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音乐教案

时间:2024-07-20 07:13:26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送别》音乐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送别》音乐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送别》音乐教案

《送别》音乐教案1

  一、教学内容:

  《送别》

  二、教学目标:

  1、能准确的演唱歌曲,明确音乐要素在歌曲中发挥的作用,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音乐情绪。

  2、学习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提高学生歌唱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3、感受歌唱艺术的无穷魅力,提高学生主动聆听、表达音乐的积极性,树立学生自信心。教学重点

  1、用良好的发声状态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理解、感受音乐要素在表现歌曲情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难点

  理解、感受音乐要素在表现歌曲情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歌曲《送别》,学生在《送别》的旋律中走进课堂。

  (一)导入——小组交流,展示自学成果

  在上一节课粗略学习《送别》旋律之后,分组交流课后作业

  1、歌曲的作者

  2、关于学堂乐歌

  3、歌曲的创作背景

  4、歌曲曾出现在哪些影视作品中,表达的怎样的情绪?

  学生搜集的相关信息将在微信朋友圈进行共享,以便学生课后继续了解掌握。

  (二)新授——良好的`发声状态与细腻的歌曲处理

  1.气息与发声练习

  (1)呼吸练习

  (2)3 2︱1 — O — — —

  (3)音阶练习,注意气息和咬字

  (4)复习歌曲旋律,划分乐句

  2.音乐要素与歌曲处理

  (1)复习提问:音乐的表现手段(音乐要素)有哪些?音高(音的高低)、音值(音的长短)、音量(音的强弱)、音色

  (2)分四个小组,每组一个乐句,分析如何利用音乐要素更好的表现歌曲?并分组展示。

  (3)集体有感情的演唱。

  (三)歌唱情感的激发

  (1)聆听歌曲,观看《城南旧事》视频

  (2)展示同学们上交的反应歌曲情绪的图片,并进行交流。

  (3)用同学们的图片制作成伴奏视频,集体演唱。

  (四)课后拓展

  为第三乐句添加一个声部,由小组长带领,课后分组练习。

《送别》音乐教案2

  教学目标:

  1、了解学堂乐歌的有关常识,了解作曲家李叔同。

  2、通过演唱和对歌曲的艺术处理,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3、能从乐曲的听赏中体会作品的内涵与情感。

  4、能大胆的参与歌曲的.演唱也表演,能准确表达歌曲情感。培养学生合唱合作精神与充满爱心的情怀。

  教学重点:

  1、演唱歌曲《送别》

  2、听赏乐曲

  教学难点:

  谈听赏乐曲的感觉与情感体验

  教学方法:

  欣赏与实践相结合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欣赏《童年》,介绍学堂乐歌。

  二、新课导入和授新

  教学步骤:

  一、导入今天我们首先来欣赏一首歌,请大家猜猜他的歌名。

  (放《童年》)这是大家喜欢的《童年》,它是流行于现代校园的一首校园民谣,那么我们思考一下,如果我们追溯到“五四”时期,那时学堂里又在唱些什么?那时人们把在学堂里唱的歌叫乐歌,因此就把20世纪初流行于学校的歌曲,叫学堂乐歌。学堂乐歌除向学生进行思想和知识教育外,还有反映人们要求“富国强兵”、“抵御外辱”的,还有宣传学习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学堂乐歌《送别》

  二、介绍词曲作者

  学堂乐歌基本上是填词歌曲,其曲调大部分选自当时的日本和欧美的流行歌曲,因此它的曲作者为英国的奥待韦。它的词作者是我国近代音乐家李叔同。

  三、发声练习

  四、唱谱

  1、熟悉D大调

  2、视唱全谱

  3、解决难点

  五、填词演唱

  六、感情处理

  歌曲表达了一种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最后一句应唱得渐慢渐弱。

  七、学生表演

  用王维的诗来启发,教师示范

  八、辩论:你更喜欢学堂乐歌还是校园民谣。

  发挥生学的主体性

  九、不管你更喜欢哪一种,我们都不能忘记学堂乐歌对我国近代音乐文化发展的影响

  通过辩论加深学生对学堂乐歌的认识与喜爱

《送别》音乐教案3

  《送别》教学设计

  (唱歌课)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按照歌曲的意境演唱《送别》。

  2.知道《送别》是电影《城南旧事》的主题音乐。

  3.了解学堂乐歌的相关知识,了解作曲家李叔同。

  二、教学重、难点

  1.能够用自然、优美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送别》。

  2.合唱部分的整齐和谐和声情并茂的演唱。

  三、教材分析

  《送别》是20世纪初我国的一首学堂乐歌。歌曲旋律取自美国作曲家奥德威的作品,由著名艺术教育家李叔同(法号:弘一法师)填词,后被应用在电影《城南旧事》中作为贯穿全片的主题音乐。这首歌曲流传范围极广,深受人们的喜爱。

  歌曲为再现三部曲式,旋律清新自然而又略带哀愁。三个部分间的材料既紧密相关、又略有对比。第一乐段为上下两句,第二乐段采用了合唱的方式,通过音乐材料与演唱方式与第一乐段形成对比,形成全曲的高潮。第三乐段再现第一乐段,使音乐又回归到最初的情绪之中。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简单介绍《城南旧事》剧情

  教师语言:电影讲述了20年代末,小女孩林英子跟随家人来到北京,住在城南的一条胡同里,她结识了很多好朋友。他们都曾和英子一起谈笑过、玩耍过,他们的音容笑貌犹在,却又一一悄然离去。

  2.了解歌曲《送别》是电影的主题音乐

  (二)学唱歌曲

  1.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教师总结:悠长而平缓的旋律把我们带入到了离别的忧伤之中。

  2.思考歌曲分为几个乐段?

  教师总结:歌曲分为三个乐段,一二乐句是第一乐段,三四乐句是第二乐段,反复的一二乐句是第三乐段。D.C.是从头反复的,Fine意为结束。

  3.学唱歌曲第一乐段

  (1)跟钢琴学唱第一乐段歌谱

  (2)将歌词填入演唱第一乐段

  注意:提示学生“外”字的`音准要准确,演唱时气息下沉,歌唱位置要高一些。

  4.学唱歌曲第二乐段

  (1)跟钢琴学唱高声部歌谱

  (2)将歌词填入演唱高声部

  注意:提示学生“知交半零”是一字对两音;觚gū:意为装酒的容器。

  (3)跟钢琴学唱低声部歌谱

  (4)将歌词填入演唱低声部

  (5)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声部演唱(要求:轻声演唱,注意聆听其他同学的声音,保持声音的和谐统一)

  5.完整演唱歌曲

  (三)了解学堂乐歌及李叔同

  1.学堂乐歌:《送别》这首歌曲是一首学堂乐歌。什么是学堂乐歌呢?就是一百多年前学堂里开设的唱歌课,这些歌曲多数是运用外国的旋律,填上中国的歌词创作而成。《送别》这首歌曲是美国作曲家奥德威作曲,原曲名为《梦见家和母亲》,由我国音乐家李叔同先生填词创作而成。

  2.李叔同: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曾创编了我国最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一生编写学堂乐歌70多首,为我国新音乐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四)课堂小结

  一首经典的歌曲会让人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同学们深情的歌声也印在老师的心中,最后让我们一起在《送别》的歌声中道别吧!同学们,再见!

《送别》音乐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学堂乐歌的有关常识,了解作曲家李叔同。

  2、通过演唱和对歌曲的艺术处理,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3、能从乐曲的听赏中体会作品的内涵与情感。

  4、能大胆的参与歌曲的演唱也表演,能准确表达歌曲情感。培养学生合唱合作精神与充满爱心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

  1、演唱歌曲《送别》

  2、听赏乐曲

  三、教学难点:

  谈听赏乐曲的感觉与情感体验

  四、教学方法:

  欣赏与实践相结合法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欣赏《童年》,介绍学堂乐歌。

  3、新课导入和授新

  七、教学步骤:

  (一)导入今天我们首先来欣赏一首歌,请大家猜猜他的歌名。

  (放《童年》)这是大家喜欢的`《童年》,它是流行于现代校园的一首校园民谣,那么我们思考一下,如果我们追溯到“五四”时期,那时学堂里又在唱些什么?那时人们把在学堂里唱的歌叫乐歌,因此就把20世纪初流行于学校的歌曲,叫学堂乐歌。学堂乐歌除向学生进行思想和知识教育外,还有反映人们要求“富国强兵”、“抵御外辱”的,还有宣传学习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学堂乐歌《送别》

  (二)介绍词曲作者

  学堂乐歌基本上是填词歌曲,其曲调大部分选自当时的日本和欧美的流行歌曲,因此它的曲作者为英国的奥待韦。它的词作者是我国近代音乐家李叔同。

  (三)发声练习

  (四)唱谱

  1、熟悉D大调

  2、视唱全谱

  3、解决难点

  (五)填词演唱

  (六)感情处理

  歌曲表达了一种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最后一句应唱得渐慢渐弱。

  (七)学生表演

  用王维的诗来启发,教师示范

  (八)辩论:你更喜欢学堂乐歌还是校园民谣。

  发挥生学的主体性

  (九)不管你更喜欢哪一种,我们都不能忘记学堂乐歌对我国近代音乐文化发展的影响

  通过辩论加深学生对学堂乐歌的认识与喜爱?

《送别》音乐教案5

  一、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来自音乐素养较高的部分四年级学生和音乐素养很高的部分三年级学生,因此,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较高的音乐学习目标,可以挖掘拓展的深度,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

  二、教学内容:

  歌曲《送别》

  三、教学目标:

  1、了解学堂乐歌的相关知识,知道词作者李叔同的生平简历与曲调的由来。

  2、深刻体会歌曲内涵,并能悠长的气息、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

  3、通过知识的延伸及拓展,激发学生的表现力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

  1、深刻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对本课知识延伸和技能拓展的准确把握。

  五、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唱出歌曲的情感。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安定情绪,师生问好。

  (二)导入

  1、欣赏歌曲《童年》,它演唱了什么内容?像这类歌曲叫什么?

  像这种广受学生喜爱,流行于校园,体现校园生活和学子心境或感受的歌曲,我们称它为“校园歌曲”。

  2、那你知道100多年前,我们的前辈在学校唱什么歌吗?

  (三)介绍“学堂乐歌”

  1901年(清朝末年,民国初期)起,中国开始开办学校,那时称做“学堂”,学校开设的音乐课叫做“乐歌”课,音乐课上唱的歌称为“学堂乐歌”,也就是类似当今的校园歌曲。学堂乐歌的曲调大都是来自日本以及欧洲、美国,由中国人以中文重新填词。简单来说,就是运用外国的曲子,填上中国的.词(选曲填词)

  学堂乐歌充满着对传统势力的反抗精神和饱含的爱国主义激情,是学校音乐教育的启蒙,开创了中国近代音乐创作的先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学堂乐歌的代表作《送别》。

  (四)歌曲教学

  1、初听录音,感受歌曲的速度、情绪,内容。

  2、出示歌词,介绍词作者李叔同。

  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是由学堂乐歌的先驱者李叔同填词创作的。李叔同又名弘一法师,中国音乐家、戏剧活动家,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除音乐戏剧外,绘画、书法、诗词均所擅长,是个名副其的音乐天才。

  3、填词演唱,注意气息连贯,声音优美,位置统一。

  4、分析处理歌曲,加上力度记号演唱。1.听音范唱播放《送别》

  师:我们在听到时候看看这首歌曲是几拍子,速度是,力度以及调号?

  生:回答

  师:概括,四四拍、中速稍慢、中弱、D大调、再次听《送别》

  师:一起来听听这首歌曲,注意歌曲的特点和情绪

  师:谁来说说歌曲的特点和情绪?

  师:说的很正确,这首歌曲特点,旋律平缓悠长,凄美柔婉,节奏也比较简单,表达李叔同对“金兰之”交友人分别时的离愁别绪,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思想感情。情绪:忧伤惆怅深情

  师:好,那么下面把旋律带上跟着老师一起学唱这首歌曲

  1、先来朗诵一遍歌词

  2、学生一起朗诵

  3、老师领唱一边简谱

  4、学生聆听一遍歌曲

  5、学生跟着音乐轻声哼唱

  6、教师领唱

  7、学生一起唱,学生跟着老师来唱谱子,然后老师唱普学生填词,老师纠正学生唱的错误的部分。

  (五)做游戏。

  萝卜蹲游戏,找六个学生,谁输了谁来给大家唱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一首新歌。

  (六)小结下课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歌曲《送别》,感受到亲友间离别时忧伤与凄凉的不舍之情,我们可以回家唱给爸爸妈妈听,也可以给弟弟妹妹们教,如果以后有送别的场景,我们就仔细体会一下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吧。

【《送别》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送别》优秀教案05-15

长亭送别教案05-08

《黄鹤楼送别》教案02-23

《黄鹤楼送别》教案04-04

黄鹤楼送别教案03-12

《黄鹤楼送别》教案15篇03-19

《送别》说课稿07-02

《长亭送别》教案范文锦集5篇10-16

《黄鹤楼送别》教案汇总7篇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