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11-05 12:43:13 教案 我要投稿

(优)小学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优)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材简析:

  在西雅图的土地上,回荡着印第安酋长西雅图的著名演说。文章以饱含深情的语言,向我们表达了印第安人对这片土地的留恋和眷顾,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的爱。

  知识目标:

  1、学写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圣洁、骏马、雄鹰、潺潺、回荡、滋润、善待、松脂、宝贵、滋养、婴儿、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能力目标:

  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情感目标:

  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教学重点:

  通过诵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语言;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获得对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园的深刻认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课前交流,导入新课。

  1、课前配乐欣赏西雅图的美丽风光图,从而引出“西雅图”这个城市。

  2、教师:西雅图是美国西北最大的海岸城市。原来,那里可是印第安人的领地。印第安人对土地有着深深的感情。大家想不想去了解?

  3、这节课,我们来学习27课《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4、齐读课题。

  5、理解“神圣”,带着神圣的感觉再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词语认读。

  圣洁 骏马 雄鹰 潺潺 回荡 滋润 善待

  松脂 宝贵 滋养 婴儿 眷恋 闪闪发光

  2、理解课文。

  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或体会?(热爱土地)

  三、精读课文“神圣”部分。

  (一)“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

  过渡语:印第安人深深地热爱着自己的土地!在这篇课文中,有一句话,最能体现他们与土地的关系,是哪句话?

  1、从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2、引导学生体会“出生的婴儿”与“母亲的怀抱”的关系,从而引导印第安人与土地的关系。

  3、理解“眷恋”的意思,体会感情,指导读出“深深地眷恋”之情。

  (二)“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青草、绿叶、花朵是我们的姐妹,麋鹿、骏马、雄鹰是我们的兄弟。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1、过渡语:正因为他们热爱大地,就像婴儿眷恋母亲的怀抱一样,所以他们才说:—————————————.

  2、引导学生结合实际体会“家园”、“兄弟”、“姐妹”说明了什么。

  (三)“每一处沙滩,每一片耕地,每一座山脉,每一条河流,每一根闪闪发光的松针,每一只嗡嗡鸣叫的昆虫,还有那浓密丛林中的薄雾,蓝天上的白云,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记忆和体验中,都是圣洁的。”

  过渡语:同学们,就是这样美好的家园,就是这样的兄弟姐妹。他们印第安人却永远就要与之分别了。大家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让我们一起看一段资料。(课件出示背景资料)

  1、同学们,离别之际,他们想再看看这片土地上的什么呢?请认真读读第二自然段。

  2、指名读一读,并说说他们留恋的是什么。

  3、对比阅读:文中连续用了好几个“每一”,什么意思?把他们去掉,好不好?自己对比着读读这两个句子。

  4、指名谈谈自己的理解。

  5、练习读出感情。

  6、教师引读:在印第安人的眼里,这片土地上的一切,都是难忘的。沙滩美不美?嗡嗡鸣叫的昆虫美吗?他们永远都看不到了。离别之际,他们心中有万分的不舍,让我们把这种感情融入到句子中,好好读一读。

  7、齐读。

  8、想象:在他们眼中,还有哪些事物是神圣的.?(课件出示填空练习。)

  四、精读“善待”部分。

  1、过渡语:西雅图向白人政府提出了什么要求呢?(善待河水、空气、动物)。请同学们默读课文4——8自然段,边读边想,西雅图要求他们善待什么呢?

  2、交流。

  3、这部分内容中,有一句话,作者反复三次说了一句话,大家把它找出来,好好读一读。

  “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4、引导学生体会:同学们平时也轻言放弃吗?在什么情况下才放弃?你放弃一件事时,是什么心情?

  5、引读,是呀!这是深深的无奈呀,指名读————————;这是万分的不舍呀,指名读————————;这是不放心的叮嘱呀,指名读————————。

  6、他们仅仅是要求善待这三种吗?还有什么?

  7、教师小结:他们希望善待地球上的一切!

  8、配乐朗读:让我们带着深深的无奈,带着万分的不舍,带着真诚的叮嘱,配上音乐,再去读读西雅图的话,齐读——————————。

  五、结尾部分。

  1、过渡语:作者在文章的最后,发出了怎样的呼吁呢?

  (一)“为了子孙后代,你们要献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来保护大地。”

  (二)“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2、理解第二句话的含义,并好好读读,体会感情。

  3、教师补充:他的呼吁,白人做到了。他们被西雅图对土地的热爱所感动,就把这座城市命名为“西雅图”。现在,这座城市四季如春,景色宜人。

  六、拓展、升华。

  1、过渡语:大地为人类提供了人类所需要的一切,我们真应该热爱这片热土。

  2、不少的作家、诗人,也写出了不少热爱土地的诗歌,下面我们共同欣赏艾青的一首诗。教师配乐朗诵《我爱这土地》。

  3、小练笔:同学们,此时此刻,相信同学们有许多的话要对我们脚下的土地说,请拿出你的笔,用上饱含深情的语言,来表达你对土地的热爱。

  4、交流,读一读。

  七、激情总结。

  1、同学们,西雅图说土地是神圣的,仅仅指的是他们脚下的土地吗?(不是)齐说:所有的土地都是神圣的!

  2、同学们,为了自己的幸福,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让我们用全部的力量和情感去保护大地吧!

  八、作业。

  读了这篇课文,我们很自然地想到了家乡的土地,身边的资源。它们是得到了保护,还是遭到了破坏?就这个问题,写一写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认识“帘、另”等14个生字,会正确书写“女、气”等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8自然段。

  3、结合图片,在语境中理解“商量商量、照顾、悄悄”等词语。

  4、感受珍珍照顾妈妈,关心家人的美好行为。

  【学习过程】

  一、诗歌导入,设疑激情

  1、朗读诗歌,设置悬念:

  师:小朋友,我们曾经读过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明天要远足》,还记得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小诗,齐读)

  师:诗中的小朋友为什么翻来覆去睡不着呢?

  师:对呀!如果明天要去郊游,你肯定也会像他一样睡不着觉,可是有个小朋友──珍珍(板书)却对妈妈说:“妈妈,我不想去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板书:?)学了课文《月亮的心愿》,你就明白了。(课件出示课题)

  2、教学课题中的生字:

  师:请大家看老师写课题,仔细看老师是怎么把“亮”字写漂亮的。

  (板书课题)

  师:谁来当当小老师,告诉大家要把“亮”字写漂亮应该注意什么?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新词

  1、自主识字:

  师:珍珍为什么不想去郊游呢?要想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得先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现在就请大家自己读课文,听清老师的要求:

  ⑴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⑵ 有困难的地方可请教他人(同学、老师)。

  ⑶ 请给每小节标上序号。

  2、交流检查生字、新词:

  ⑴ 生字:

  师:小朋友读得好认真,现在生字宝宝要来考考大家有没有把它们的名字记住。

  (老师用课件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认读,其间正音)

  ⑵ 新词:

  师:小朋友可真能干,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些生字宝宝。你们看词语宝宝也急着出来要和你们交朋友呢。自己试试看记住它们了吗?

  (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先让学生自由认读,再由学生当小老师带大家读)

  ⑶ 带轻声的词:

  师:课文中还有些特殊的词语,你能把它们读正确吗?

  (出示以下词语,抽读正音,齐读)

  点心、孩子们、太阳公公、商量商量、玩玩吧、窗户

  三、读、悟3~8小节,在词境中理解词语

  师:大家读得真好,现在请你再去读读课文,看看是不是比刚才读得更正确,更流利,同时,请你在课文中找一找,珍珍为什么对妈妈说她不想去郊游?

  (生回答)

  师:你从课文的.哪一小节知道的,读给大家听听好吗?

  (出示第二节)

  师:(出示插图2)谁能根据这幅图来说说珍珍是怎么照顾妈妈的?

  (板书:照顾)

  师:如果你的妈妈生病了,你会怎么照顾她呢?

  师:珍珍和大家一样也非常想去郊游,但是为了照顾生病的妈妈,她才这样说的,那你猜猜看,珍珍这样对妈妈说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生回答)

  师:多好的孩子呀,你能用一句话来夸夸她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重点词)

  师:大家说得真棒,你能把这几节课文读得那么棒吗?试试看!

  (朗读指导)

  师:这一切刚好被窗外的月亮看见了,她悄悄地离开了窗户,心里想:我去跟雷公公说说,明天还是下雨吧!

  师:谁能悄悄地告诉我,从这一小节中你知道月亮的心愿是什么?

  (让学生凑到老师耳边说出答案)

  师:把你想的悄悄地告诉你的同桌。

  师:谁能把这一小节美美地读给大家听?

  师:“明天还是下雨吧!”你从“还是”这个词中知道了什么?

  四、小结设疑

  师:月亮一开始的心愿是什么呢?最后月亮的心愿有没有实现呢?我们下一节课继续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五、学生自主指导书写

  师:今天我们班的每一个小朋友都能主动地学习,老师真为你们高兴,最后老师想和大家比一比,看谁能把这五个生字写得漂亮(出示:女、太、气、早、去),每个字描一个写一个,开始吧!

  (老师故意模仿学生的错误)

  师:先来看看我写得怎么样?好吗?(师故作自豪状)不好?(故作惊讶状)不好在哪里?(让学生对照范字指出老师写的不足)现在我纠正了,谢谢刚才几个小朋友的帮助,的确比刚才好看多了。现在请大家看看自己写的字,有没有和老师犯一样的毛病,如果有就赶紧和我一样把它纠正过来吧!没有的请在旁边再写一个。

  【板书】

  月亮的心愿

  珍珍 妈妈我不想去了?

  照顾 懂事 有孝心 爱妈妈

  (选自《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xx.2)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蜗牛的奖杯》是《国标本(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中的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善飞的蜗牛获得飞行比赛的冠军奖杯以后,自我陶醉,不思进取,结果翅膀退化,奖杯成了坚硬的外壳,只能在地上爬行。文中的第一幅插图形象地描绘了蜗牛“在天空自由地飞翔”和“在比赛中遥遥领先”的情景,与第二幅伏在地上爬行的两只蜗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本文的教学我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为追求,探究有效的教学策略,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促使学生在趣味中发现、研读、品味,真正让学生在自主的阅读实践中理解内容,感悟形象,品味课文的语言文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一、激趣导入引导发现

  1、猜谜导入:名字叫做牛,不会拉犁头。说它力气小,背着房子走。

  (师相机板书:蜗牛)

  2、谁能向大家介绍介绍蜗牛?(板贴:蜗牛爬行图)

  3、师设悬念:蜗牛原来可不是这样的,它是什么样儿的呢?读读这段话大家就知道了!(多媒体显示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4、学生交流(板贴:蜗牛飞行图)

  5、指导朗读一自然段。(突出“有力”“自由”)

  6、读到这儿,小朋友你们有什么想法呀?

  △蜗牛的`翅膀怎么变成了一个硬壳?

  △蜗牛怎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翅膀怎么没了,硬壳哪里来的?

  7、蜗牛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同学们都想知道,读了《蜗牛的奖杯》这个故事你们就会明白的。(相机板书:的奖杯)

  8、读题

  [设计意图]:

  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对于教材,应敢于进行大胆的处理,以一自然段的内容引发学生形成新旧认知矛盾的冲突,引领学生去发现,激发学生产生与文本对话的强烈欲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

  2、自读课文(要求,放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小组合作读(分小节读),相互评价。

  4、小组展示读,相机评点。如:生字新词的轻声、前后鼻音的读法。

  5、默读,想想刚才的问题,能不能读懂?

  6、交流(蜗牛在一次飞行比赛中,夺得了冠军奖杯,它成天把奖杯背在身上,生怕被别人夺了去,晚上睡都睡在奖杯里,天长日久,蜗牛就变成现在这样了)

  [设计意图]:

  在“我要读”这一动机的导引下,学生的初读是高效率的。同时,唯有在读准、读通、读懂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产生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深入的对话。

  三、精读课文读中见悟

  过渡:蜗牛的硬壳原来是奖杯变的呀!让我们一齐好好读读故事的二、三、四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来写的。

  (一)品读故事

  1、学习二自然段

  ①指读二自然段、齐读

  ②假如你就是这只蜗牛,手棒着冠军奖杯你会怎么想?(多媒体显示比赛场面。)

  △相机感悟“遥遥领先”“甩”“所有”“……”这些词、标点的内涵。

  △师渲染:蜗牛凭着自己有力的翅膀,显示出了非同一般的飞行本领,捧到了冠军奖杯。此刻,它有激动、有兴奋、有得意、有自豪。

  △相机指导感情朗读

  2、学习三自然段

  蜗牛是怎样对待这来之不易的奖杯的呢?

  ①自由朗读三自然段。

  ②交流,多媒体相机显示:

  从此,蜗牛得意洋洋。它成天把奖杯背在身上,惟恐别人不知道它是飞行冠军。到了晚上,蜗牛就睡在奖杯里,生怕别人偷了去。

  △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

  △多个学生交流

  a相机品悟“惟恐”“生怕”这一组近义词

  b相机指导朗读

  3、学习四自然段

  天长日久,沉重的奖杯变成了坚硬的外壳,同学们想想,课文最后小节该怎么读?

  ①试读→指读,说说为什么这么读?

  ②有感情地朗读。

  [设计意图]: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悟出发,认知需求出发,推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对话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培养语感。

  (二)创设情境体味形象

  1、多媒体显示画面:老蜗牛带着小蜗牛在散步,一群蜻蜓、蜜蜂、蝴蝶……飞来了,在空中你追我赶,翩翩起舞,这时老蜗牛叹了口气,对小蜗牛说:“唉,……”(配音)

  ①老蜗牛接着会说些什么呢?小蜗牛呢?

  ②同桌分别扮演老蜗牛、小蜗牛,说一说

  ③交流,评议

  2、看到再也不能飞上天的蜗牛,小朋友们你想对它说些什么?

  3、朗读全文

  [设计意图]

  凭借媒体的直观形象,创设情境,进行角色间的换位、移情体验,让学生在演、说、评、议中体味蜗牛的形象,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四、自主探究,识字写字

  1、在学习小组内自学生字,你认识哪几个生字,说说是怎样认识的?不认识的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2、自学笔顺在书上描红。

  3、交流书写体会,在田字格本上书写,注意写字的正确姿势。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设计理念

  以竺可桢的“日记”贯穿整个教学,以小见大,以点带面,从“日记”反映竺可桢的工作生活,反映竺可桢的人格精神。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与“日记”有关的重点句段。

  2、深读课文,培养学生探究、交流的能力。

  3、感受竺可桢坚持不懈的精神、治学严谨的工作态度。

  教学过程

  一、 日记导入

  1、课件出示:

  1974年2月6日,气温最高零下1℃,最低零下7℃,东风一至二级,晴转多云。

  局报

  2、指明读。

  同学们,这,不是一段普通的文字;这,是气象学家竺可桢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用颤抖的笔写下的最后一篇日记!(板书:日记)

  3、教师读(感情深沉,速度缓慢)

  4、同学们,竺可桢的日记,不是普通的日记;竺可桢的日记,凝聚着他毕生的心血!这节课,咱们一块走进竺可桢,走进他的日记。全体起立,请同学们带着深深的崇敬之情自由地朗读这篇课文。

  二、 日记数量

  1、同学们,(指着屏幕)像这样的日记,课文中还有吗?请大家快速用笔划出来。指名读。

  课件出示:

  “3月12日,北海冰融。”

  “3月29日,山桃始花。”

  “4月4日,杏树始花。”

  “4月15日,紫丁香始见。”

  “5月1日,柳絮飞。”

  …………

  2、两个省略号划进去了吗?这儿为什么要用上两个省略号?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解释一下吗?(课件出示)

  从1936年到1974年的38年中,他的四十多本日记和笔记本加在一起有近千万字!

  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

  3、同学们,竺可桢从1917年在美国哈佛大学留学时开始,就养成了每天写日记的`习惯。天气和大自然的变化是他每天必须记录的内容。由于战争的原因,只保存了从1936年1月1日到1974年2月6日(逝世的前一天)的日记,共计38年又37天,这期间没有一天的空白,而且,日记上的每一个字都是一笔不苟,令人叹为观止!

  三、 读懂日记

  1、同学们,当四十多本日记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当我们一页一页地翻阅竺可帧的日记时,我们看到的仅仅是天气吗?仅仅是大自然的变化吗?(不是)

  从气象学家竺可帧的日记中,我们还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

  从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日记中,我还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交流,要求从课文的语句中找出“依据”。(弹性设计)

  参考:

  (1)从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日记中,我还看到了日记是他生命的一部分。

  (2)从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日记中,我还看到了他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

  (3)从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日记中,我还看到了他坚持不懈的精神。

  (4)从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日记中,我还看到了他是大自然的保护神。

  (5)从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日记中,我还看到了他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

  (6)从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日记中,我还看到了物候学与农业生产有着的密切关系。

  (7)从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日记中,我还看到了他科学的治学态度。

  (8)从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日记中,我还看到了他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9)从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日记中,我还看到了他把全部的心血都用在了研究工作上。

  (10)从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日记中,我还看到了他为科学终身奋斗的信念。

  重点句段交流,并指导朗读。

  (1)常年如此,从不间断。只有在他病得不能起床时,才根据天气预报作记录。

  这里的“如此”指什么?

  (2)竺可桢就像一位在大自然中巡逻的哨兵,时刻都在细心地观察着大自然的每一个变化。他的笔记本,是一本大自然的日记。

  从“巡逻”这个词你读懂了什么?哨兵的任务仅仅是巡逻吗?

  竺可桢还是一位大自然的保护者。

  (3)他从街道两旁许许多多大树上发现第一片绿叶,在喧闹嘈杂声中辨别出第一声蛙鸣,在车水马龙的街上看到第一只南来的燕子……

  哪些词语你觉得特别重要?说说理由。

  背诵这一段话。

  末尾的省略号表示什么?

  在夏天、在秋天、在冬天,竺可桢还观察到什么?请你仿照这段话,选择一个季节,也写一段带有省略号的话。(直接写在课本上,作为读书心得)

  (4)竺可桢几十年如一日精心观测,积累了许多重要数据,每一个数据都凝聚着他的心血。

  “几十年如一日”,你是如何理解的?

  他71岁时,还参加了南水北调考察队,登上海拔4000多米的阿坝高原,下到险峻的雅砻江峡谷。

  四、日记情怀

  1、同学们,气象学家竺可桢留下的日记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他的日记我们永远也看不完!他逝世后,人民出版社、科学出版社相继出版了他的日记,书名就是《竺可桢日记》,这在我国的科学家中是第一次。

  2、最后,咱们用《竺可桢日记》中的一段话作为我们这节课的结尾:

  (课件出示)

  “我们应达观为怀,有生必有死,这是科学规律,我们生活在这一伟大时代,我们生逢其时,一生可以胜过古代千载,我们是多么幸福啊!”

  (课件出示竺可桢的黑白照片)同学们,竺可桢先生为人民的科学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我们将永远怀念这位治学严谨、锲而不舍,充满爱国热情的人民科学家。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

  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学做方法。

  情感目标:

  读懂译文内容,体会文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

  在读中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学习作者巧妙地使用关联词语。

  难点:

  文章既紧凑又能抒发情怀的写作方法。

  教学用具:

  搜集资料

  教法:

  读中感悟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二、激趣导入,奠基情感。

  学生说自己最喜爱的菜肴,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三、诵读课文,潜心会文。

  1.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2)把课文中的词语画下来。

  (3)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用简短的话语概括出来,并理清文章脉络。

  2.品读词句,触摸情感。

  (1)默读课文,在心灵被触动的地方读几遍,并写下自己感受和体会。

  (2)集体交流,分享感受。

  (3)带着感受自由读,个人读,小组读。

  四、出文抒情 倾吐移情

  五、揣摩语言,学习写法。

  在学生充分感悟的基础上,紧扣课后习题2组织学生讨论,想一想这样写的好处。

  第二课时

  一、积累内华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迁移练习。

  1.识字写字:指导生字读音和书写。

  “炒、奢、馋、侄”是巧舌音。

  “姜”是后鼻音。

  “津”是前鼻音。

  2.比一比,组词语。

  湾——弯 暮——墓 遗——遣 裕——俗

  3.找出课文中的四字词语并抄写下来。

  三、实践活动

  推荐阅读《梅花魂》、《一面五星红旗》等文章。

  板书设计:

  淸炒小螺蛳

  寄情于物:

  期盼——观赏、扫墓

  记忆模糊 回味无穷(对比)

  鲜美无比 津津有味

  伴父独酌 猜谜语(插叙)

  魂牵梦萦——大陆、故乡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04-03

小学语文穷人教案11-17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8-13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8-18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8-15

小学语文教案03-28

小学语文《泉水》教案12-25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1-04

小学语文教案01-01

小学语文掌声教案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