让学生为主体,他们进行思考,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究,接着学生与学生交流,学生与教师交流,然后通过实验观察来证明,我们的这个猜测是否正确呢?接着我们通过多媒体等这些相互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本节课主要采用的是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学法),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学会用理论来指导水结冰的知识的学习,同时知道,对同类物质进行比较,这里主要是对冰和水的各自特点的比较,来加深他们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程序是本节课的重点,为了讲好教学程序,我分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导入新课;
第二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第三个环节是课堂小结;
第四个环节是随堂练习。
在导入新课里,我分三步,第一步知识回顾;第二步,引入视频;第三步我来设置问题。知识回顾是“你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水都有哪些特点吗?”学生对于这个问题都有自己的答案,通过交流我们很快就可以得到水的各种特点,接着我们会看一个水结冰的视频,通过这样一个视频给学生直观的感觉,水放进冰箱的冷冻室,变成了固态的冰,是因为温度下降了。接着我来设置问题,既然水结冰了是因为温度下降了,那么水下降到什么温度时,水开始结冰了呢?这个问题的设置,同样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急切的了解水结冰的温度。
第二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们前面讲到本节课的重难点是水结成冰的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以及理解水为什么能结成冰,所以我让学生从测量水结冰前,结冰时的温度来学习这节内容。首先我给每组学生准备了一个装有碎冰的烧杯,一袋食盐,一个盛有少量水并插有温度计的大试管,在这里呢,我对这个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良,本来这个温度计需要学生手拿的,但考虑到三年级学生好动的特点,我用一个带孔的橡胶塞把这个温度计固定住了,这样的话就可以很稳定地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固定在试管的水中央。接下来就开始做实验了,首先我们在这个装有碎冰的烧杯中插入这根大试管,用温度计观测试管中水温的变化,此时,同学们都很期待试管中的水能变成冰,但结果是让人失望的,这个时候,我会问学生,温度计的温度下降了,但是试管中的水却没有结成冰,说明,水的温度降的还不够低,谁有办法让这温度变得更低呢?接下来,学生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到底应该怎么做?预设1,学生知道方法,加盐;预设2,不知道,由我直接告诉学生,我们可以在碎冰中加入食盐,来加快冰的融化,就可以制造更低的`温度。
学生重新开始实验,在碎冰中加入较多的食盐,观察水开始结冰前以及结冰时的温度变化,使学生通过实验,发现水结冰时的温度始终保持在0℃,在这里,使学生纠正这样一个错误认识,我们学生一直认为水结冰时的温度在0℃以下,和环境温度的变化相混淆。
实验中用到了食盐来加快冰块的融化制造更低的温度,根据新课程当中,要求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我们会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用于到我们的实际生活当中,比如,我们可以在下雪的马路上撒点盐,来加快雪的融化,让他们感受到科学学习的价值。
第三个环节,课堂小结。这里我会启发学生思考,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我学到了哪些科学知识,我学到了哪些学习方法,我还有什么地方不懂,以及对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有怎样的一种建议,通过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让学生在一个和谐的氛围当中来学习科学知识。
第四个环节是随堂练习。这里我会出一些与本节知识相关的习题,通过让学生在课堂直接完成,使得他们加深对水结冰本节课的理解。
科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经历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假设的过程;经历利用测量、实验等方式寻找证据验证推测的过程。
2、认识几种常见的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认识各种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在外部形态上是不同的,都有其独特的传播方式;认识种子和果实的结构与种子传播方式之间的联系;激发探究植物种子和果实的兴趣。
3、在观察活动中,获得关于植物的多样性、植物与动物、植物与人类等知识的直接认识。
教学重点:观察种子传播的方式。 教学难点:测量栗子跳动与滚动的距离。
教学准备:
1、选择一些常见的植物果实和种子:油菜、栗子、蒲公英、苍耳等。
2、在校园里寻找一块适于测量栗子跳动与滚动的草地或泥地,落差也尽量选择与栗子树接近。(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植物进行代替栗子树。)
3、蒲公英飞行距离的测量记录纸(表格由学生自己设计)。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一株油菜大约能产生多少粒种子?
2、模拟实验:用纸剪一棵植物的模型,顶端放上油菜种子,下铺一块厚的绒布,让种子散落在附近。
二、探究过程
1、观察油菜散播种子的方式 讨论:种子成熟后,都掉落在植物近旁,会产生怎样的'情况? 观察油菜的果实。 请你推测一下:你觉得油菜的种子是怎样散播到远处的? 你有什么方法来验证你的推测? 汇报验证推测的方法。
2、测量栗子跳动与滚动的距离 观察栗子树的图片,认识栗子的果实。 栗子成熟了,从高高的树上掉落下来,你估计会掉到什么地方? 你能想出一个在我们课堂上进行验证的方法吗? 到校园里分组进行测量。 测量提示:负责抛落栗子的同学不能将栗子往下扔,而让栗子自由垂直落下。测量的起点应该是栗子的垂直落点。 汇报测量结果:跳得最远的是多少距离?在测量过程中你还有什么 新的发现?怎样的栗子跳、滚得最远? 得出结论。
3、观察随风飞行的蒲公英种子 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蒲公英的种子:你有什么发现? 推测一下蒲公英是怎么散播种子的? 设计实验验证你的推测。 分组设计记录表,测量蒲公英的飞行距离。 汇报测量结果,得出结论。
4、收集有关植物散播种子的资料 你还知道哪些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 你是怎么知道的?
三、总结。
四、布置作业 收集有关植物散播种子的资料,分类整理成册。
板书设计:
2.5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1、观察油菜散播种子的方式
2、测量栗子跳动与滚动的距离
3、观察随风飞行的蒲公英种子
4、收集有关植物散播种子的资料
科学教案 篇3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探究作为学习方式,它是一种教与学的策略。很多教师在课堂上都很重视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活动,获得发展。但是,怎样的探究活动才是有价值的,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深思。
有一节三年级的科学课,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液体的'相同和不同。讲台两侧摆满了各种实验材料。有
食用油、水、牛奶、蜂蜜、蜡光纸、小烧杯、玻璃片、木板、塑料小天平等。学生开始试验之前,老师提出的问题是:食用油、水、牛奶、蜂蜜有什么不同?学生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说出了很多看法,比如:颜色、透明度、味道、稀稠程度、喝下去的感觉、用途等等。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接下来,就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学生一下子蜂拥到讲台上领取材料,想领什么材料就领什么材料。学生顿时忙开了,课堂上很热闹。听课的老师问一个同学,你们在研究什么呀?学生摇摇头……
这节课,教师准备的大量工具和材料,是想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各种液体更多的不同,体会到探究的乐趣。由于教师没有让学生确定自己要探究的课题,致使学生盲目地忙乱了一节课,无论是在科学概念方面,还是在科学态度、方法和探究方面,得到的东西很有限。
对于小学生来说,探究绝不等于不要教师的指导,不是完全放手给学生,有人认为探究就是让学生独立研究,只要老师指导了,就不是探究。那种“学生想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学生想怎样研究就怎样研究”的做法实际上是不符合小学生学习实际的。
新课程改革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学生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之后,该怎么办?这些问题是否都有研究的价值,是否都能当堂研究,学生是否具备研究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指导他们整理、筛选,然后确定研究的问题,要让学生明确自己在研究什么,并紧紧围绕这个问题收集信息。
一个完美的科学探究活动,应该是“学生自己发现可研究的对象,提出问题,进行假设,拟定实验计划,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并进行汇报、交流”。每位科学课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完成这样的科学探究活动。但是,真正做到这一步,需要一个能力形成的过程,如果只有探究的激情,而缺乏探究的方法,漫无目的地去操作,那么,只能说是科学课教师失去了应有的指导作用,是“有量无质”的探究活动。
作为科学课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放慢“探究的脚步”。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根据学生探究能力的水平,设计由扶到放的一系列活动。不仅要引领学生经历探究,更要注重探究活动的效果,让学生从中在各个方面得到最大的发展。当然,在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仍然需要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参与,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之内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这才是我们在科学教育中所追求的“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科学知识”三维教学目标的系统达成。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获取天气预报的各种办法和途径。
2.感受天气预报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天气与生活
2.教具:电视(准备一段天气预报的播报语言)。
3.课件:天气卡片
趣味练习
幼儿园课件
活动过程
一、播报天气预报,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播报
各位观众,大家好,现在播报天气预报,
2.幼儿播报
谁想当天气预报的播音员来给大家播报天气预报。
请幼儿尝试播报。
二、了解天气预报的途径
1.你们是从哪里知道天气预报的?
(让幼儿互相讲述,怎样知道天气预报的。)
2.课件演示
教师:原来我们可以从很多地方知道天气预报呢。
观看电视里的天气预报;
手机短信提示天气预报;
收音机里播报天气预报;
网络获知天气;
人们互相告知天气等。
三、感知天气预报与生活密切相关。
1.人们为什么要获取天气预报的消息呢?
知道天气预报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呢?
2.课件演示
使幼儿充分感知天气预报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1)课件1:蔬菜大棚
这位叔叔为什么这么关心天气预报?
(2)课件2:司机
司机叔叔为什么关系天气预报?
(3)课件3:游客
游客为什么也关心天气预报呢?
3.小结: 天气预报百姓生活离不了, 我们可以听天气预报出门 旅游;
听天气预报增减衣服;农民伯伯也要听天气预报栽种庄稼、蔬菜等;
不知不觉间,我们每天收看收听的天气预报变出了新模样。
四、制作天气卡片
1.出示天气卡片
让幼儿观察天气卡片,分别说出天气情况,感知天气与生活的关系。
2.请小朋友制作天气卡片,也来关心天气,学习保护自己的生活常识。
布料吸水大比拼(科学)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实验知道各种质地不一样的布料吸水性是不同的,而相同的布料在不同的液体中吸水性也是不同的。
2、通过动手操作让幼儿体验到自由探索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
3、增强幼儿与同伴间的合作意识。
活动材料:
棉布、丝绸、羊毛、人造丝、聚脂面料各剪成宽10厘米,长25厘米的长条若干,长木棒若干,水盆若干,记录卡与幼儿人数相同,各种液体:清水、热水、肥皂水、醋。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起兴趣。
看录像内容:“夏天快要到了,小红家里有好几块面料,她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她选一块布料做一件夏天的裙子,她希望这件裙子既漂亮又要舒适凉快,你们说选哪一块呢?”
二、认识面料,并做预测。
出示各种面料,幼儿通过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并知道它们的名称。
出示幼儿记录卡,让自由自由讨论,做出预测,在你认为合适的布料下预测栏上画“√”,并说出理由。
科学教案 篇5
大班科学探索活动:神奇的纸圈
【活动目标】
1、探索用纸条制作成麦比乌斯圈。通过比较发现麦比乌斯圈只有一个面。
2、通过操作活动探索麦比乌斯圈等分不同的次数后会产生不同的现象。
3、大胆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操作方式和发现。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4、通过猜测验证记录的方式,培养幼儿对科学求真求实的态度。
【活动准备】
1、长纸条。
2、麦比乌斯圈若干个,分别有一条线、二条线、三条线。
3、剪刀人手一把。
4、彩笔。
【活动过程】
一、师生互动,共同制作纸圈。
1、出示纸条:这是什么?(纸条)
2、变一变,看它变成了什么?(纸圈)
3、你会做吗?请小朋友来做一个这样的纸圈。
4、教师出示麦比乌斯圈,师:我这里还有一个圈,看一看,这个圈和刚才的圈有什么不同?
5、你会做这个圈吗?
6、你可以先研究一下,它是怎么做成的。
7、你会做了吗?请你来做一个这样的圈。
8、你做好了吗?你是怎么做的?请你给小朋友示范一下。
教师小结:把纸条的一端扭一下和另一端粘合在一起,就做成了一个这样的圈。咱们做的这个圈啊,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呢,叫做麦比乌斯圈。是德国科学家麦比乌斯在1858年发现的。人们为了纪念他就给这个圈取名为麦比乌斯圈。麦比乌斯圈还有许多的秘密呢。现在,我们一起去找找看好吗?
二、比较:普通的圈和麦比乌斯圈,了解麦比乌斯圈只有一个面。
1、讲解做法:现在,小朋友都有了两个圈。请你用彩笔找一个点,然后轻轻的拖动你的纸圈,在纸圈的内侧画线。最后要让你画的线连接起来。(教师示范)
2、操作:幼儿画线。
3、幼儿表述:你的线画好了吗?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4、教师小结:普通圈的线只画了一个面就连了起来,但是麦比乌斯圈的线特别长,画过了黄颜色的一侧又到了蓝颜色的一侧,最终又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
5、麦比乌斯圈就是这么神奇,老师这里还有一列麦比乌斯火车呢,我请两个小朋友坐坐看。呜呜,我们的火车出发了,看,小朋友们正在蓝色的车厢里,我们的小朋友又来到了红色的车厢里。宝贝们,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6、幼儿思考回答:麦比乌斯圈把两个面连在了一起。
7、教师小结:孩子们说的太对了。普通的圈都有两个面,麦比乌斯圈呢是把这两个面连在了一起,变成了一个面。
三、探索:沿着麦比乌斯圈的二等分线剪开和三等分线剪开会有神奇的结果。
(一)1、小朋友可真厉害,一下子就发现了麦比乌斯圈的秘密。老师还要再考考你。(普通纸圈)我这里有一个普通的纸圈,我们来猜测一下,如果沿着纸圈上的线剪开会怎么样?(记录)
2、老师来剪一剪看一看。剪得时候,要先对折剪一个小口,然后再沿着线慢慢的慢慢的把它剪开。
3、瞧,它变成什么了?
(二)1、老师这里还给你准备了什么?瞧,是画有一条线的麦比乌斯圈。如果沿着这条线剪开会怎么样呢?
2、幼儿猜测,教师记录。
3、我们来剪一剪好不好?请小朋友拿出剪刀,我们来做一做试一试。
4、你的麦比乌斯圈变成什么样子了?请幼儿讲述。看一下,现在的麦比乌斯圈有几个接口?
5、它的结果跟你猜的一样吗?
6、教师小结:一个麦比乌斯圈沿着中间的线剪开就会变成一个更大的而且有了两个接口的麦比乌斯圈。
(三)1、教师出示画有两条线的麦比乌斯圈。
师:这个麦比乌斯圈上有两条线,那如果我们把这两条线都剪开,会变成什么样呢?
2、幼儿猜测教师记录。
3、究竟是谁猜的`正确呢?我们怎么样才能知道?请小朋友按照我们刚才的方法,把画有两条线的麦比乌斯圈剪开。
4、你的麦比乌斯圈变成什么样子了?幼儿讲述
5、跟你猜测的一样吗?有许多的东西我们的猜测其实不一定正确,只有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才能确认。我们的科学家呢就是这么做的。今天我们的小朋友也做了一回小科学家。发现了麦比乌斯圈的很多秘密,知道画有一条线的麦比乌斯圈剪开后会变成一个更大的麦比乌斯圈。画有两条线的麦比乌斯圈剪开后变成了一个大一个小两个套在一起的麦比乌斯圈。
四、拓展延伸:了解麦比乌斯圈在生活中的应用。
1、小科学家们,你知道吗?麦比乌斯圈不但好玩,还很有用呢。科学家们利用麦比乌斯圈的原理发明了(出示立交桥的图片)立交桥,有了立交桥呢,我们的车辆就不会那么拥挤堵塞了,麦比乌斯圈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出示过山车图片)这个是过山车,玩过山车的时候你无论转多少个圈最终都会回到起点上,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乐趣。机器上的一种传输带,利用麦比乌斯圈只有一个面的原理增加了摩擦的面。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最大程度的节约。还有我们的磁带,要听完一面换另一面,日本的科学家呢利用麦比乌斯圈的原理发明了可以不用换就能听完两面。给我们带来了方便。当然,利用麦比乌斯圈的原理还能发明更多的东西,希望你们成大了做个大科学家发现人们不知道的更多的秘密。
2、瞧,老师这里还为小朋友准备了画有三条线和四条线的麦比乌斯圈呢。你知道沿着他们剪开会变成什么样吗?
五、游戏:麦比乌斯圈火车。让我们坐上我们的麦比乌斯圈火车到教室里一起剪剪看,记住要把你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
请第一组小朋友上火车。呜呜,小朋友已经从蓝色的车厢开到了红色的车厢。到站了。请第二组小朋友上火车。呜呜,让我们跟老师们再见。
科学教案 篇6
阶段一、蚂蚁在什么地方
目标:
认识蚂蚁生活的环境
过程:
1、猜想讨论:蚂蚁会生活在什么地方?引导幼儿做猜想记录。,
2、室外寻找蚂蚁洞,引导幼儿记录在记录纸上。
3、讨论“蚂蚁喜欢在哪些地方跑来跑去,它们在干什么展示自己的寻找结果,一起总结蚂蚁生活的地方,蚂蚁的活动、工作。
阶段二、猜想蚂蚁吃什么
目标:
能用自身的经验进行猜想,大胆提出蚂蚁吃什么的设想。
准备:
猜想记录表,验证记录表各一张。;
1、讨论:人们都喜欢吃什么,你喜欢吃什么?
2、猜想:蚂蚁喜欢吃什么,你为什么这么认为?把幼儿的`猜想记录在大记录表上。
3、提问:你怎么知道它吃或不吃这些东西呢?与幼儿讨论验证的办法,总结幼儿方法。记录下自己的所要验证的方法,鼓励幼儿积极去收集材料。
4、阶段三、蚂蚁吃什么
目标:
了解蚂蚁的食性、知道蚂蚁的习惯。
准备:
收集的各种食物。如;盐、糖、饼干等
过程:
1将幼儿带来的饼干、糖、等食物分别撒在发现的蚂蚁洞旁。
2、观察哪里的蚂蚁多那里蚂蚁少?哪里没有蚂蚁。
5、记录蚂蚁喜欢吃的东西,在猜想图上为它们做行标记,不吃的画上生气的娃娃脸,爱吃的记录笑脸。
6、观蚂蚁
目标:认识蚂蚁的生活环境、外形特征、和习惯。了解蚂蚁传递信息的独特方式、认识蚂蚁的食性、理解害虫、益虫、的区别,了解昆虫的种类和生活方式,懂得保护益虫,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科学教案 篇7
第一专题名为“科学之光”,我想编者们的意图是很明显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而朱得勇先生也从语文目标的角度提出了这一专题的教学重点:整理说明文知识(抓住对象特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的语言)。
恕笔者直言,一看到这样的重点,就感到朱先生的这个重点有点强人所难以偏概全(虽然这个专题的写作训练是说明文,我也不否认),因为这个专题中编者们所选的课文不能都归属于说明文一类啊。
很明显,第一专题,在“科学之光”的前提下,编者们是打破文体的界限来选文的。打破文体的界限归属一个专题,也许是江苏新教材的一个特点,或者说新思路,我以为。
不错,《南州六月荔枝丹》和《景泰蓝的制作》,是传统意义上的说明文,可以按照说明文的一般体式去讲,但《物种起源绪论》《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和《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其实都是札记或者学术论文,而《斑纹》,通体上说,又是散文。
因此,用“整理说明文的知识”这一句作为第一专题的教学重点的说法,显而易见,有失偏颇。
那么,第一专题的教学重点,即语文目标又该如何确定才比较妥当呢?
我个人以为,从人类认识世界的三个途径,即“哲学的认识、科学的'认识、艺术(形象)的认识”这三方面去解读第一专题,不但与新教材的新思路想吻合,而且也开辟了教学的新思路,扩大了教学的新视野。这样操作,真正做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力结合。
当然首先要做个链接工作,即:A、哲学的科学的认识=理性的认识≈议论和说明
B、艺术的认识=形象地认识≈记叙和描写(还含有抒情)
第一专题教学重点可以这样提示:
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
2.学会理性地表达。
科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和技术,或者说,作为一种生产力,它既是人类的一种认识活动,又是人类的一种实践活动。作为一种认识和实践活动,它有别于艺术哲学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它研究的是客观的物质世界的规律,必须建立在事实或者实验的基础之上,必须具有客观的逻辑性、清晰性和条理性,这种清晰的富有逻辑条理的科学知识体系和技术,如果要表达出来,就必须要用到我们常说的说明和议论这两种表达方式。学会用理性的表达方式,尤其是学会用说明的表达方式(把握说明的内容特点、顺序、方法等),去传达和反映人类在科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的情况,这是这一专题的重点。
难点提示:
1.认识科学是把“双刃剑”的问题;
2.另外,还要注意的是,有些文章,又不仅仅纯粹从说明和议论的角度去表达的,它们还融合了其它的表达方式。比如在《南州六月荔枝丹》、《斑纹》和《足下的文化和野草之美》中,有形象艺术的表达(记叙描写)也有哲理的阐述(阐述宇宙人生生命的奥义等),当然,有些篇什还蕴含感情,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文章表达上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总之,根据人类认识世界的三大途径去把握本专题,注意表达方式上分别以类,又注意到类的融合,我认为,这样操作,不仅角度新颖科学,而且居高临下,能笼罩第一专题的内容,避免了一些尴尬和生拉硬拽。
科学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胡适的文学常识及演讲的相关知识
2.学习用本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及摆事实的论证方法。
3.理解作者对爱迪生评价的内涵,培养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和热爱科学的品质。
【重点】
1.对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及摆事实的论证方法的理解。
2.学习爱迪生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
【难点】
通过较有深意的句子体味爱迪生的可贵品质.
走进新课
1、通过上一环节的交流感悟,同学们很有激情的`大声喊出“爱迪生”的名字。
2、看爱迪生的图片及他的几项发明图片,对爱迪生有进一步的了解。
3、本文选自《胡适文集·胡适演讲集》,是为纪念爱迪生这位“发明大王”而写的一篇演讲稿。爱迪生是美国发明家。幼年贫困,勤奋好学,一生得到专利的发明1100项,其中包括留声机、电报机、有声电影、电灯。其中为了寻找合适的电灯丝,他先后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
4、演讲辞是一种适用性比较强的文体,是为演讲准备的书面材料。通常包括开场白、正文、结尾三部分。常用的开场白有点明主题、交代背景、提出问题等。正文部分必须有重点、有层次、有中心句;结尾要简洁有力。演讲辞属于议论文范畴。
预习检测
1、本文作者 ,现代学者,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爱迪生是 国 家,他一生中得到专利权的发明有 件,请举出两个 。
2、按拼音写出汉字。地yìn( )子 gōng( ) 维péng shā( )
cù( )新 耳 lóng( ) 八 fān ( )
3、本文是一片演说辞,演讲,就是向听众宣传自己对某种事物或 的看法、主张以及自己持这种主张的 。多用 的表的方式,相当于一篇文,多用 ,有鼓动性。
4、谈谈对爱迪生的了解。
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在这篇演说辞中,作者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2、文章第1、2段对爱迪生进行了高度的赞誉,说他是 ;第3、4段用爱迪生终身做实验的事实来论证他具有为科学而现身的精神;然后列举大量的事例论证爱迪生的 精神;最后用爱迪生一生耳聋而不悲观的事实论证他 的人生态度。
3、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4、作者提及林肯,用意何在?
5、引用打油诗有什么作用?
6、作者为什么说“爱迪生是科学的圣人”?他如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
精品细读
1、从文中找出作者对爱迪生及其发明进行评价的语句,说说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
2、从爱迪生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像爱迪生的生命长河里,科学实验是主流,像他这样人,你知道的还有谁?能讲一讲他的故事吗?
课堂质疑
针对预习中和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还未解决的由学生提出,师生共同完成。
课堂小结
这一节你学到了哪些内容?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总结。
科学教案 篇9
一、活动目标:
1、了解绿树植树对环境和生活的作用。
2、知道3月12日是植树节,并在老师的帮助下种植花草。
二、活动重点:知道3月12日是植树节,并在老师的帮助下种植花草。
三、活动难点:了解绿树植树对环境和生活的作用。
四、活动准备:请幼儿收集有关树的资料或图片。
五、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1、老师:我们呼吸的是什么呀,对是空气,你们知道空气是从那里来的吗?对是从大树上散发出来的,所以大树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树木,春天的时候也要植树。有一个专门植树的日子,你们知道是那天吗?
老师小结:因为现在是春天,春天适合植树,所以大家把3月12日,指定为植树节。
2、欣赏儿歌《留住小鸟》。
大树不但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还是小动物的好朋友,用什么方法才能留住小动物呢?小猫和小狗用什么方法想留住小鸟?为什么没有留住小鸟?小兔子用什么样的`方法留住了小鸟?为什么留住了小鸟呢?小鸟为什么喜欢树呢?
(二)、老师分享和谈论有关植树节的资料。
1、老师给幼儿介绍有关植树节的来历、日期,并请幼儿讨论一同说一说有关树的作用。(丰富幼儿的知识,了解植树节的来历以及意义。)
2、 老师带领幼儿一起讨论有关于保护树木的方法。
(三)、老师让幼儿以植树为主题,分组绘画。
1、老师请一组幼儿讨论的保护树木的方法,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老师请另一组的幼儿进行设计有关植树节,植树造林的宣传画。
(四)、幼儿在老师的帮助下,了解种植花草的步骤。
1、老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种花的正确步骤是什么吗?
2、老师请幼儿思考后回答。
3、老师小结:我们种花的时候,我们要先把土放进花盘里,挖一个洞,然后再把种子撒下去,再用土盖起来,最后给种子浇点水就可以啦。然后每天都要给种子浇水,吸收阳光和水分,这样就可以促进种子的生长,让它可以更快的发芽等。
4、幼儿在老师的帮助下种植花草。也要养成爱护花草树木。
科学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 知道什么是风化作用及地表岩石不断破碎的原因。
2、 通过模拟实验验证岩石破碎的假设;从而推测出使岩石破碎的各种因素。
3、 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地表岩石的变化。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假设,设计并完成模拟实验,初步认识风化作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教学难点:
推测出使岩石破碎的各种因素。
教学准备:
酒精灯、试管夹、玻璃、一杯冷水和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观看视频资料,感受“幼年山脉”和“老年山脉”的特征。
二、探究新知
1、小组讨论后回答:
(1)幼年山脉和老年山脉在外形上有什么不同?
(2)想象“老年山脉”在形成初期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老年山脉”会变成现在的样子?
2、推测:山脉的变化受到哪些自然力量的作用?
3、交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自己的假设。
4、小组根据自己的假设,设计模拟实验研究一种自然力量对山脉的影响。
2、 汇报交流实验结果,认识风化作用。
三、拓展延伸
1、看图,认识蘑菇石。
2、推测蘑菇石形成的原因。
3、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推测并写出实验报告。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4-06
科学教案(经典)08-13
科学教案(精选)08-16
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精选]09-19
【精选】科学教案09-06
(精选)科学教案09-07
科学教案【经典】09-08
科学教案(精选)10-07
(精选)科学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