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4-01-15 09:30:29 教案 我要投稿

美术教案7篇(通用)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美术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术教案7篇(通用)

美术教案 篇1

  <一>-故事导赏

  师:同学们,相信大家都喜欢听故事,在这我为大家准备了齐白石大师的两则幽默故事:先讲《看你横行到几时》。

  在抗日战争时期,北平伪警司令、大特务头子宣铁吾过生日,硬邀请国画大师齐白石赴宴作画。齐白石来到宴会上,环顾一下满堂宾客,铺纸挥洒。转眼之间,一只水墨螃蟹跃然纸上。众人赞不绝口,宣铁吾喜形于色。不料,齐白石笔锋轻轻一挥,在画上题了一行字 ——“横行到几时”,后书“铁吾将军”,然后仰头拂袖而去。故事讲到这,哪位同学齐白石大师这字画的意思?

  生:借螃蟹横着走来讽刺大特务头子。

  师:接下来我再讲一个《不倒翁》的故事。 一个汉奸求画,齐白石画了一个涂着白鼻子,头戴乌纱帽的不倒翁,还题了一首诗:

  乌纱白扇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

  将妆忽然来打破,浑身何处有心肝?

  师:那幅不倒翁画就是这幅(课件展示)。

  (学生们听完故事和看了画都笑了)

  <二>新课学习:

  1、质疑、思考:

  师:从同学们的表情可以看出来,这个幽默故事大家都听明白了,知道国画大师是如何与敌人做心理战的。大师能用字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我们还可通过什么方式表现呢?

  学生回答:(可以通过写文章、唱歌,动作表演、儿歌或诗歌)。

  2、开启创编

  师:还记得我们在音乐课中学习的手语歌曲《感恩的心》吗?现在我们来创编动作,用自己肢体语言表示熟悉的物体,让其他同学猜

  (学生用手在身体两则做鸟飞的动作;用双掌叠起做鸭嘴;模仿踢足球、跳绳等)

  3、出示课题:《小桥、流水、森林》

  师:现在我们一起用肢体语言分别表现小桥、流水、森林所组成的景物。

  (学生个人或小组自由做动作)

  4、开启其它艺术形式

  师:我们学过不少古诗和歌曲,是否记得有关描写小桥、流水、森林的歌曲或诗歌。

  生:上学期音乐书中《两只小山羊》歌曲中就有小桥和流水。

  师:对,《两只小山羊》是我们三年级音乐教材中的童话故事表演,那请大家现在同桌间一起再来边唱边表演。

  (学生非常兴奋,边唱边用手在头顶做羊角表演两只小山羊过桥)。

  师:同学们表演的真不错,个个都是个优秀的小演员。哪位同学能记起有描写小桥、流水或森林的古诗或儿歌?

  生:曾几写的《三衢道中》。

  师:那大家一起诵读此诗。

  (生齐朗读)

  师:(竖起大拇指)好极了,学校若举行班集体朗读比赛,我们班一定能拿一等奖,希望以后多积累些古诗或美文佳句。

  (学生又踊跃举手回答)

  师:今天我们的古诗朗读到此为止,什么时候我们可利用班会课举行班级朗读比赛。

  5、范例欣赏——欣赏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

  师:前面同学们听了国画大师齐白的幽默故事,现在我们来欣赏他的水墨画《蛙声十里出山泉》,不过请大家带着问题来欣赏:画面上看不见青蛙,为何不把作品的名称改为其他的?假如要你来修改这幅作品,你会作何改动?

  生1:画只大青蛙。

  生2:题目改成勇敢的小蝌蚪。

  师:这幅画表达了什么内容?

  生1:小蝌蚪找妈妈,在寻找妈妈的声间。

  生2:小蝌蚪听到妈妈的呼唤,一起赶回家。

  师:这幅画的题目是《蛙声十里出山泉》,你能感觉听到蛙声吗?画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了这些感觉?

  生1:能,画面上有蝌蚪,有蝌蚪就应该有青蛙。

  生2:能,小蝌蚪是青蛙妈妈的孩子,青蛙妈妈是不会丢下自己的孩子的,应该守护在她的身边。

  师:这些同学太富有想象力了。那么请问你们喜欢这幅画吗?你能用一个词或一段话表达你的感受吗?

  生1:我喜欢,画面让我看到了奔流不息的小河。

  生2:我喜欢画面中活泼可爱的小蝌蚪。

  6、简介《蛙声十里出水泉》的背景。

  师:我给同学们讲讲这幅的来历。一次,老舍先生到齐白石先生家做客,他从案头拿起一本书,随手翻到清代诗人查慎行一首诗,有意从诗中选取一句“蛙声十里出山泉”,想请齐白石先生用画去表现听觉器官感受到的东西。这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它涉及到艺术上一个深层话题,亦是一个难题。齐白石了解后,据说经过几天的认真思考。可见白石老人已经领悟这不是一般的课题,而是让他去触及艺术领域中的更深层课题,这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而对这样的.考验,白石老人凭借自己几十年的艺术修养,以及对艺术的真知灼见,经过深思熟虑,终于完成了任务,把“蛙声”这一可闻而不可视的特定现象,通过酣畅的笔墨表现出来。当老舍先生打开齐白石的画看完之后,高兴得拍案叫绝。

  7、播放小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指导欣赏希施金(俄罗斯)的《森林的早晨》,启发学生感受音乐家、画家如何用音乐或画笔表达自己的感受。

  8、质疑、思考

  师:在音乐中你感受到森林中有什么?在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1:好像有鸟的叫声。

  生2:我似乎看到有好多人在森林中跳舞。

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观察的基础上,能用语言表达出一串红的外形特征。

  2、学习用画椭圆的技能表现一串红的基本特征,探索画出各种姿态的一串红来撑满画面,

  3、培养幼儿懂得爱护花朵的情感。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5、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观赏花园里的一串红,收集各种一串红的图片,蜡笔和纸。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一串红范画,讲出其颜色及特征。

  师:秋天到了,公园里的花儿都开了,看,这是什么花?(出示范画)它像什么?它的花瓣是什么形状?是什么颜色?(公园里都开满了一串红,一串红花朵成串,颜色鲜红,像一串串的小鞭炮,在绿色的叶子衬托下真美丽)

  二、新授部分。

  1、了解一串红的用途。

  师:这么漂亮的一串红放在公园里有什么用处呢?(可以让人观赏,美化环境)

  小结:一串红可以美化我们的环境,使我们的生活增添美,今天我们也来开个一串红花展。

  2、教师示范讲解。

  我们先在画纸的中间画根长长的树枝,在顶上方画一个小的椭圆形花瓣,然后在树枝的两边画出成串的椭圆形花朵,左边一片右边一片,画好一朵花瓣后空出一点位置再接着往下画,好像一串串的小鞭炮,快要画到下面时接着画叶子,在绿色的叶子衬托下更是美丽。但是一朵花太孤单了,我们也为了让画面变得更漂亮,再在空白处添画一串红,秋风吹来一串红随风摇摆。

  3、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蜡笔和纸,你们在画时要注意花瓣与花瓣之间要留出空隙,而且是用椭圆形来表现花瓣,现在请你们也来画一画吧!

  4、教师讲解涂色技巧。

  师:我们画得一串红和公园里的有什么不同吗?(颜色)

  是的.,天气凉了,我们都穿上了衣服,我们也来给一串红穿上漂亮的衣服,让它们变得更漂亮。那一串红是什么颜色的呢?选择好颜色后,在画上涂色,涂色时要注意顺着一个反向,使画面图满。

  5、幼儿进行涂色,教师指导。

  师:请小朋友给一串红穿上衣服吧。注意涂色顺着一个方向。

  三、评价活动

  1、请幼儿将自己完成的作品贴在墙上。

  师:花展即将开始,请大家将一串红添在墙上,我们一起来欣赏。

  2、教育幼儿要爱护花朵。

  师:你们喜欢一串红吗?为什么?

  师:公园里花儿开,红得红,白的白,花儿好看我不开。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们已基本会画七星瓢虫,并能涂上颜色。只是我发现有个别幼儿画的不太精确,比如:画圈画的不好看,颜色图的深浅不一等。不过,画的都挺像的。

  另外,在这节美术活动中,我尽可能提供给每个幼儿表现与表达的机会,允许他们之间存在不同之处,这对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活动中、活动后评价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鼓励每一个孩子积极参与活动。在评价中,我对过程中幼儿表现出的认真、耐心、兴趣等给予及时的、积极的肯定,不管美术活动结果怎样,只要幼儿能认真对待并付出努力,那么他们的作品就应得到老师和同伴的认可,这样有助于每个幼儿自信心的形成和发展。

  总之,当孩子们都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放在一起看的时候,我和全班孩子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太美了。我们好像看到这些七星瓢虫都在翩翩起舞,孩子们笑了,我也笑了。

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喜欢画画,体验绘画的乐趣。

  2、学习画出各种果宝宝的特征。

  3、大胆想象,表现出果宝宝的不同姿态变化。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重难点:

  1、重点:画出各种果宝宝的特征及不同姿态。

  2、难点:大胆表现果宝宝的不同姿态变化。

  活动准备:

  1、自制的果宝宝若干个,请贴一个,范画用的纸一张。

  2、油画棒、纸每人一份。

  3、音乐磁带(开火车、跳舞)。

  活动过程:

  (一)语言诱导,引出课题:

  1、师:(出示请贴)孙老师收到苹果宝宝寄来的一封请贴,秋天来了,果宝宝为了庆祝丰收,要开个舞会,邀请我们小朋友参加。(幼儿和老师开火车进活动室)

  2、师:哟,舞会开始了,舞会上会有谁呀?还有哪些果宝宝还没有来?

  (二)示范讲解:

  1、师:你想请谁来跳舞呢?(幼儿回答后,教师示范)引导幼儿说出是怎么跳舞的?

  2、师:你还想请谁来跳舞,穿什么衣服呢?

  3、师:苹果宝宝,香蕉宝宝会跳这样的舞,西瓜宝宝呢?还有梨子宝宝呢?你想请谁来跳舞呢?(根据幼儿回答)

  (三)幼儿作画:

  1、引导幼儿画出各种果宝宝的'特征:身体大,四肢小。

  2、大胆想象,表现出各种果宝宝的姿态。

  3、注意画面安排(添画小草、花、太阳等)

  4、随时提醒幼儿养成良好的绘画常规。

  (四)讲评:

  1、让幼儿相互欣赏,向同伴介绍:请哪些果宝宝来跳舞了?

  2、师:我们一起和果宝宝来跳舞吧!(请幼儿把画拿在手里)

  3、在音乐声中跳舞结束本次活动。

  活动反思:

  活动中教师与幼儿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教师的作用不在于给予幼儿很多的美术知识,而在于为幼儿创设自由、安全、宽松的心理环境和充满情感色彩的审美环境,用启发性和艺术化的语言,帮助幼儿通过自身的感知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从而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教师对幼儿的作品,不论其笔触是稚拙还是抽象,都表现出极大的耐性、尊重和赞赏。

美术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幼儿绘画人的头像一般只能画出五官的位置,除了让眼睛与嘴巴上翘或下弯来表示笑脸和哭脸外,很难表现出各种丰富的表情。为了让头像变得灵动丰富,我试图让幼儿观察人物在特定的“加油”情境中的脸部特征,并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嘴巴、眼睛等的变化,为以后画出各种丰富的脸部表情打基础,使幼儿的绘画更具表现力。

  活动一开始,首先引导幼儿进入“拉拉队员喊‘加油’”的情境中,给予幼儿一种具体、真实的感受。其次,引导幼儿观察同伴在特定情境中眼睛、嘴巴、脸型等的变化。接着,从观察立体的脸部过渡到平面范画,引导幼儿感受到可以通过线条、色彩的变化来表达拉拉队员的热情,激发幼儿表现、创作的欲望。在讲评环节,让每个幼儿担任拉拉队长,选择两张自己认为最能体现拉拉队员风采、五官动态最夸张的画,并围绕着线条和颜色的夸张表现交流选择的理由,以进一步激发幼儿主动观察、大胆表现的愿望。

  目标:

  1.观察拉拉队员喊“加油”时的脸部特征,学习用夸张的`手法加以表现。

  2.能在观察的基础上想象、绘画,体验夸张地表现人物表情的乐趣。

  准备:

  1.范画两张(如图),《加油歌》音乐。

  2.人手一张铅画纸,记号笔,油画棒,每人两张小贴花。

  3.数码相机,显示屏。

  过程:

  1.在特定的情境中体验当拉拉队员的感觉。

  (1)介绍小游戏“看谁先摘到”。两个幼儿参加,配班教师控制吊在半空中“苹果”的高度,有意识地让“苹果”忽上忽下,使两名幼儿难以摘到,当其他幼儿的“加油”声渐趋激烈时再让两个幼儿摘到。

  (2)幼儿游戏,教师鼓励幼儿担任拉拉队员大声喊“加油”,并拍下比赛场景及幼儿的面部特写。

  (3)师:你当拉拉队员是怎样用力喊“加油”的?(一至两个幼儿演示。)

  师:看起来他脸上什么地方变化最大?(引导幼儿观察幼儿喊“加油”时眼睛、嘴巴、脸型等的变化。)

  2.观察相片,进一步感受人们在喊“加油”时的脸部特征及变化。

  师:刚才我把你们喊“加油”的样子拍下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喊“加油”时嘴巴、眼睛、脸型是怎么样的。

  3.观察范画,了解用夸张手法表现脸部特征。

  师:这里有两个小朋友也想当拉拉队员,他们把自己喊“加油”的样子画了下来。我们一起看看他们能不能被拉拉队长选中,为什么。

  师:一用力喊“加油”嘴巴会变成什么形状,一用力喊“加油”眼睛会怎么样?(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用粉笔在黑板上适当画一些形状、线条等。)

  师:除了用线条表示拉拉队员在非常用劲地喊“加油”外,还可以用什么方式表示拉拉队员在使劲?

  师:对,除了用线条画出人们喊“加油”的样子外,用颜色也可以表现,有的人喊“加油”喊得脸都变红了。

  4.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师:听说幼儿园运动会要选拉拉队员了,你们一定要把自己画成一个最有劲的拉拉队员哦。(在背景音乐《加油歌》中,幼儿用线条、颜色夸张地表现脸部的五官特征。)

  5.展示作品。

  每人当拉拉队长,将两张小贴花贴在自己认为最带劲的拉拉队员旁。教师引导幼儿讲评。

  师:哪张画上的贴花最多?你从哪里看出这个拉拉队员喊得最有力?

美术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喜欢并大胆参与豆子粘贴活动。

  2、能用抓、粘、按等方法,进行美术活动。

  3、提高手的协调能力,养成耐心做事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故事图片、粘好的五彩小路、各种豆类、粘好双面胶的小兔家小路

  三、活动过程

  (一)小兔哭了

  1、小兔造了一个很漂亮的新家,在新家的外面用泥土铺了一条小路。可是连续下了好几天的大雨把小兔铺的小路给冲坏了。小兔看见小路坏了就急的`哭了起来。小朋友们小兔好不好啊?那你想怎样小兔呢?

  2、幼儿说说自己的办法。

  (二)教师示范

  1、师:小朋友们想的办法都很棒。

  2、师:老师也想了个办法帮助了小兔,让小兔笑了,你想不想知道老师怎么帮助它的!(出示粘好的美丽的小路)

  3、师:这条小路是用什么做的?你们还在哪里看到过豆子呢?

  4、师:你想不想也来给小兔铺一条美丽的小路啊。

  5、师:铺美丽的小路要用到各种的豆。先把小路上的双面胶纸拿掉然后拿起一些豆后贴到小路上,直到把小路贴满。贴的时候要注意要用力的按豆子,才粘的住,这样才能铺成美丽的小路。

  6、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

  (三)铺小路

  1、师:现在宝宝们可以自己铺小路了

  2、提醒幼儿铺小路的时候要注意把豆子按紧一点不要掉下来,才能铺成美丽的小路。

  (四)展示并讲评作品

  请幼儿把自己的作品放在桌上展示并点评幼儿的作品。

  (五)结束

  师:我们去把小路送给小兔吧,让小兔不要哭了。(走出活动室)

  四、活动结束

  1、

  2、

美术教案 篇6

  执教:苏卫晗

  活动来源

  本活动选自省教材大班下主题五“房子大观"中的绘画活动“未来的房子”。《纲要》中指出,“应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基于幼儿对房子已有经验的感知,我们引导幼儿运用沙画这一特殊艺术形式来创造未来的房子。沙画,顾名思义,就是用沙子作画,沙画的基本技能和方法简单易学,符合大班幼儿的认知规律,既能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促进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又能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活动目标

  1、情感与态度目标:体验沙画创意的新奇和创作的成功感,分享合作的快乐。

  2、知识与能力目标:尝试运用画、抓、刮、漏等技能进行沙画创意。

  3、技能目标:用简单的风景、动物等形象表现“寻找快乐’’的沙画情景。

  4、创造力培养目标:能大胆想象,美术创意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活动准备

  1、空间准备:沙画需要为幼儿预备开阔的场地,使幼儿能与操

  作材料产生积极有效的互动。设计如图:

  (20把椅子摆成半圆)

  2、物质准备:沙画大师苏大宝的沙画制作视频、投影仪一台、沙盘若干,沙卷四幅、背景音乐。

  3、知识准备:之前和幼儿一起玩过沙子,感受了沙子的特性。

  活动过程

  一、引入情境,引导幼儿观察学习各种不同的沙画手法

  1、教师富有神秘感的.示范,引导幼儿观察沙画方法。

  提问:你们玩过沙子吗?是怎么玩的?

  我会用沙子画画,看看我是用什么方法画出来的?

  2、拓展幼儿想象,探索学习不同的沙画手法。(画、刮、抓)

  提问:刚才老师用了哪些方法画出了小猫?

  用刮(抓)的方法还可以画出什么?

  3、小结:提升幼儿的绘画经验,知道用画、刮、抓的办法可以画出很多的东西。

  二、情境进一步深入,幼儿独立创作沙画故事情景

  1、情境作画,尝试画、刮、抓的沙画手法。

  幼儿每人一个沙盘,教师创设“寻找快乐”的情境,引导幼儿尝试用画、抓、刮的方法画出小河、山峰、彩虹等景物,以及简单的动物。

  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画的?

  小结:提升技能运用的方法,了解同一种东西可以用不M的办法画。

  2、综合运用多种方法, 自由创作“帮助小花猫找快乐”的沙画情景。

  提问:小花猫还会到哪里?遇见谁?

  3、交流、分享沙画创作的手法和寻找快乐的情景。

  提问:你用什么方法画的?帮小花猫找到了哪些快乐?

  三、观看视频,进一步丰富沙画方法

  1、观看视频,进一步丰富沙画方法。

  提问:谁出现了?我是用什么方法画的?

  2、小结:提升漏、捏等绘画技巧。

  情感升华:只要善于发现、用心体会,快乐就在身边!

  四、幼儿合作进行沙画创意:快乐沙卷

  1、幼儿协商合作,自由绘制,教师巡回指导并及时引导幼儿交流分享

  2、请一组小朋友介绍自己的快乐故事。

  3、结束语:我们的快乐越画越多,让我们回到教室把它继续画下来吧。

  活动反思

  通过对教材和教法的挖掘以及对幼儿发展水平的了解,预计达到的效果:幼儿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活动兴趣高涨。能掌握多种技能画出“寻找快乐’’的情景,能与同伴合作分工,体验合作的快乐。

  专家点评

  幼儿喜欢玩沙子,但对真正意义上的沙画艺术并不了解,沙画的基本技能和方法简单易学,符合大班幼儿的认知规律,同时又能激起幼儿想象与创造。这次活动的全过程体现出:选材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体现了《纲要》中艺术领域的内容与要求,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关、创造美的情趣。

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制作头像,感受好朋友亲亲热热在一起的快乐。

  2、尝试创造性地装饰头像,体验制作带来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头像范例一个。油画棒,圆形画纸若干,黑纸若干,胶水。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范例,激发幼儿制作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个新伙伴,猜猜他是谁啊?

  师(将头像范例遮在面前):小朋友们好,我就是大家的新伙伴,因为我的头很大,所以大家给我取了个名字,叫。我很喜欢小朋友们,想和小朋友们做朋友,小朋友们喜不喜欢我呢?

  师:小朋友们希不希望自己也能有一个和自己长得很像的大头娃娃呢?那今天老师就教小朋友们怎么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大头娃娃。

  二、制作我的头像。

  1、教师示范。

  在事先准备好的圆纸上添画上五官,再将从黑纸上撕下的纸条作为头发贴到圆纸上。

  2、幼儿制作,教师个别指导。

  三、游戏“咔嚓一笑”。

  师:老师看到小朋友们都很棒,做出了自己漂亮的头像。所以老师想请小朋友们拿着自己的头像,找到自己的好朋友,老师来给你们拍照。

  活动反思:

  此次美术活动基本达到制作头像,感受好朋友亲亲热热在一起的快乐;尝试创造性地装饰头像,体验制作带来的乐趣这两条既定目标,整体活动气氛和小??友们的反应也较为良好。个人认为在活动的引入部分完成得较为不错,以猜谜式的引入语有助于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增加幼儿的'活动兴趣。之后制作头像这一主题由的形式呈现,显得生动有趣,而非单一刻板地教授幼儿学画头像,也有利于幼儿提高制作兴趣,因此小朋友们的反应也较为良好,十分乐于投入到制作活动中去。

  活动过程中,我主要采用提问引导的方法进行示范。如:我们接下来要画什么?眉毛是怎么样的,请小朋友们摸摸自己的眉毛?鼻子是什么形状的?用什么颜色?嘴巴可以是什么形状?用什么颜色?小朋友们也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嘴巴并非只能画成弯弯上扬的,也可以画成撅着的,大大张着的等等。这有助于小朋友们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使之不被老师的范例所束缚。活动准备时,我将这次的活动的难点放在撕纸条作为头发上,所以在示范中,我依然采用提问引导的方法,让小朋友们决定纸应该怎么撕怎么贴到头像上。贴的时候难免会遇到困难,如撕下的纸条太长,使得头发挡住了眼睛怎么办?纸条应该横着贴还是斜着贴等等。小朋友们也很乐于自己思考解决方法,在经历一次次困难后,学会了应该如何撕纸贴纸做成头发。之后的幼儿自行制作中,我观察小朋友们的制作情况,并给予指导。

  总体来说,个人觉得活动还是较为顺利的。当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首先,这次活动时间进行得较长,过程不太紧凑,尤其是在进行拍照这一最后环节前,多数小朋友已完成制作,但个别幼儿仍未完成,为等待这些幼儿完成,花费了较多的时间,导致这一阶段较为拖沓、混乱,组织幼儿拍照也较为混乱。其次,是在活动结束后的评课中季老师指出的两点极为中肯的意见。一是活动材料中的黑色撕纸过厚,导致有些小朋友不会撕、撕不动,需要老师的帮忙。如果能用薄一点的黑色纸,如蜡光纸,就能很好地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二是活动重难点还应放在画五官上,而我由于没能很好了解我们班小朋友的现有水平,以为我们班小朋友已经能较好地绘画五官,而忽略了详细示范说明五官应画的位置,使得在之后的自主制作中许多小朋友没能正确摆放好五官的位置,眉毛眼睛都画到脑门上去了,使得头发没地方贴了。我将在今后的活动中吸取这些经验教训,力争能有所改进。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精选)09-25

美术教案(精选)11-30

美术教案(经典)11-25

美术的教案11-08

[经典]美术教案09-05

【经典】美术教案07-31

[精选]美术教案09-02

(经典)美术教案09-01

(经典)美术教案09-04

美术教案(经典)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