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教案

时间:2024-07-02 07:56:28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复习课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复习课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推荐]复习课教案

  复习课教案 篇1

  一、单元学习要点

  1。引导学生在不同学科内容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

  2。注重体验与思索,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3。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

  4。培养学生利用网络、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的能力。

  二、教学设想

  本单元以人与自然环境为主题,五篇课文都是科学文艺作品,以不同题材,从不同角度,表达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患与思考。

  《敬畏自然》从宏观上议论人与自然的关系。采用激趣法,让学生理解本文题材特点,侧重议论的表达方式,学习反问修辞方法。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明罗布泊的消失是近30年来人为的悲剧。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课前预习,提出并整理发现的问题;动手查找资料;带着问题和资料走进教室;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中提高学生对的解读能力;透视的写作轨迹,深入理解作品传达的强烈的忧患意识;

  《旅鼠之谜》用记叙、主要是对话的方式讲述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旅鼠繁殖能力之强堪称动物世界之最,每当繁殖高峰,就会出现奇怪的自杀行为,或招引天敌,或死亡大迁移。教学本文,让学生明白:介绍知识的也可以不拘一格。应该努力创新,应该考虑怎样讲效果更好,怎样才能吸引读者,让人喜欢。

  《大雁归来》抒发对大雁的喜爱之情。教学本文,让学生品读抒情的语言,体会浓郁的抒情色彩;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着重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喂──出来》是一篇科幻小说。理解本文现实与想象的关系,树立环保意识;理解想象奇特的艺术美;中两处照应题目的“喂——出来”的作用。

  三、教学建议

  1。本单元阅读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了解科学文艺作品的特点。

  2。五篇科学文艺作品的共同特点是蕴涵丰富,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不但要注意理解词句、把握文意、概括要点,而且要注意探究内容,感受作品,从而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要使学生懂得,不掌握自然规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缺乏人文关怀,盲目的短期行为必将造成公害,毁坏自己的家园。

  3。科学文艺作品的体裁是多样的。本单元有散文、有报告文学、有科幻小说。《敬畏自然》《旅鼠之谜》《大雁归来》三篇散文也各不相同,有侧重议论的,有侧重说明的,有侧重抒情的。教学时,既要把握其科学的内容与文学的形式相结合的共同特点,又要引导学生了解各种体裁的不同特点。

  4。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图书馆查阅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同时教师尽可能提供相关背景资料,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努力将课内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的习惯。

  四、自主学习思路探究和拓展迁移设计

  《敬畏自然》

  1。“敬畏自然”的含义是什么?“敬畏自然”是不是消极无为的口号?

  提示:在探究这个问题时,宜分解成几个问题:其一,“敬重自然”意味着应该怎样对待自然?其二,“畏惧自然”是不是意味无所作为?其三,为什么应该“畏惧自然”?你认为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自然?

  “敬畏”,从字面上说,是又敬重又畏惧。敬重的含义比较容易理解。课文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大自然的智慧“深邃、高超”,“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这些话都充满敬重的意味。敬重自然,就是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充分认识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存在的意义,自然界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自然界的一切事物的生成,包括人类的生成,实在太神奇了,承认人类自身也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的智慧、人类的创造是无法与大自然相比的。

  畏惧这层意思有其特定的含义,现代人之“敬畏自然”,与原始人对大自然的畏惧是不同的。敬畏之畏,可以从“爱护自然”一语中探得它的含义。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破坏大自然,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大自然的处罚是无情的,是令人畏惧的,人类应该调整自己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不应该与大自然对立起来,自然界不是人类征服的对象,而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人类应该与自然求得和谐的发展,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要使自然界更美好,从而使人类的生存更为美好。

  2。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人类自己

  提示: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这种观点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走到极端往往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导致自然界的惩罚。只有认识自然的伟大,爱护自然,人类才能求得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敬畏自然”之所以就是“敬畏我们自己”,是因为人类与自然本来就是一体的,尽管存在形式不同,但都是平等的。敬畏自然,就是敬畏生命、爱护自然,就是爱护人类生存的家园,就是敬畏和爱护我们自己。

  3。句意理解

  ⑴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提示:掉入陷阱,就是危机。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类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也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酿成严重后果,危及人类自身。

  ⑵以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提示:这句话的意思是,宇宙创造了人类这种智慧生物,等于宇宙长出了大脑,有了自我认识的`工具,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这句话是把宇宙拟人化,把人类的出现,说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创造。

  ⑶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提示: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之外的一切,也是生命的种种存在形式,所以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是我们的弟兄。

  4。本文多处运用反问句来为增色,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比较一下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提示:反问句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思考,发人深省。

  5。长期以来,人类宣称自己是“万物之灵”,这篇课文的作者却提出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其他生物都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根据是什么?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成小组,搜集资料,并出一期“人与宇宙之谜”的专刊。

  提示:本题旨在培养独立思考精神,培养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与作者平等对话。学生不仅要发表看法,而且应尽量说出根据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搜集资料,根据事实来思考问题,形成自己的看法。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1。精读课文,找出撼人心灵、富有表现力的句子,揣摩体会其作用。

  提示:⑴从词语、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说明方法等方面来品读。⑵同学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读后的感受。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补充,然后再全班交流。

  从根本上说,罗布泊从美丽的仙湖变成令人恐怖的荒漠,是令人震惊的。从写法上探究,对比、拟人、排比等手法大大强化了感情色彩,直接抒情也有撼人心灵的力量。

  先看对比手法。作者对比罗布泊的今昔,让人知道罗布泊并非从来如此,原来昔日这里曾是美丽的仙湖和繁华的绿洲。作者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都作了鲜明而具体的描写,显示了巨大的落差,造成了文势的跌宕,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再看拟人手法。作者将胡杨林拟人化:“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赋予胡杨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感情激荡,为自己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而痛惜不已。作者又将罗布泊拟人化:“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这里同样赋予罗布泊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痛心。

  再看排比手法。例如:“四盲”:“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连用四个“盲目”,遗憾之情、谴责之情大大强化。又如篇末三个“救救”,呼吁之声,振聋发聩。

  再看直接抒情。例如:“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这样的抒情让人共鸣,让读者也深深地痛心,深切地意识到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后果,觉悟到只有保护环境才能保护人类自己

  的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作者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对比、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列数据等说明方法,使具有震撼人心力量。

  2.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人们会制造悲剧,自讨苦吃?

  提示:这个问题要抓住重点片段(“问题出在近30多年……浑然一体”),探究深层含义,从中获得启发。

  最值得注意的是“盲目”二字:“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排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盲目”,就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头脑里根本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盲目,就是目光狭小,只图本地区利益,不顾整体利益。盲目,就是不懂自然规律,不懂生态平衡,不懂上游将水抽干了,下游的河道就会干涸,罗布泊就会干涸,周边生态环境就会严重恶化,乃至荒漠化。

  当年“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扩大耕地,开采矿藏,也是开发,问题是当年的开发没有考虑水资源,简单的以为塔里木河有的是水,顾了上游不顾下游。

  从罗布泊消失的深层原因中应该吸取的教训是:开发要克服盲目性,认识自然规律,认识生态平衡,谋求发展必须抓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3。讨论:假如你是当年xq建设兵团司令,你怎么规划塔里木河流域的开发?然后交流各自看法。

  提示:“事后诸葛亮”语带贬意,但是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教训必须总结,吸取。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畅所欲言,通过充分的假想,可以促进学生的阅读理解,深入领会课文。

  4。拓展延伸:

  假如你就是罗布泊或者是罗布泊上的最后一株草,最后一朵小花,最后一棵树,最后一滴水,最后一条小溪……你将代表你失去的同伴向人们诉说些什么呢?

  提示:运用拟人、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列数据等说明方法,抒情等表达方式。

  《旅鼠之谜》

  1。归纳北极旅鼠的几大奥秘。

  提示:第一大奥秘是,旅鼠繁殖能力惊人;第二大奥秘是,旅鼠的繁殖不但有所节制,而且一旦繁殖过多,会出现种种怪现象,好像想方设法要自杀似的;第三大奥秘是,死亡大迁移,数百万旅鼠奔往大海,葬身大海。

  2。这是一篇很别致的科学小品,它的写法能不能叫做“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作者为什么采用这种写法?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提示:可以这样探究,先用记叙的要素来衡量。记叙的要素应该具备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局。时间:“有一天”;地点:“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人物:“我”和丹尼斯·马洛拉斯先生;事情的起因:“我”捉到了一只旅鼠;经过:“我”听丹尼斯讲述旅鼠的种种奥秘;结局:丹尼斯就旅鼠的研究和旅鼠的行为的奇特发表他的感想。

  记叙的要素完完整整,可见是地地道道的记叙文体。可是这篇记叙文很特殊,它所叙述的故事跟一般记叙文叙述生活故事不一样,讲的全是关于旅鼠的知识。

  这篇“记叙文”还有一个特点,通篇几乎都是“我”和丹尼斯的对话,而且丹尼斯的话大段大段的,讲的都是旅鼠的奥秘。这样看来,说这篇是“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生动有趣地介绍知识的科学小品”是不错的。从文体上可以说,是说明文和记叙文杂交品种,或者叫做跨文体的文体。

  可见,介绍知识的也可以不拘一格,应该努力创新,应该考虑怎样讲效果更好,怎样才能吸引读者,让人喜欢

  3。课文说:“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例如,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想一想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从课文中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提示:可以提供下列材料:美国科普作家、未来学家阿西摩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来写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万或每年7000万人的速度增长着……完全有理由担心,到公元2000年,全球人口将超过60亿……如果地球人口继续像现在这样每过35年就增加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将增加100000倍……到公元3550年,人类机体的总质量就会等于地球的质量……到公元7000年,人类的质量就会等于已知宇宙的质量!……看来很明显,如果目前的趋势持续下去……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恶果。”

  篇末写丹尼斯说的话:“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例如,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人口问题,是全球第一号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我们还可以从课文中得到这样一些启示:

  第一,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科学研究当然不能没有功利目的,但是功利目的不能太狭隘。对于旅鼠,自有一批动物学家和动物行为专家怀着极大的兴趣孜孜不倦地研究,他们离开繁华的城市和温馨的家庭,来到边远极地,醉心于观察和研究。

  第二,科学研究过程要不断调整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研究的失败,说明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需要调整,只有创新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才能解开大自然之谜。

  第三,自然界本身具有调节机制,一旦打破生态平衡,就出现向新的平衡转化的新趋势。

  第四,从自然界的调节中人类应该觉悟,人类也要注意自我调节,以求和谐发展。

  4.读整篇课文,真像读有趣的故事一样,叫人越读越起劲,本文在谋篇布局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叙事文学讲究波澜,讲究高潮,仔细揣摩课文的谋篇布局,可以发现,这篇科学小品也讲究波澜,讲究高潮,而且讲究结局的有趣和隽永,所以我们会越读越有兴趣。

  旅鼠的三大奥秘言之有序,超强的繁殖能力是前提,其他两大奥秘虽然至今还是一团谜,但总与繁殖有关。三大奥秘一个比一个更神秘莫测,第二大奥秘、第三大奥秘都是自杀行为,但是第三大奥秘比第二大奥秘更神秘。所以这样的总体结构有一浪更比一浪高的效果。

  再说对话的详略,丹尼斯讲述前两个奥秘之后,写“我”的反应都比较少,对于第一大奥秘,我由怀疑而计算,由惊讶而感叹,对于第二大奥秘,“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陷入了迷惘的深思”,气氛与前不同,行文显出波澜。讲了第三大奥秘之后,写了反复的谈论,“我”一而再,再而三地发问,谈兴前所未有,如同叙事文学作品的高潮,一问一答之间,实际上也是反复制造悬念,反复解开悬念,最后却又是“一大难解之谜”,让读者也“陷入了迷惘的深思”。篇末,又有丹尼斯发人深思的感慨和让人始而惊吓继而发笑的举止,又庄又谐。通篇寓知识于叙事之中,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让人既长知识又有兴味。

  5。除了旅鼠之外,其他动物也有一些奇异的现象。请根据你的观察和了解,写一段文字,说明某种动物奇异的表现及其原因。

  提示:本题意在迁移应用,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研究自然。这种读写结合的练笔又可以引导学生揣摩课文写法,研究怎样写出一个“奇”字,让读者真正感觉奇妙。

  《大雁归来》

  1。理解作者对大雁倾注的感情。

  ⑴作者为什么喜欢归来的大雁,以欣赏的目光注视大雁飞临沼泽时的种种动作,为大雁栖息农场而骄傲?

  ⑵作者为什么喜欢倾听大雁的鸣声,而且他把它们的鸣声称之为辩论、议论、集会、发言?

  ⑶作者为什么对大雁对动物有这样的感情?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怀有怎样的理念?

  提示:课文中有“爱鸟者”这个概念,作者称自己为“爱鸟者”,一个“爱”字贯穿全文,抓住这个“爱”字就容易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作者多用拟人手法描写大雁,这种写法不单纯是一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而且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作者对大雁是那样有感情,他喜欢观察它们,研究它们,知之愈多,爱之愈深。因此,大雁在作者心目中,像人类一样具有灵性,雁群就像人群似的。作者心目中,大雁具有联合的观念,可谓全球一体化,正是人类所不及的。作者心目中,大雁的迁徙活动是富有诗意的,它们对人类有益无损,大雁归来的鸣叫,简直是带有野性的诗歌。总而言之,作者认为,大雁是人类的伙伴,动物使地球充满生机,充满诗意,充满乐趣;人类应该珍爱有益无损的动物,和谐共处,不应该凭借自己的优势而去伤害它们。

  2。利奥波德这位伦理学家周末就到农场度假,他用心观察研究大雁,这样多情地感受大雁,这样的情怀应该怎样理解?

  提示:伦理,本是处理人与人相互关系所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作者由人间的伦理推及人与自然关系。在他的观念中,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人与自然的其他部分也应该平等地和谐共处。作者发现,大雁这种生灵,与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也有家庭结构,也有亲情,人类虽为万物之灵,但不应该自私地伤害它们。况且大雁有不少为人类所不及的品性,它们向来有联合的观念,它们对人类是有益无损的。人类回归自然,可以从自然中获得无穷乐趣。现代化固然为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福利,但是自然界自有无可替代的情趣,在享受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人们越来越向往自然,到自然中去,与动物为伴,这是一种回归自然的趋势。

  3。仔细体会下面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⑴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⑵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叫起来,它们溅起的水花使那脆弱的香蒲抖落掉身上的冬天。

  ⑶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三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提示:

  ⑴大雁是春天真正的使者,大雁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生机,春天的希望,春天的喜悦。

  ⑵归来的大雁让香蒲乃至万物摆脱了冬日的严寒,香蒲乃至万物从此迎来春天,欣欣向荣,生动形象。

  ⑶春分后大雁回归,它离开了食品丰足、冬季温暖的南方,最后来到阳光充足、夏季僻静的北极,生育小雁。迁徙中的大雁,它的鸣叫,是带着野性的诗歌,给整个大陆带来诗意。作者觉得大雁是非常可爱的动物,大雁是人类的朋友,他喜欢大雁。

  4。回顾学过的诗歌,积累有关写“大雁”的诗句。

  提示: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2。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4。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5。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毛主席《忆秦娥娄山关》)

  《喂——出来》

  (一)课文内容理解

  1。这个故事真实吗?这样的洞真的存在吗?

  提示:是虚构—幻想。

  2。这篇小说围绕什么话题来写?有什么意义?

  提示:环保话题。意义略,言之有理即可。

  3。这个洞真的是无底的吗?

  提示:表面无底,其实未必。正如我们的地球,表面上无边无际,实际上是有限的。地球已经不堪重负了。

  4。小说为什么以“喂——出来”为题?

  提示:表明“无底洞”已经溢满,地球已经十分拥挤。希望引起人们的警觉和重视。

  5。小说中的“洞”比喻什么?

  提示:人类生存的地球。

  6。小说中两处写“喂——出来”,分别有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处照应文题,同时为下文铺垫,引发下文的情节。

  第二处照应文题和前文,同时启发读者领悟其中蕴涵的哲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时候一到,结果就出来了。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的。

  7。小说中写了几类人?这些人有何共同点?你觉得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

  提示:为了名利而忙碌的各类人。

  8。作者想要说明的道理是什么?

  提示:人类一切破坏环境的举动,到头来都将危害人类自己。不去积极治理环境污染,总有一天人们将会遭到灭顶之灾。

  (二)问题探究

  1。作者怎样展开想像?可以通过画“情节链”,来揣摩作者的想像活动。

  2.探究想像与现实的关系。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耳闻目睹,人们是怎样处理生活垃圾和废气、废水、废渣的?再问一个“为什么”:人们为什么这样处理垃圾与三废?由此悟出人们的幻想,人们把江河湖海天空大气看成了无底洞。这篇科幻小说用幻想的无底洞讽刺了人们的幻想。

  (三)拓展延伸

  1。以前你对垃圾是怎样处理的?学了这篇小说后,你又有哪些新的想法、新的做法?

  2。你身边有哪些城市垃圾?你知道它们是怎样处理的吗?

  3。除了垃圾以外,还有什么会污染我们的环境?对此,你有什么建议?

  4。续写《小石头飞出之后——————》

  提示:想一想,在小说结尾,那奇怪的叫声和小石头从哪里来?掉下那块石头之后,还可能会发生什么?

  复习课教案 篇2

  学内容:练习十三的第46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学会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立体图形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

  ①画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和球*的立体图形的投影片;

  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和球*的模型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几种立体图形?它们的名称是什么?

  学生:我们学习过五种立体图形(如果没有选学球就说四种立体图形)。它们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和球。

  教师出示画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和球的立体图形的投影片,让学生观察。

  教师:这些立体图形都有各自的特点,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它们各自的特点。

  指名让几个学生分别说一说每种立体图形的特点。分别说出每一种图形的组成部分及名称,如几个顶点、几条棱、几个面、几个底面、底面的形状、高、曲面等。

  教师:我们还学习了求这些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谁能说一说每一种图形的表面积和它的体积有什么区别?

  指名让几个学生分别拿着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模型说明:什么是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什么是这个立体图形的体积。

  教师:怎样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表面积?

  指名让几个学生分别说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表面积的方法。

  教师:怎样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体积?

  指名让几个学生分别说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积的方法和公式。

  教师:大家说得很好,学习得很扎实。这些立体图形除了各自的特点以外,有的图形还有与其他图形共同的特点。现在我们就来动动脑筋,给它们分分类,把有共同特点的图形分成一类。先自己试着分一分,然后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分类的,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让学生自己试着分,然后让学生发言说自己的分法、分类的理由。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讨论,可以有几种分法。如:

  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没有曲面。

  圆柱和圆锥的底面都是圆形。

  圆柱、圆锥和球都有曲面。

  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都是上下一样大。

  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都是底面积高。

  教师:很好2我们不但掌握了这个单元学习的新知识,还会把新学习的知识与以前学习的知识结合起来理解,这使我们掌握的知识更丰富、运用起来也更灵活。

  二、课堂练习

  教师:现在.我们还要练习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可以使我们知道所学的知识有什么用处。还可以使我们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1.做练习十三的第4题。

  读题后,让学生讨论这道题的题意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

  解这道题先要求什么?(先要求这个底面直径是2米、高是3米的圆柱的侧面积,加上这个圆柱的底面面积。)

  然后让学生独立做题,教师行间巡视,做完以后集体订正。

  2.做练习十三的第5题。

  请学生读题后,教师提问:这道题先要求什么?(先要根据高与半径的比,求出高的长度。)

  然后让学生独立做题,教师行间巡视,提醒学生第(1)小题的得数需要取近似值,注意取近似值的方法。做完以后集体订正。

  3.做练习十三的第6题。

  请学生读题后,教师提问让学生思考:

  这道题先要求什么:(先要求这个底面积是12.56平方米、高是1。2米的圆锥的体积:)

  再求什么?(再求已知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又知道它的宽是10米、高是2厘米,求这个长方体的长。)

  然后让学生独立做题,教师行间巡视,做完以后集体订正。

  复习课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体验APP的制作和发布过程,了解APP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2.学会制作不用编程的APP。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APP是如何制作出来的,难点是制作一个漂亮的APP。

  教学建议:

  建议本课用1课时。

  前面几课主要是讲手机及各种应用,手机的应用离不开APP程序,因此在本单元的最后两课安排学生制作APP,让学生对智能手机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制作APP的软件有很多,本课选用的软件是appMaker,该软件是电脑版。在资源目录中有该软件的安装程序。如果老师认为有更合适的`制作APP的软件,也可以选用更合适的软件来制作APP。

  本课可以让学生选定一个制作APP的任务,然后在电脑上自主完成。制作APP的任务可以是故事书,也可以是班级的文宣、某个报名活动的宣传等,老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一些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任务,或者由学生自己构思任务。

  为了让学生体验制作APP的完整过程,在学生完成作品后,老师可以将部分制作得较好的学生作品发布到手机上,演示给学生看,并点评。本课实际上是制作一个类似演示文稿的APP,制作的过程比较简单,难就难在准备制作APP所需要的素材。老师应该针对各种任务为学生准备一些必要的图片和视频素材,以防学生找不到素材影响教学效果。至于语音素材,教材中提到了用“文字转成语音生成器”来制作语音,课堂上可以用这个软件来制作语音,该软件生成的语音是WAV格式的文件,而appMaker不支持WAV格式的声音文件,所以要用“格式工厂”转换声音文件格式。在学生完成APP制作任务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不同的软件,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教学参考资源

  本课需要使用的软件都放在资源目录中:

  1.APP制作软件:appMaker。

  2.文字生成声音:文字转成语音生成器。

  3.声音、视频格式转换:格式工厂。

  复习课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通过复习进一步明确乘法的意义,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求积。

  教学准备:

  口诀卡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复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复习一下有关乘法的知识。

  板书课题:复习乘法的意义、乘法口诀,表内乘法。

  二、复习乘法的意义。

  1、看图先填空,再写加法和乘法口诀。

  ○○○ ○○○ ○○○ ○○○ ○○○

  一共是( )个( )相加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或□□=□

  2、◎◎◎

  □□□ □□□ □□□ □□□

  ◎有( )个,□有( )个( )个。

  □的个数是◎的( )倍。

  3、完成期末复习11。

  沉重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老师小结:

  4+4+4只表示3个4相加,写成乘法算式可以写成34或43,求5的2倍也就是求25相加是多少,写成乘法算式52。

  三、复习乘法口诀。

  1、请学生齐背1~6的乘法口诀。

  2、出示口算卡片,齐说得数并说说用了哪一句口诀?

  3、完成期末复习12。

  组织学生两人一组根据口诀对口令的游戏,然后根据口诀说出两道乘法算式。

  4、完成期末复习13。

  (1)学生独立完成把得数写在孔雀羽毛的外端圈里,集体校对。

  (2)然后指导学生拐弯读乘法口诀。如: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四得八、二五一十、二六十二,再如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五六三十。

  (3)2和一个数相乘,得到的'积的个位有什么特点?5各一个数相乘呢?

  (4)和一个数乘,得到的积的个们有0、2、4、6、8。5和一个数乘得到的积的个位是5或0。

  5、完成期末复习14。

  16题口算要求学生在2分钟内完成,督促学生写好后要检查,养成良好的习惯,集体校对。

  6、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说一说在1~6的乘法口诀中哪两句乘法口诀的得数是一样的?

  (一四得四、二二得四) (一六得六、二三得六)

  (三四十二、二六十二)

  四、复习总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

  五、作业布置。

  复习课教案 篇5

  一、学习内容

  课本第24、25、26页和复习。

  二、学习目标

  1.在老师的引导下,经历知识的过程,进一步了解本单元的知识及相互联系。

  2.通过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和方法的归纳,以及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掌握方法,并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形成能力。

  三、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熟练地进行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

  难点:能按照解题的一般步骤,分析和解决问题。

  四、配套资源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复习课》名师教学课件

  五、学习设计

  (一)课堂设计

  1.口算复习

  12-9=13-6=15-7=16-8=

  11-7=17-9=15-6=13-9=

  11-9=12-6=13-5=14-7=

  18-9=15-8=11-3=12-4=

  师:第二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和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一起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和。

  2.知识,巩固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

  课前准备20以内所有退位减法的算式卡片。

  师:把课前准备好的36道20以内退位减法算式自己进行,按一定的顺序排列整齐。

  学生独立排列,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的。

  师:我们一一看晶晶同学是如何的?

  (1)师:竖着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竖着看,每一列的减数相同。

  预设2:竖着看,每一列的被减数依次多1。

  预设3:竖着看,下面一道算式都比上面一道算式的差多1。

  师:为什么会出现下面一道算式比上面一道算式差多1的情况呢?

  生:因为被减数的个位依次多1,减数不变,差也依次多1。

  (2)师:横着看,你能发现什么?

  预设1:横着看,被减数相同,减数依次少1。

  预设2:横着看,后面一道算式都比前面一道算式的差多1。

  师:为什么会出现后面一道算式比前面一道算式差多1的情况呢?

  生:因为被减数不变,减数依次少1,减的越少,剩下的`也就越多,所以差反而多1。

  (3)师:斜着观察呢?这些算式的差有什么规律?

  生:斜着观察,每一斜行算式的差相同。

  师:得数相同的算式是怎么排列的?比如11-7,12-8,13-9这三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被减数和减数都不相同,差相同。

  预设2:被减数和减数都依次多1,差不变。

  :同学们真能干,我们通过自己20以内所有的退位减法算式,对这36道算式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还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发现了这么多算式排列的规律,太棒了!

  (4)巩固练习

  师:看着这张表,指出任意一道算式,你能很快的说出得数吗?谁能说出差是3的算式?差是4的呢?把差是9的算式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3.解决问题:第24页第2题。

  师:认真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会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预设:小丽得了12朵,小林得了9朵。小丽比小林多得了几朵?

  师:小林得了9朵花,这个信息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解决“小丽比小林多得了几朵?”这个问题,与小东得了几朵有关系吗?

  师:“小东得了几朵”这个信息与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没有关系,所以是一个多余信息。另外,在找数学信息时,还要注意图文结合,找到图中的有用信息。

  师:会解决这个问题吗?在练习本上试着做一做,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借助画示意图的方法在本上画一画理解。

  预设:12-9=3(朵)

  师:算式中的12、9、3分别表示什么?

  生:12表示小丽得了12朵花,9表示小丽和小林得的同样多的一部分,3表示小丽比小林多得的一部分。

  同桌互相说,全班齐说算式各部分表示的含义。

  师:根据表中的信息你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同桌互相提问并解答。

  4.结合梳理过程,完成思维导图

  我们对本单元知识进行了梳理,形成了一个这样的知识图(出示下图),这样的知识地图能把我们学过的单一知识点串起来,便于我们发现知识间的联系。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典型题目:

  1.夺红旗。

  师: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想一想,算一算

  (1)桃子比西瓜多几个?

  (2)西瓜比桃子少几个?

  独立完成,集体对改。

  :求“桃子比西瓜多几个?”或“西瓜比桃子少几个?”这两个问题都是从桃子的个数中减去和西瓜同样多的部分,求剩下的部分(也就是多或少的数量),所以都用减法计算,因为求的同一部分,所以算式都是12-7=5(个)。

  3.跳绳比赛。

  (1)小明比小丽多跳了几下?

  (2)小玉比小明少跳了几下?

  学生独立解答,汇报。

  :在解决问题时要认真审题,看清问题,找到解决问题所需的有用信息,排除多余信息。解答之后要注意及时检查,回顾。

  (三)设计习题,检测学习效果。

  (1)口算

  知识点巩固和熟练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

  答案略

  解析要求全部做对,而且注意把握时间。

  (2)画一画

  ①画☆比□多5个。

  □□□

  ②画△比○少3个。

  ○○○○○○○○○

  知识点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个量的多少,借助画图帮助学生理解“比多比少”。

  答案略

  解析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上下对齐。

  (3)解决问题

  知识点考查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是否能辨别出信息中的有用信息和多余信息。

  答案14-8=6(只)

  解析解决“小月折了几只?”这个问题,与“其中黄色的有6只”这个信息没有关系,所以这是个多余信息,圈起来排除。

  复习课教案 篇6

  一、复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整理和复习及第107页12题。

  本单元是学生初次接触质量单位,为了让学生体会质量单位的作用,教材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质量单位的必要性。结合主题图,学生初步感受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在通过掂一掂的活动形成直观感受后,认识称物品的测量工具,并继续借助天平使学生对1克、1千克形成直观感受。借助前面学习中积累的直观感受和经验,通过估量解决问题,深化本单元知识的学习。练习用不同形式的题目将本单元知识进行了有趣的呈现。本单元的学习为后续学习吨的认识、理解和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节课的整理和复习,不仅是对本单元知识的巩固,更是对后续学习的铺垫,对解决问题能力,尤其是估测能力的提升。

  二、复习目标

  1.通过交流单元知识整理,对本单元的知识结构有一个较深的`了解,体会质量单位的作用。

  2.通过举例、判断、交流,进一步巩固质量单位的表象,利用克和千克解决问题。

  3.四人小组交流对质量单位的认识,并用电子称称量物体的质量进行验证。

  4.综合运用质量单位的知识解决问题,发展估测能力。

  三、复习重难点

  重点:利用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解决问题。

  难点:质量单位正确表象的建立。

  四、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克和千克复习课》名师教学课件

  五、复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复习任务:

  1.第一单元的学习已经结束了,你都学会了什么?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思维导图、表格等)把这个单元所学进行整理,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个单元你学习了几个方面的内容?

  (2)你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最困惑的是什么?

  (3)你会把你最感兴趣的内容讲给大家听吗?

  2.举例说明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课堂设计

  1.导入

  这节课我们就来整理复习第八单元。(板书课题:克和千克的整理和复习)

  2.交流梳理结果

  课前同学们已经将本单元的知识进行了初步的思考和整理,下面请同学们四人一组交流课前预习任务一,交流并完善自己的整理,然后推选一位同学的作品进行展示。

  展示小组作品,交流预习任务一的三个问题。

  汇总:

  (1)两个质量单位:克和千克:1克→1枚2分硬币的重量,1千克→两袋500克盐的重量。1千克=1000克

  (2)解决问题:想:1克、1千克大约有几个常见的物体重

  估:通过掂量物体进行质量的估计

  选:选择合适的单位

  师:在这个单元中,记住1克、1千克的重量可以帮助我们准确解决问题。比比看,谁记得最准

  3.及时检测

  (1)请举例说明1克的重量,同桌互相判断谁的更准确一些。

  (2)抢答:质量大约是1克的物品有哪些?

  (3)举例说明1千克的重量,同桌互相判断谁的更准确。

  (4)抢答:质量大约是1千克的物品有哪些?

  (5)填写合适的质量单位。

  7粒黄豆大约重1(),1包餐巾纸重5(),1瓶洗衣液重5(),1箱苹果重20()

  (6)你能估计出身边哪些物体的质量?寻找身边最感兴趣的三个物品,先估一估,再用电子秤量一量。学生四人小组合作测量并汇报。

  4.结合梳理,完成思维导图

  根据刚才复习同学们交流了自己的知识梳理,看,(出示思维导图),老师是用这样的方式梳理的,这样的梳理可以帮助我们回顾反思,更好地掌握知识。希望同学们在今后每个单元学习之后都能养成这样梳理的好习惯。

  5.随堂小测

  【知识点1】认识克

  下面质量大约是1克的物体是()。

  ①②③④

  【答案】③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学生对1克表象的建立。1克的质量不仅是克这个质量单位走进学生内心的关键,更是学生估测以克为单位的物体实际重量的标准,因此应在教学时格外重视。

  【知识点2】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答案】克;千克;克;克。

  【解析】注意计量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用克作单位。计量比较重的质量可以用千克作单位。

  【知识点3】改错

  爷爷收到了一封信,看了之后却笑得直不起腰来,我们也来看一看,读一读这封信:

  亲爱的爷爷:您好!今天是我十岁生日,我身体特别棒,体重已达40克,每天早上能吃掉30千克的鸡蛋,今天爸爸给我买了一个300千克的蛋糕,妈妈领我看了世界上最小的蜂鸟,大约只有2克重,我还知道世界上最大的鸟是鸵鸟,大约有100克重。孙子:小明 20xx年6月11日

  师;同学们为什么笑了?

  【答案】亲爱的爷爷:您好!今天是我十岁生日,我身体特别棒,体重已达40千克,每天早上能吃掉30克的鸡蛋,今天爸爸给我买了一个300克的蛋糕,妈妈领我看了世界上最小的蜂鸟,大约只有2克重,我还知道世界上最大的鸟是鸵鸟,大约有100千克重。孙子:小明 20xx年6月11日

  【解析】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首先学生要对1克和1千克有正确的表象,其次要能够想象出物体的质量与生活经验相结合进行比较,然后确定正确答案。对于生活中不常见的物体,通过比较就很容易找到正确答案了。

  六、课后作业

  1.排序

  990克 1千克 90克 9千克

  ()>()>()>()

  【答案】9千克>1千克>900克>90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克和千克的关系的掌握,学会利用克和千克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2.它们各重多少?

  【答案】12;6;2。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已有信息进行计算。题目的着手处是最后一幅图,容易使不够细心的学生误以为没有解决办法。

  复习课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尝试在操作过程中将一个物体等分成两份,知道部分小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

  2.鼓励幼儿用(目测、计量、数数、折叠)等多种方法大胆去尝试、探索二等份的多种分法。

  3.引导幼儿大胆讲述操作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教具:天线宝宝两个、蛋糕一块、二等份图卡10张。

  学具:长方形纸、剪刀、尺、毛线、包装纸,吸管、圆片、三角形、正方形,硬币、蚕豆、雪花片、纽扣、小碗,量杯6个,天平、蛋糕、番茄、豆腐干、刀子、菜板、橡皮泥等。

  活动过程

  1.幼儿将长方形纸进行二等份。

  (1)班上请来了两位小客人,看看是谁?它们还带来了最喜欢吃的蛋糕,可是只有一块蛋糕,两人都想吃,怎么办?

  (2)请一位幼儿动手试一试,有什么办法知道这两块一样大呢?(重叠)

  (3)教师小结:把蛋糕分成一样大的两份,这种方法叫二等份。想想蛋糕除了这样分,还有不一样的分法吗?每位小朋友面前都有一张像蛋糕一样的`长方形纸,请你想出和别人不同的方法进行二等份?

  (4)幼儿动手操作,展示幼儿分法。

  边与边对折、对角折)请幼儿比较一下,分出来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有什么变化?

  (5)教师小结:小朋友用了对折、对角折对长方形纸进行了二等份,把它分成了两份一样大的图形。

  2.幼儿分组操作,尝试用多种方法进行二等份。

  (1)天线宝宝邀请你们到宝宝乐园去参观,愿意吗?参观时小朋友应不推不挤,有秩序地参观,看看乐园里有什么?教师介绍各种材料,请小朋友帮忙把里面的东西进行二等份。

  (2)幼儿自由操作,教师重点指导天平秤量、实物分法等。

  第一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剪刀、吸管。第二组:毛线、彩带、尺、剪刀。第三组:硬币、蚕豆、雪花片等。第四组:量杯、水。第五组:天平、橡皮泥、蛋糕、番茄、豆腐干、刀、菜板。

  3.幼儿讲述操作过程、方法。

  (1)小朋友分过很多东西,请你想一想你分了什么?怎样分的?

  (2)幼儿讲述各种分法,教师引导幼儿联系生活想想在什么时候用过目测、数数法等。

  (3)教师小结:小朋友在乐园里用了目测法、折叠法、计量法、数数法等对乐园里的东西进行了二等份。

  4.游戏“看谁说得对”,天线宝宝想和你们做游戏,请你看图形说说它是不是二等份?比一比谁说得又对又快?

  5.延伸活动

  在生活中,除了进行过二等份,还可以分成几份?以后我们还会继续学习四等份、五等份等。

  复习课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复习字母表,能默写字母表。

  2、区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

  3、复习拼读音节,能正确、熟练地拼读音节。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母表(52页)

  1、背诵字母表。

  自由背诵—组内检查—台上展示(拼音接龙)

  2、考查。

  (1)将声母、韵母或整体认读音节补充完整。

  如:ao ou üe er

  (2)能挑出声母、韵母或整体认读音节。

  如:找出整体认读音节,用“ ”画出来。

  (3)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分类。

  如:我能送拼音宝宝回家。

  二、能正确区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

  1、分类。

  翘舌音:zh ch sh r

  平舌音:z c s

  单韵母:a o e i u ü

  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特殊韵母:er

  前鼻韵母:an en in un ün

  后鼻韵母:ang eng ing ong

  2、考查。

  如:(1)出示绕口令,找出里面的平舌音和翘舌音。

  (2)出示小儿歌,找出里面的前鼻音和后鼻音。

  三、能准确区分形和音相近的声母、韵母。

  1、形相近的声母:b—d p—q f—t

  音相近的声母:z—zh c—ch s—sh l—n

  形相近的韵母:ui—iu ie—ei un—ün

  音相近的.韵母:an—ang en—eng in—ing

  音相同的声母与韵母:y—i w—u

  2、考查。

  如:出示相近字母,指名拼读。

  四、能正确拼读音节。

  jù shú sú qún lún

  xué nüè juàn tuán

  duī diū zǒng zhǒng

  tóu tuó

  五、把音节和词语连起来。

  yè sè马路

  chuí liǔ打鼓

  zhé zhǐ搭积木

  dā jī mù折纸

  dǎ gǔ垂柳

  mǎ lù夜色

  (书中出现的“我会读”的词语)

  六、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打“√”。

  如:谁的尾巴最(zhuì zuì)好看?

  七、听写拼音。

  八、拼音专项复习试卷。

  复习课教案 篇9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课本第六册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会计算比较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4、渗透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形成比较 正确、熟练的计算技能

  【教学重难点】

  重点:回顾落实有关小数的含义,读写方法,大小比较,及加减法的计算等基础知识。

  难点:培养学生利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答题卡

  学生准备:答题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师: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都是些乐于助人的好孩子,可二年级的两位同学却因为自己的高矮闹矛盾,你们愿意用自己学的知识来帮助他们吗?

  师:事情是这样的,二年级体检后王东的身高是1.3米,李明的身高1.30米, 他们都说自己高。(课件演示)

  引导学生判断并说说判断方法。

  师:在判断时,你用到了哪些知识呢?

  师:对,咱们班的同学真棒,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帮助别人了。

  师:看到这些小数又让你想起有关小数的哪些知识?

  师:很好!今天咱们就对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以帮助低年级同学解决问题创设复习情景,渗透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体会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就有数学。引出复习内容,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体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一)自主整理,实施创建

  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本再梳理一下这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了什么知识,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展示汇报整理成果,教师随机引导,板书:

  ↗小数的读写

  小数的初步认识 →小数的比较

  ↘小数的加减计算

  (二)交流矫正,优化再建

  结合板书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

  师:谁能说一说你身边的小数?

  指名回答后,说说自己小数的意义。

  然后进一步让学生同桌间写小数。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板书两种商品的价格,引导学生算出两种商品一共多少元?

  再板书两名同学的身高,先让学生比较,再计算他们相差多少米?

  (设计意图: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复习小数初步知识,建构知识网络,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知识的能力,以身边的小数为例,体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的理念。)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一)分层练习,重点突破

  师:同学们对小数的知识掌握的真不错,随老师到商店走一走一吧

  课件出示:商店的一角

  1、复习小数的读法

  师:谁能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师:想一想读小数时应该注意什么?

  指名回答,教师小结:小数点左边的数按整数读法去读,小数点右边的数按顺序读数字。

  2、复习小数大小的比较

  小组内任选两种商品比较大小,并说说比较的方法。

  集体汇报,订正,明确小数各个数位表示的意义。

  3、复习小数的加减法

  任选两种商品计算一共用多少元。

  一种商品比另一种商品贵多少元。

  买一包饼干和一包瓜子,带10元钱,够吗?

  (二)拓展延伸,整体深化

  用5、0、7、和6这几个数字写出下面的数,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

  1、小于1而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2、大于7而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设计意图:以超市购物这以活动进一步复习小数读法,比较,计算,感知小数含义,并重视生成资源的运用,体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一)自主检测

  师:同学们的闯关太棒了,一起来摘星大擂台吧。

  师:拿出老师给你们准备的题卡,开始吧。(教师巡视学生做题情况)

  一、填空(6颗★)

  1、南京长江大桥全长六点七七千米,写作( )千米;

  2、陆地上最大的动物是非洲象,它的高度可达3米5分米,用小数表示是( )米;

  3、一种书包商店标价是56.50元,也就是( )元( )角( )分。

  4、比较大小。0.47( )0.49 0.65( )0.56 1.1米( )110厘米

  5、把下面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起来。

  6.5 6.05 6.65 6.5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大于5小于6的两个小数( )、( )。

  二、判断对错(5颗★)

  1、小数都是比1小的数。( )

  2、大于2小于3的小数有9个。( )

  3、30.20元表示30元2角。( )

  三、计算(8颗★) 1.4-0.8 7.8+0.5 3.8-1.9 6+0.6

  四、用数学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16颗★)

  1、一本《童话故事》定价6.4元,一本《动脑筋大王》定价12.7元。

  (1)《童话故事》比《动脑筋大王》便宜多少元?

  (2)他各买一本书,20元钱够不够?

  2、一根绳子剪去2.5米后,还剩1.7米,这根绳子原长多少米?

  3、8路车从儿童公园到火车站一共有20公里,10公里以内票价1元,每增加1公里增加0.2元,小东坐车走了12公里,他应该付多少钱?

  (二)评价完善

  生做完题后,交流展示。师:谁是今天的摘星擂主?

  师:这节课自己表现的如何?那些地方让你很满意?哪些地方还需要继续努力?你打算以后怎么办?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层次性的题目,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综合性的巩固掌握,正确的评价自己,别人,进一步激发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上进行自我完善。)

  板书设计:

  小数的初步认识

  ↗小数的读写

  小数的初步认识 →小数的比较

  ↘小数的加减计算

  复习课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掌握3以内数的形成,知道其意义;

  2、能较准确地按物取数和按数取物;

  3、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准备没人雪花片和肖邦各三个,数字卡片每人一套,彩笔1支;练习单两张;一幅体现家庭居室的`图片

  重难点分析:熟练掌握2、3的形成及其意义

  活动过程

  一、听音计数,巩固2、3的形成,如:教师敲一下铃,冰吻幼儿在敲击下零是2下铃?知道1天1是2,用雪花片表示出来。

  二、看图计数。培养幼儿按物体取数的能力并理解数的实际意义。观察图片上有什么?分别有几个?并用数字表示出来。

  三、幼儿在练习单上进行行练习,能较熟练地按物体取数和按数取物体。

  复习课教案 篇11

  1,复习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

  2,引导学生打开写作思路

  教学难点:

  怎样审题与立意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作文复习

  同学们,一篇好的作文,大都是:题目新、内容真、结构妙、文采靓,同学们可能身有感受吧!三年的初中学习,我们将拿出自己的本领,中考时献上一篇令阅卷老师欣赏的佳作。因此,今天我们以作文专题复习的形式,进行一次拓展思路的强化训练,希望能借这节课的复习,帮助大家进一步写好作文。

  二,复习有关材料作文的知识要点

  1,什么叫材料作文?略

  2,材料作文的优点有那些?略

  3,材料作文的类型

  a,材料+命题型(命题作文)

  b,材料+话题型(话题作文)

  c,材料+感受型

  d,材料+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

  4,材料作文注意的问题

  a,读懂材料,全面把握。

  b,研究题干,明确要求。

  c,立意求准,力求新颖。

  三,探讨审题立意的原则和方法

  1,学生研读材料,思考可以从那些角度立意(材料略)

  2,教师点拨,让学生领悟多角度立意。

  3,教师引导总结审题立意的原则和方法

  四条原则:

  a,多向性原则

  b,整体性原则

  c,筛选性原则

  d,就事论理原则

  五种方法

  a,摘取中心句法

  b,内容归纳法

  c,比较分析法

  d,意义提炼法

  e,寓意透视法

  四,巩固练习,强化提升(老师巡视指导)

  五,小结:

  1,为什么材料作文会受到青睐呢?因为材料作文比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更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可以通过自己对材料的理解和解读,选择适合自己的文体进行写作。

  2,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而言,写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离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或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疏远的感觉。

  3,希望大家通过这节课,重视材料作文,写好材料作文。

  范文:

  风雨中,我伤害过不该伤害的人

  有人说,人一生下来就开始透支母亲的生命。可我一生下来就是为了报复父亲。我永远不会忘记他和妈妈离婚的情景。判决时,我最终还选择了父亲,我要让他难过一辈子。没过多久,父亲又结婚了,这更加深了我对他的仇恨。

  虽然继母总是竭力地想讨好我,我却从来没有对他笑过一次。父亲常被我气得青筋暴起,每每这个时候,我的心里总会燃起一丝可怕的喜悦。几年后,他们有了自己的小孩,不过他只是个病秧子,三天两头得送医院,我经常半夜醒来,看见父亲开车送弟弟去医院,继母在门前鬼哭狼嚎的场面,我变成了一个麻木的观众,没有一丝担心。

  那天,我接到了重点中学的通知书,这是我十几年来除了报复父亲之外最大的心愿了。回到家,我把通知书朝桌上一扔,“我考上重点中学了,明天报到,先交三千!”父亲拿过通知书,眼角稍微扬一下,但马上又恢复了沉重。我知道,这几年来,弟弟的病几乎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但我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只见父亲慢慢地起身,来回地踱着,最后他下决心,走到继母面前说:“小伟的病要治,萌子的书也要读”。“家里就剩这三千了,医生说小伟随时可能要动手术,这钱可不能用啊!”继母哭着说。“可咱也不能误了萌子的前程啊!”说完这话,父亲冲出了家门。看着这一切,我有了一点心酸。

  第二天,医院来通知说,弟弟可能不行了,要我们有心理准备,那一刻,我第一次有了一丝震撼,那一天,我怀着一颗惭愧的心看了弟弟一眼,是分别后的第一眼,也是最后一眼。

  我去重点中学的前一晚,父亲把我叫进了他的房间,语重心长地说:“萌萌,其实我不是你生父,当初他抛弃了你们母女俩,我为了保住你母亲的名声才跟她结婚的,我们约好等你长大一点后再离婚,没想到你当初选择了跟我……”

  这番话犹如晴天霹雳,我怎能相信自己一直报复的父亲,居然是我最大的恩人,是一个与我毫不相干却白白养了我十几年的人……看着眼前未老先衰的`父亲,我的那些仇恨变得不堪一击了,我扑进父亲的怀里,大声哭着说:“爸,我对不起你!”父亲拍了拍我说:“父亲是永远不会责怪自己的儿女的!”

  原来,这十几年我白活了。只有今天,才真正找到了自我。

  佳作探胜:“这里有温暖关爱;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周围充满了阳光雨露,充满了亲情友情,充满了合作竞争”,本文让读者更深地体会到这一点。作者围绕材料所包含的中心,叙述了一个家庭生活故事,将两代人的情感冲突置于矛盾之中,有力地揭示了所要表达的主题。平铺直叙地写父爱,写亲情,难于写出真正的父爱和亲情,而本文作者通过运用对比和误会的笔法来传达这种情感矛盾,尤为深刻而且让人怦然心动,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可以说本文最大的优点就是谈真感受、诉真感情。

  复习课教案 篇12

  学习目标

  1、复习课文内容,及其生字词语。

  2、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3、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喜爱和培养高尚情操。

  核心素养

  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重难点

  1、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2、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喜爱和培养高尚情操。

  评价任务

  掌握本单元生字词语。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二、复习本单元学习内容

  1、生字、词语。

  学生认读,抽查学生听写。

  2、课文复习

  学生浏览一下问题,回顾单元

  重点内容:

  (1)《文言文二则》

  A、 《伯牙鼓琴》重点字词解释:

  ①鼓:弹。

  ②志:心志,情志。

  ③太山:泛指大山、高山。一说指东岳泰山。

  ④善哉:好啊。

  ⑤巍巍:高大的样子。

  ⑥若:像。儿,不久

  ⑦少选:一会

  ⑧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重点句子理解

  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伯牙摔破鼓琴弄断琴弦,一辈子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B、《书戴嵩画牛》人物形象

  (活泼可爱)的牧童(宽容大度)的杜处士本文主题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古话说:“耕种的事情应该请教农夫,织布的事情应该请教织女。”(这个道理)是不可以改变的。我们遇事可以多向行家里手请教。

  (2)《月光曲》

  A、人物形象

  (手足情深)的兄妹(善解人意、热爱音乐)的盲姑娘(同情劳苦大众)的'贝多芬

  B、 本文主题

  本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同情穷鞋匠兄妹俩,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月光曲》的传奇故事。

  (3)《京剧趣谈》

  A、易错音

  驰骋(chěnɡ)尴(ɡān)尬(ɡà)

  B、 本文主题

  本文由两篇与京剧有关的小短文组成,介绍了京剧表演在道具使用方面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特点以及在动作造型方面的独特之处,表达了对京剧的喜爱之情和对祖国传统文化强烈的自豪感。

  三、反馈矫正,深化提高。

  1、矫正。

  教师根据学生复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纠正错误,使他们对所学知识形成正确、清晰的印象。

  2、深化提高。阅读《看戏》完成课后题。

  四、单元小结,增强自信

  本组课文围绕“走进艺术”这一专题编排的,要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3、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喜爱和培养高尚情操。

  五、评价检测

  1、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来。

  曝书画(bào pù)善哉(zāi zhāi)恬静(tián qià)入场券(quàn juàn)纯熟(shú shóu)飞奔(bēn bèn)

  2、读拼音,写汉字。

  (1)在lái yīn河畔的一个小镇上,一位mánɡ姑娘正在弹贝多芬的曲子,可是还不够chún熟。贝多芬走进小屋,按动琴jiàn,弹出了动听的曲子。兄妹俩听得táo醉了,贝多芬pǔ出了

  《月光曲》。

  (2)伯牙拨动琴xián,弹出了旋律,时而像wēi峨的高山,时而像汤汤的流水,时而像一zhóu美丽的画卷。

  3、给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A、打击乐器

  B、膨胀

  C、发动

  D、弹

  (1)锣鼓队的队员们给大家带来了精彩的表演。

  (2)好政策让村民们的腰包鼓起来了。

  (3)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4)老师鼓励我们坚持练字。

  板书设计

  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复习课教案 篇13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13页第1题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归纳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乘除法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归纳其计算法则,并用其解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与归纳的方法总结计算法则,根据实际需要,引导学生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正确结果。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运用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目标解析:小数乘除法的复习分为两部分: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和运用小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由于小数乘除法和整数乘除法在计算方法上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这里把整数乘除法与相应的小数乘除法进行对比复习,使学生在比较两者计算方法的联系和区别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解决问题的复习要求学生结合具体问题情境,根据数量关系,综合运用小数乘除法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

归纳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小数乘除法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有关计算的知识?(小数乘法与小数除法)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计算。

  二、对比练习,归纳方法

  1.课件出示教材第113页第1题第(1)小题。

  一边计算一边思考:左右两边的算式分别有什么共同点与不同点?在计算时,它们有什么相通的地方?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独立完成两组习题,给予学生独立的空间回顾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利用已学的知识进行独立计算,发现自己还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为后面的针对性复习提供依据。边练习边思考两组习题的异同点,通过对比更容易总结出计算小数乘除法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2.汇报结果。

  (1)小数乘法

  ①说说上述习题的异同点。

  因数异同点:几道习题的因数数字都是一样的,但小数的位数不一样。

  积的异同点:积的数字也是相同的,但小数的位数不相同(积的小数的位数与因数有关,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②说说你是怎样计算2.70.03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板书。

  学生:把因数的末尾对齐列竖式,再按整数273的方法计算,然后数出因数一共有三位小数,那么积也有三位小数,积的小数数位不够,在前面用0补足,最后点上小数点,即得0.081(如下图所示)。

  (2)小数除法

  ①说说上述习题的异同点。

  被除数与除数的异同点:每道题的被除数数字相同,除数的数字也相同,但小数的位数不同。

  商的异同点:商的数字相同,商的小数位数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②为什么式子各不相同,有的商却是相同的呢?

  244与2.40.4的商是相同的,因为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③说说你是怎样计算2.46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板书。

  学生:整数部分不够商1要商0,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说说你是怎么计算2.40.06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板书。

  学生:把除数0.06扩大100倍,转化成整数,根据商不变性质,被除数2.4也要扩大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被除数数位不够,添0补足(为240)。

  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两组习题的.异同,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小数乘除法在计算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再通过具体的习题的讲解,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小数乘法时,积的小数位数是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和;被除数一定要和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不够商1要商0;位数不够要添0补足等。

  三、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小数乘除法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现在我们就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吧。

  1.课件出示教材第113页第1题第(2)小题,请学生说说发现的信息与问题。

  2.分析问题,确定数量关系。

  要想知道购买苹果的总价,得知道苹果的单价与数量,数量是已知的,为3千克。要想知道苹果的单价,还要知道橙子的单价,根据10元买了2.5 kg的橙子可以求出橙子的单价。

  橙子的总价橙子的数量=橙子的单价;

  橙子的单价1.6=苹果的单价;

  苹果的单价3=苹果的总价。

  3.列式解答。

  【设计意图】此题是应用刚复习的小数乘除法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到学习小数乘除法的意义所在,并建立系统的观点,学会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确定数量关系。

  四、练习巩固,深化认知

  1.课件出示教材第115页练习二十五第2题。

  (1)指名上黑板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列算式计算。

  (2)汇报评价。

  2.课件出示教材第115页练习二十五第3题。

  (1)复习乘法交换律与乘法结合律。

  (2)学生弄清题目的要求与给出的条件后独立完成。

  (3)汇报评价。

  3.课件出示教材第115页练习二十五第5题。

  (1)读题,请学生说说获得的信息与问题。

  直接信息:年降水量可达20xx.9 mm。

  隐性信息:一年有12个月。

  问题:平均每月降水量大约有多少毫米?

  (2)说出数量关系。

  年降水量12=月降水量。

  (3)学生独立解答,结果可以保留一位小数。

  【设计意图】练习二十五第2题是小数乘除法的计算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熟练计算技能;第3题是运用运算定律,观察算式,利用其中的等量关系,在方框内填数,在圆圈内填符号,巩固相关的运算定律,培养学生的运算直觉;第5题是配合小数乘除法运算,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练习,并复习求结果的近似数的知识,根据实际需要,引导学生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正确的结果。

  五、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巩固了哪些知识?

  【设计意图】再一次完整地梳理一遍小数乘除法的运算法则,并将课中接触到的其他知识进行回顾,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学会系统地归纳知识。

  复习课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1、复习、梳理第一、二单元课文要点。

  2、复习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道理的方法;复习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复习体会作者表现民族特点的方法。

  3、背诵《文言文两则》《匆匆》以及《日积月累》中的内容,理解文言文重点字词句。

  教学过程:

  一、《文言文两则》

  1、熟读课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以及重点字词的意思。

  2、背诵课文。

  3、知道两篇文言文揭示的道理。

  二、《匆匆》

  1、朱自清的散文,表达作者对时光流逝感到无奈和惋惜的`心情。

  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如"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3、背诵全文。

  三、《桃花心木》

  1、借物喻人的散文,借树苗的成长,来比喻人的成长,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接受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种树人的一番话以及作者的感悟。

  四、《北京的春节》

  1、作者老舍,描绘了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展现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与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喜爱。

  2、文章以时间为顺序,以人们的活动贯穿全文。

  3、复习体会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

【复习课教案】相关文章:

复习课教案01-19

《复习课》教学反思04-03

《复习课》教学反思06-29

三年级语文复习课教案03-29

《总复习》教案第一课时04-11

英语复习课教学反思04-09

生物复习课教学反思04-26

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10-22

《认识时间复习课》反思01-16

拼音复习课教学反思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