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教学反思

时间:2023-06-15 14:55:38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集合15篇)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鸟的天堂》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集合15篇)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1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用几个关键性的问题带起整篇课文的学习。首先,在课文的整体感知阶段,要求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作者和他朋友几次去了鸟的天堂?每次看到什么不同的景象?为什么?学生通过默读,通过思考,通过讨论和交流,在老师的引导下,解决以上的问题。当以上的问题解决后,文章的结构和脉络基本上就已经清晰了。另外,在整体感知过程中,我还穿插对意义段的教学,由于学生是通过自主思考和讨论得出以上问题的答案,所以,在尝试提问学生关于分意义段的问题的时候,学生都能够正确地回答。第二,在突破课文重点和难点的过程中,我也采取了提出主要问题,层层深入的方法。根据课后练习,提出问题:我有一些问题想提出来和大家讨论。如,课文里五次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了引号,有的.没有加呢?先让同学们讨论“鸟的天堂”和

  鸟的天堂的区别,再引出“鸟的天堂”(大榕树)之所以成为鸟的天堂的原因。从课文里面找出能体现大榕树的特征的相关语句,并通过感情朗读、讲解等方式,发现和感悟大榕树的特点;另外,在“鸟的天堂”里生活的小鸟有什么特点呢?我也通过让学生自主发现,自由发表意见,自由说出理由来想象鸟儿在“鸟的天堂”里生活的快乐和自由。最后,让学生说感想,说说他们对“鸟的天堂”的感想,提出问题:如果你有机会去“鸟的天堂”旅行,你会怎么做?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和回答,再次感受“鸟的天堂”的美。

  总的说来,这篇课文的教学上,我能够改变以往经常发生的“牵着走”的情况,能够尝试放手让学生自主发现,因为自己发现的东西才是自己的,内化的,而从课后提问和课后习题的反馈情况来看,这种方法是十分有用的,学生真正学到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不是被硬塞进去的。不过,由于这篇课文的教学过于注重这种模式,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感情朗读,以及对某些重点句子的体会。对于文章作为游记的写作顺序也未能清晰的交待。看来,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需要兼顾其他必须的教学程序,否则就会因此失彼,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这是属于课堂调控方面的能力,也是需要加强的地方。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2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已成为课堂教学的得力助手。特别是创设情境,那绝对是多媒体的拿手好戏。因此,教学伊始,我就利用课件播放大榕树的录像,为学生创设了生动直观的教学情景,化难为易。特别是在感受大榕树的树根和大榕树茂盛的枝叶时,通过课件的演示让学生有了较为直观的理解,然后再引导学生细读句子来感悟文中语言文字的优美凝练,体会大榕树的美。再如在教学大榕树上鸟儿纷飞的场景时,我又借助课件播放群鸟在大榕树上活动的录像,展示鸟的天堂鸟儿翻飞,鸟声悠扬,令人目不暇接的热闹景象,真实地再现了众鸟纷飞的欢闹景象,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给学生视觉和听觉上的满足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说说你看到鸟儿们在大榕树上干什么呀!这样既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鸟儿在大榕树上的快乐生活,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说话能力。

  (2)、利用教师的导语,创设情境:

  上次听了张爱华老师的讲座后,我深受启发,觉得老师的导语在创设情境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也开始尝试着采用多元化的具有启发式的导语,以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如在引入第三段时,我就采用教师充满激情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们,刚才,我们和作者一起欣赏了这枝叶繁茂的大榕树,相信这么茂盛的大榕树一定会招引——许多鸟儿,是呀,第二天清晨,当阳光照耀在水面上,一切都显得更加明媚的时候,我们再一次来到了这里。此时,又看到了什么呢?

  二、以读为本,促进学生感悟:

  《鸟的天堂》这篇课文语言质朴,意境优美,感情真挚,很适合于学生自己去体会,去感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也提倡尊重学生,发扬民主,张扬个性,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揣摩,去感悟。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多引导学生去读课文,通过读来感悟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文章的意境。如在教学感悟大榕树的美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先整体感知,然后抓重点句,谈感悟,在欣赏了录像以后,我就引导学生找作者赞美大榕树的句子,然后让学生反复阅读,细细品味,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去体会榕树的美,再组织学生谈感受,谈见解,在交流中去再现勃勃生机的大榕树。而在教学第三段时,在观看了录像后,让学生说说这一次的鸟的天堂给你什么印象,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学生抓住重点句“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从鸟的品种多,鸟的.活动多来体会鸟儿欢闹的场面。

  三、引导质疑,鼓励多元化理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教材的反应也往往是多元的。”这就告诉我们,语文教学不是灌输给学生“死”的知识,而是通过学生的努力去学到真正有用的完全属于他们自己的“活”的知识。古人云“学贵有疑”。学生之“疑”,是仔细阅读课文的产物,教师应鼓励提倡。因此,在教学“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一句时,我就引导学生质疑,读了这句话,你还有什么问题?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理解“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句话的含义,让学生把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信息进行重组,从而产生创造性的新发现、新设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课外延伸,激发情感:

  由于本篇课文,在写鸟儿热闹欢腾的场面中,学生只能感受到鸟的多,而对于鸟儿们在大榕树上生活得怎样快乐有一定的难度,这样一来,让学生感受到“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显得难上加难。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设想象,联想之桥,创设发现空间,提供创造平台。为此,我在学习了鸟儿热闹的场面后,就通过播放录像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鸟儿们在大榕树上快活生长的场面,调动学生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强烈的表达欲望,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说话训练,使学生能有话可说,通过说话训练让学生真正感受鸟儿们快乐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对鸟的天堂的赞美和热爱之情。接着又我让学生说“假如我就是这只小画眉,此时此刻你想告诉大家什么?”这样学生对榕树赞美之情,就自然流露。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3

  《鸟的天堂》是人教版语文第7册第1单元的课文,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脍炙人口的作品。文章写作者和其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我进行了全新的探索,想让这样一篇经典之作焕发出新的活力。

  一、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课堂真正活起来,让朗朗书声伴随课堂,这也是我这节课比较突出的地方。语文课程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所以我们的教学研究必须不断创新。老师要发扬自己的教学个性,学生要萌发自己的个性意识,课堂教学就要创设个性学习的天地。其主体参与,合作互动设想是:小组生生互动,集体师生互动;积极探讨中提高学习能力,自然渗透中培养人文素养。

  二、在教学结构上,注意以“疑”为线索,以“思”为核心

  整个教学过程,采用了变序的结构。从结尾段的中心句入手,以“疑”为线索,以“思”为核心,设计了“引疑—质疑—析疑—解疑”的教学思路。在速读全文后,我有意识地抓住文章结尾段的中心句,引导学生提出了“昨天眼睛骗了我”是什么意思?“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一句中为什么前一个“鸟的天堂”要用引号?这些问题,力争起到从中心句入手、引疑的作用。接着,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插入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加以解决,使析疑、解疑的过程成为语言文字训练和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

  三、在教学方法上,形式多样,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1.把质疑问难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上课之初引导学生质疑,在析疑、解疑过程中,仍不忘让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带着问题学,针对问题学,同时掌握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语言文字训练及朗读训练中,让学生读、思、勾画,发挥学生的主动

  性,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如词语训练中,用解释、比较、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又如指导读,有默读、齐读、自由读、有感情地朗读等形式,并注意启发学生读的欲望,提高学生读的能力。

  3.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在研读课文的过程中,我运用了多媒体手段,体现了文字与形象的结合。例如,研读“群鸟纷飞”这一部分时,教师动情的介绍群鸟纷飞的情景,然后是播放课件,给学生直观的感受,接着让学生谈感受,在回到文章中去感悟语言,最后为画面配解说词,在这样的活动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几许的遗憾。古语有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教学道路上我会一如既往的坚定这个信念。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4

  巴金的《鸟的天堂》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文章。文中描写动静结合,韵味十足,遣词造句精妙准确,表达感情充沛细腻,的确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的好文。

  这么美的文章,“读”就是破文的途径,巴金深情地向人们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好,在教学时,我注重了激发学生主动探穵学习的意识,让他们说自己所知,诉自己所悟。

  一、朗读训练:

  这是本课较成功之处,主要采用自主朗读,谈感悟的方法。《鸟的天堂》这篇课文语言质朴,意境优美,感情真挚,很适合学生自己去体会,去领悟。我抓住写树和鸟的几个重点段落的阅读,从“分”到“合”,让学生充分感受“树”和“鸟”互相依存的融洽关系,感悟大自然中无处不在的整体和谐性,使学生实现了一次人文精神的升华,进一步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尊重学生,发扬民主,张扬个性,把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揣摩,去感悟。因此,我这样引导学生学习:

  1、抓段落,谈感悟。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说说喜欢榕树还是鸟儿,并陈述自己喜欢的原因。

  2、抓句子,谈感悟。在学生畅谈喜欢段落的基础上,先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反复阅读,细细品味,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去寻找美。再组织学生讨论,来谈感受,谈见解,在交流中,去再现生机勃勃的大榕树,去再现鸟儿在枝头欢唱,去感受美的画面、美的韵律、美的语言、美的生命、美的情感……

  3、抓品读,促感悟。这是一篇训练学生朗读的好课文。在教学引导学生“品读”。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段落,自已朗读,自己感受是否读出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然后在小组中读,推荐读等。

  二、提炼写法,阅读妙笔:

  本文抓住了“点面结合描写景物的方法”“点面结合的描写是写景文章的常用方法。”本文作者就能巧妙地运用这一方法。如,作者在描写群鸟活动的场景时,运用了两个“到处”和三个“有的”对群鸟活动的`情景进行了总体的描述,让读者有一个整体感受,这就是对“面”的描写。在此基础上,作者重点描写了一只画眉鸟,把它的姿态与叫声刻画得生动逼真,这就是对“点”的描写。那么,怎样才能在写景时做到点面结合呢?如:写柳树,首先对柳树在四季的变化上都有不同美的感觉。春天的柳树“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夏天的柳树“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可以说,是对柳树总体的描述,也就是“面”的描写,这样的例子学生已掌握了不少“美丽的校园”“秋天的田野”“家乡的小河……”

  要能掌握这点,那就必须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对景物的总体进行描写,然后抓住代表性的景物进行细致刻画。这样,笔下的景物才能既有整体感,又有细腻、生动。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5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就特别注重了怎样做到用课文去教?运用课文中的重点的字,词,句。段以及整篇文章来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那么,这篇课文能教给学生一些什么?我在脑海中思索着:<<鸟的天堂>>这篇课文主要是描写大榕树的静态和鸟的动态,学习此篇文章应该让学生感受到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领会了这一文章要旨,我设计了两个主题:

  1、“鸟的天堂”在哪?是怎样的?

  2、为什么叫做“鸟的天堂”?

  在出示第一个主题后,学生直接就抓住了这棵大榕树的特点,于是,我就和学生展开来讨论这一主题,通过反复地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感受榕树的大,绿,茂盛的特点。抓住“卧”这个字体会榕树的大等等。在研讨第二个主题时,我紧紧抓住两个“到处”和“有的。。。有的。。。还有的。。。”等词语,来让学生体会鸟多,并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来让学生体会这真的是“鸟的天堂”啊!

  教完了这一课,我认为我和孩子们在一课中都有所得,我的最大收获是我已经懂得如何去用课文去教以及教一些什么?紧紧抓住课文要领,高效率地训练学生的能力,不再是无所谓的泛泛生成,学生的收获也很大,除了有课堂上能学有所得,更重要的是体会到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6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1巴金先生《鸟的天堂》这么美的文章,“读”就是破文的途径,巴金深情地向人们展示了自然界的完美,在教学时,我注重了激发学生主动探?学习的意识,让他们说自我所知,诉自我所悟。第一节课,我没有运用其他教学手段,直接领读了三遍。学生读书的兴致很高,学生透过读被大榕树的美丽所感染,被众鸟纷飞的热闹场面所吸引,学习效果较为理想,简单朴实的语文教学方式“不一样形式的读”使课堂成了真正的语文课堂——读书的课堂。透过朗朗的读书声,课堂活了,学生思维活了,学习的知识也自然活了,学生在“读”中获得知识,这种知识是扎实的,因为本文本身就用语平实,读来优美动人,从学生作业上看,还是不错的。

  在教学中,本人也着重在阅读、写作方法等方面作了些伏笔。

  一走进文本背景与主题。“天堂”某些宗教指人死后灵魂居住的极乐世界,常用来比喻幸福完美的生活环境。“鸟的天堂”文中指大榕树。我国南方的大榕树适合于鸟儿生活,称得上是鸟儿的“乐园”。本文记叙了著名作家巴金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景色。吸引激发孩子们将目光投向鸟的天堂,一齐欣赏美丽的南国风光,感受大自然的生命力,也生动地描述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早晨群鸟活动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任何一篇文章在读的时候都就应不放一难,鼓励学生在阅读文章时,一般要抓住作者的思想感情,但小学生常常又抓不住,这是为什么呢?不是学生阅读潜力欠缺,主要是作者思想感情不是直白地写在纸上,而是包含在具体的语言文字当中。比如,“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一句不仅仅仅是在写叶子的翠绿,明亮,更蕴含着对绿叶伟大生命力的赞美之情。再如“朋友说那里是‘鸟的天堂’有许多鸟在这树上做巢,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在读该句时,不但要读出农民对鸟的'保护,还要体会到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赞美,因此,在读文章时,必须要透过语言文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2《鸟的天堂》是我国著名作家巴金的名篇,是一篇蕴含着丰富人文内涵的文章,不但文笔优美,而且包含哲理:只要人类尊重自然,大自然就会给人类以丰厚的回报。

  成功之处:

  本文抓住了“点面结合描写景物的方法”“点面结合的描写是写景文章的常用方法。”本文作者就能巧妙地运用这一方法。如,作者在描写群鸟活动的场景时,运用了两个“到处”和三个“有的”对群鸟活动的情景进行了总体的描述,让读者有一个整体感受,这就是对“面”的描写。在此基础上,作者重点描写了一只画眉鸟,把它的姿态与叫声刻画得生动逼真,这就是对“点”的描写。那么,怎样才能在写景时做到点面结合呢?如:写柳树,首先对柳树在四季的变化上都有不同美的感觉。春天的柳树“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夏天的柳树“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可以说,是对柳树总体的描述,也就是“面”的描写,这样的例子学生已掌握了不少“美丽的校园”“秋天的田野”“家乡的小河……”

  不足之处:

  1、小组间交流、配合不够。小组交流时,对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运用语言的能力也有待提高。另外,老师对学生的作品指导、评价力度不够。

  2、朗读既是理解课文的基本手段,又是获得语感及审美情趣的方法,如果能结合网络提供的画面多一些配乐朗读,就可以促进学生产生用声音再创情景的更大欲求,从而对语言文字有更深的感悟。

  改进措施:

  这篇课文的教学过于注重这种模式,而在必须程度上忽略了感情朗读,以及对某些重点句子的体会。对于文章作为游记的写作顺序也未能清晰的交待。看来,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用心性,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需要兼顾其他务必的教学程序,否则就会因此失彼,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这是属于课堂调控方面的潜力,也是需要加强的地方。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7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的经典之作,很适合小学生阅读。课文记叙了作者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情景。教学本文,我整个教学分三步进行: 1、整体感知、弄清课文写作顺序及主要内容;(学生自学)2、精读描写大榕树部分;(小组合作,班上展示)3、精读描写群鸟活动部分。(小组合作,班上展示)

  一、整体感知,理清文章顺序。

  这个过程是每次学习时,学生就要做的,因此学生学习起来和容易,他们通过读书就能够理清顺序,大致了解文章的写作内容。因此在教学这步时,我一般采用学生自学和小组研讨解决。

  二、 精读写大榕树这部分。

  因为作者的题目是《鸟的天堂》,那么鸟的天堂究竟在哪里呢?作者为什么要写大榕树呢?只有在学生充分读书的基础上,他们才会明白。因此,在学习写大榕树这部分时,我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看作者是怎样写大榕树的,在这部分文章里,作者几次提到“鸟的天堂”,而且为什么都加了引号?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作者按照整体到部分的写作方法,还明白了作者把鸟的天堂几个字加引号是因为借用别人说的话。最后从文中也知道了大榕树就是鸟的天堂,只是这次作者没看见鸟而已。最后,让学生把自己的体会通过朗读来表现。

  三、精读描写群鸟活动部分。

  这部分可以说是文章精彩之处。昨天作者没看见鸟有些失望,那么今天作者笔下的热闹情景正说明了鸟的天堂名副其实。因此在学习这部分文章时,主要让学生自己读名自己说,看作者都从哪些方面写了鸟,学生从“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这句话中感悟到鸟的多,鸟的热闹。接着,我让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去观察鸟,让他们在小组里表演当时热闹的`场面,最后引导学生

  讨论:“为什么作者第一次没有看到鸟。”和“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四、整体回味,学习写作方法,深入感受生态美。

  《鸟的天堂》一文内容写的非常美,语言也非常美,作者的感情全身心的投入,情也美。因此在学完后,我让学生再次欣赏朗读,学习作者抓住榕树的特点和抓住鸟的动作来写的方法。

  五、课后练习,延伸绿色教育。

  课后练习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我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写导游词画2幅“鸟的天堂”的画。一幅只有大榕树,一幅有鸟活动的情景,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好的理解文章,感受作者笔下的自然美。通过完成练习,资料、课文再一次地在学生的头脑中再现,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教育 。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8

言准确生动,朴素优美,简洁洒脱,富有节奏感。我在教学本课时,以训练学生语感为主:

  1、直观感悟:

  小学生理解事物比较直观,要领悟文字所表达的内涵,应充分调动他们的形象思维,通过形象思维的引路,把语言文字描绘的情景“转换”成生动的“图像”材料,让学生在身临其境般的体验中陶冶情感,加深感悟。我通过让学生反复诵读,获得对课文内容初步认识后,播放了“鸟的天堂”录像,把学生带进一种特定的评议环境中,学生神情专注而投入,随后让学生看着没有鸟的这一棵大榕树,启发学生想想说说,“百鸟欢闹”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当再读到“百鸟欢闹”这一段时,学生已沉浸在其中,仿佛身临其境,而让学生说说写一只鸟的特写镜头时,也能说得有声有色,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2、品词析句:

  文章的组词成句构段的方法研究是提高学生对语言感受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我抓住有关的句子进行比较、揣磨、欣赏,不断地提高其对语言感知的敏锐程度。如:教学第8自然段中“这棵榕树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对于“颤动”、“展示”这两个关键字,引导学生用其他词来替换。如用“显示”、“出现”或“抖动”、“晃动”等,用哪组词更好?在讨论、比较中,让学生体会到“展示”是清楚地摆出来,明显地表现出来,突出榕树的旺盛的生命力;“颤动”是短促而频繁地振动,课文把微风吹动,阳光照耀下树叶一闪一闪的样子,不但美丽而且动静结合,显示了大榕树那旺盛的不可抗拒的生命力,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受。这样,关键文字抓住了,学生品出了精妙词语,咀嚼出了它的神韵,从而在心灵上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共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9

  巴金的《鸟的天堂》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文章。文中描写动静结合,韵味十足,遣词造句精妙准确,表达感情充沛细腻,的确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的好文。而这篇文章的重点是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鸟的天堂的热闹景象。所以在教学中我着重引导学生感悟作者这两次所看到的景象。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1、重视朗读训练 这是本课一个较成功之处,主要采用自主朗读,谈感悟的方法。同时《鸟的天堂》这篇课文语言质朴,意境优美,感情真挚,很适合学生自己去体会,去领悟。我抓住写树和鸟的几个重点段落的阅读,从“分”到“合”,让学生充分感受“树”和“鸟”互相依存的融洽关系,感悟大自然中无处不在的整体和谐性,使学生实现了一次人文精神的升华,进一步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尊重学生,发扬民主,张扬个性,把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揣摩,去感悟。

  2、《鸟的天堂》一课写得极有画面感,因此,这一节课中所运用的多媒体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学生感悟到了榕树的美后,让他们观看榕树的画面;学生感悟到了鸟的热闹场面后,再播放画面,这些都对学生的情感感悟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作用,特别是最后的情景朗读让学生对整个鸟的天堂有了更全面和准确的感悟。

  3、同时,在教学中我又抓文本空白,引导学生去想象。“为什么这个地方会成为鸟的天堂”,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联系上下文去理解,想象,这一问题的探讨也让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得到了提高。

  《鸟的天堂》一文也是学习写作方法的'好范文,抓特点,对叶子的细腻描写、动态描写、静态描写等等,我的课堂上缺乏了对领会表达方面的指导,同时有些方面领悟的不够全面,没有让学生深入领会榕树的远观的美,没有重视好学生对作者表达方法的领悟,最后一句话由于时间原因没有及时引导学生去领悟它的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意。

  几点反思:

  1、备课必须要深挖教材,越细越好,上课时心里越有数。

  2、课堂上要渗透对写作方法的指导,为写作课打好基础。

  3、重视引导学生对表达方法的领悟。

  4、要重视引导学生通过重点语句中的重点词语去感情朗读。

  《鸟的天堂》一文的教学反思

  十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历,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小学语文难教、难学,它不如数学那样答案唯一,学生只要弄懂了算理,就做出来了。语文,有的东西,本来就“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引下,我进行了一些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应用,将所学的一些对自己教学有用的东西应用于自己的语文教学中。本期,我调入青腰,听了本组教师的说课、上课,感到有启发,现在我以《鸟的天堂》一文为例,写下这篇反思,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小学语文教学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生不断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我们知道:学习方式的核心是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关系到人的生活方式。今天的学习方式就是明天的生活方式、生存方式。我们要致力于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10

  巴金的《鸟的天堂》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文章。文中描写动静结合,韵味十足,遣词造句精妙准确,表达感情充沛细腻,的确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的好文。而这篇文章的重点是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鸟的天堂的热闹景象。所以在教学中我着重引导学生感悟作者这两次所看到的景象,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鸟的天堂》这篇课文语言质朴,意境优美,感情真挚,很适合学生自己去体会,去领悟。我抓住写树和鸟的几个重点段落的阅读,从“分”到“合”,让学生充分感受“树”和“鸟”互相依存的融洽关系,感悟大自然中无处不在的整体和谐性,使学生实现了一次人文精神的升华,进一步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尊重学生,发扬民主,张扬个性,把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揣摩,去感悟。在教学这一课时,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1、抓段落,谈感悟。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说说鸟的天堂给自己的感受。在领悟作者两次所看到的景观时,又让学生阅读其中的重点段谈感受。在交流中,去再现生机勃勃的大榕树,去再现鸟儿在枝头欢唱,去感受美的画面、美的韵律、美的语言、美的生命、美的'情感。

  2、抓品读,促感悟。这是一篇训练学生朗读的好课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品读”。当学生领悟到了景观的美之后,再让他们感情朗读,

  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对照画面读等多种形式,进一步促进学生对美的感悟。

  3、《鸟的天堂》一课写得极有画面感,因此,这一节课中所运用的多媒体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学生感悟到了榕树的美后,让他们观看榕树的画面;学生感悟到了鸟的热闹场面后,再播放画面,这些都对学生的情感感悟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作用。

  4、同时,在教学中我又抓文本空白,引导学生去想象:“为什么这个地方会成为鸟的天堂”,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联系上下文去理解、想象,这一问题的探讨也让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得到了提高。

  5、拓展延伸时,出示思考题:请你以榕树上一只小鸟儿的身份写一篇导游词,向游人介绍这里的景象。介绍的形式可以自由选择。写完后进行交流,引导学生经历从读到悟,最后到表达的一个完整的语言文字学习过程。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11

  告别了“鸟的天堂”,巴金的心情是留恋,而我心里更多的却是遗憾。“遗憾是残缺的美吧!”我想。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在遗憾中辨析得失,将遗憾减到最少。的确,当我一次次反思着这堂课,回味着这份遗憾时,却觉得,不只是遗憾了!

  这次遗憾,让我看到了自己作为教师,在教学机智上的缺憾。《鸟的天堂》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文章。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要理解课文内容,并不是什么难事,对于搞清楚课文对于事物的表达方式,学生也能够比较容易的掌握。但是,如何在朗读中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如何在阅读中升华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这节课里我都没有实现。

  由于自己的经验不足,能力的制约,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诸多不尽人意之处:尤为突出的是的教师指导表面化。一是表现在指导朗读方面,首先是我的语感比较平缓,也不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不起学生的朗读情愫跟兴趣;其次是没有明确朗读的要求,没有深刻地指导学生朗读,从而在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时,感觉不是学生的切身体会,而是老师硬套给他们的'。二是在展示多媒体课件时,也没有任何的指导跟激发性的语言,没有灵活、恰当地把课件与教材所设置的情境相结合,效果不佳。

  正如张老师所说的,网络已走近我们的课堂,网络究竟能给目前的教学带来什么?在教学中该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而尽可能地避其弊?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建构更有效的教与学的模型?网络教学环境中的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分别该怎样定位……在进行语文的教学设计构思和实践中,值得我们深思。

  还有我在课堂上对待学生的态度,并不那样民主平等。在学生的生成和预设的教案之间,我选择了后者。看来,我还是没有从课堂的主宰者这个高高的阶梯上走下来,还没有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而我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这正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教学才能和素养,在以后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真的需要指导老师的帮助,向各位学员学习,谢谢大家!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12

  《鸟的天堂》是作家巴金先生的优秀作品。文章写作者与朋友两次去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情景,体现了大榕树的枝繁叶茂,以及“鸟的天堂”的真实性,表达了作者鸟的天堂的热爱和赞美。

  这篇文章的教学,我借助信息技术的介入,让学生学习这篇美文时有身临其境之感,以求达到本篇课文教育教学目标。

  一、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合作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让课堂真正活跃起来,让洪亮的书声激活课堂,这也是这节课比较突出的地方。语文课程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展望未来,所以我们的教学科研必须不断更新。老师要发扬自己独特的教学个性,学生要萌发自己的创新意识,课堂教学就是要创设有个性学习的天地。其自主参与,合作互动。

  二、在教学环节上注意质疑问难

  从结尾段的中心句入手,以“质疑”为线索,以“思考”为核心,设计了“引疑—质疑—析疑—释疑”的教学思路。在阅读全文后,我有意识地抓住文章结尾段的中心句,引导学生提出了“昨天眼睛骗了我”是什么意思?“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一句中前一个“鸟的天堂”为何要用引号?第二个鸟的天堂为何又不用引号?这些问题,从中心句入手、引起学生注意,产生疑问。接着,把学生提出的问题融入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交流以便解决问题,使析疑、释疑的过程成为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

  三、在教学方法上,灵活多变,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让学生积极思考穿于教学的始终。上课之初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析疑、解疑过程中,仍不忘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读书,针对问题学课文,这样便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朗读训练中,让学生边读、边思、边画,教育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如词语训练中,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又如指导读,有默读、齐读、自由读、有感情地朗读等形式,并注意激发学生读的欲望,提高学生读书水平。

  3.恰当地运用一体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在研读课文的过程中,我运用了课件,这样教学比较直观形象。例如,研读“群鸟纷飞”这一部分时,教师播放群鸟纷飞的情景,接着让学生谈感受,然后回到文章中去感悟文中语句,最后为画面配解说词,在这样的活动中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便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教训,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边探究,一边总结,最终打造好每一节课。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13

  《鸟的天堂》是我国著名作家巴金的名篇,主要写了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了不同的景象:枝繁叶茂的大榕树和众鸟欢乐飞翔情景。文章采用动静结合、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表达了作者对榕树和大自然的赞美之情。通过此节授课,体会良多。

  成功之处:

  能最大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运用问题的设置,逐步引导学生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学会了静态描写、动态描写和想像的写作方法;在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上,采用多读和图文结合的方法,以直观的效果让学生理解作者对榕树的喜爱赞美之情,体会到作者内心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从而学生能有感情的去诵读课文,并通过多读在较短的时间内背会相关段落。

  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手段,用丰富多彩的课件吸引学生,视频两面与背景音乐的结合能大大促进学生体会到文字所表达的情感。

  不足之处:

  1、缺少小组间交流、配合。也有受疫情的影响,不能让学生通过小组的方式来交流,如此学生对问题的研究就不太深入,学生在回答问题和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运用语言的.能力也有待提高。

  2、在各个环节的时间把控上,做的不够好。在讲授静态描写榕树的环节上时间较多,动态描写鸟的环节时间略短。

  改进方法:

  课前要充分的熟悉教材,把课堂中的环节设计好,授课时把节奏把握好。现代信息教学手段还要继续学习完善。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14

  任何事物的成功,都要付出辛勤的努力!“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是我一直相信的一句至理名言,读书学习之道,看似无边无际,有时会不知何去何从,倘若勤奋刻苦,书山自有石经,学海岂无彼岸。11月28日至30日,我参加了安康市十一届小学语文暨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点点滴滴,曾面对结果不敢直视,五味杂陈,但最终,走出自我,应该是峰回路转吧!功在平时,方得始终。

  从我自己作为学生,每次考完试,最害怕去回想考试的得分和失分,怕和同伴讨论得失,怕去面对,其实还是消极想法吧,或许是得过且过。后来,我也成为了老师,学习了教育理论,知道了这也是我的人性弱点———不敢面对失败。素养大赛中,我选择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第3篇精读课文《鸟的天堂》。这单元以“自然景观”为主题。

  《鸟的天堂》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见所闻,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从开始研读到试课,到最终的大赛,得到了学校老师们的帮助,认真钻研了教材,试课,讲课,每一次都有新的收获。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时,根据课程标准年段要求,结合单元训练重点,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的分析,进行全方位梳理。这个过程是煎熬但是快乐的,因为每一次试课,面对孩子我都会有惊喜,天真的孩子告诉我:“老师!我喜欢您的课!”“今天我又有新的收获。”孩子们收获了,我是快乐的。正式阅读赛课时,说课和上课,对自己是一次历练:面对学生,我和他们共同交流学习;面对听课老师,我尽量展现良好的自我;面对自己,我真的觉得自己挺自信。待我的讲完课后,是名师点评环节,朱老师点评头头是道,我立即感受到自己的不足,不愧是名师!当天夜里,我失眠了很长时间,思考良多,这次磨练真是人生路上转折点,是锻炼自我的好机会,有了这次历练,知道自己的长处和不足。长期以来,我无所畏惧,努力向前,认真对待工作,我无悔。及时反思,灵活做出调整,课堂练兵,精益求精,是我该继续前行的方向。当最终听到成绩那一刻,我真的“懵”住了——市级二等奖,这是我校从未有过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讲我失败了!记得当时有一人问我:是哪里出了问题?我脑海里只浮现了一个答案,那就是我的表现不好。反思,再反思,感谢提点我的老师们!因为有了他们,所以我能面对;因为有了他们,所以我能继续反思;因为有了他们,所以我能继续前行!这些友善人们的提点,是我的前行的明灯。这样的话深入我心:来是为了汲取营养,更大限度地充实自己,不要垂头丧气,那就失去了初衷。我是一名小学老师,教会孩子们快乐生活、快乐学习,良好的态度是孩子生活之根基,我作为老师也要快乐呀!这样才能感染学生,这才是作为老师的功在平时啊。

  再次琢磨教学目标的确定,第二学段的学生在阅读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因此我将教学重点定为在语境中理解“不可计数”等词语的意思;通过抓关键词、想画面等方法,感受榕树的大和美的特点,能入情入境的朗读。教学难点为理解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最终我以读为主的'教学特点,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学生在不同形式中积淀语言,内化语言。经过反思,问题应该在于对于四年级学生在这堂课中,得到的是什么新的知识?教学深度还应该去挖掘,熟读课文,理解词语,内化语言是学生必备的,但作为培养学生阅读素养,更近一步的应该是去发现、去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如: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寓情于景的方法,不仅让学生朗读,而且内化语言的方法及策略,而是学生新的收获。这该是一课一得的具体表现。

  学生学有所得的表现,因为语文就是语言文字的组合,我们中国的汉语,学生从母语说起,都会表达,如何规范的运用文字,方法和策略其实从小学教材是有迹可循的。小学不同版本的教材都是按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不同的专题,每组专题还有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在教材编排中感受到语文知识的螺旋式上升,从会读会认的汉字开始,从简单的句子到复杂的文段,从读懂课文到习得方法,从学写简单的记事作文、想象作文、简单的读书笔记、关于自己的事。在阅读中学习一些读写方法: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体会关键词句掌握阅读方法,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继续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在阅读中能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这都是学生在学习后所得,作为老师,一节课中,时间有限,但方法的习得,则显得尤为重要。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无论哪行哪业,要想有优异成绩,获得真知,必须勤学苦练,坚持不懈,再次验证:功在平时!

  当讲完《鸟的天堂》后的下午,一位陌生的老师主动和我交流,说这是一堂本真的语文课,语文味就这样。学生在简单的课件提示中,去圈点勾画,去体会文字的魅力,内化语言。如果我不站在讲台,站在人前,或许胆怯的我并不知道,自己还能赢得这样的赞许。在后来的语文课中,我经常提前读懂书中内容,再参看教师用书,看看书中好的建议,在课堂实践中引导学生去读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抓住关键词句去理解,结合生活实际去感受,将习得的读书方法和写作方法条理清晰的罗列。有这样的主线,我的教学有了方向: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在整个小学阶段,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三个方面也是互相渗透,融为一体的,注重语文素养的提高。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这些都是螺旋式上升的。这些话语曾经在校本研修的进行过程中听过,但在经历赛事后,印象也越来越深刻了。从未有过的教学整体感出现在头脑中,经过这次历练,收获良多,知道自己在课堂做什么,目标明确。说课时脑子清晰,没有问题,但没有达到自己的课堂预期,但是失败即是收获。继续前行,期待以后在课堂上能收放自如,心中有数。经过一次次历练,以后日常课堂即是锻炼,就为了工作更得心应手。经过选拔,赛课,明白自己问题,知识要更扎实,课堂多练,功夫在平时,才能游刃有余。不计结果的做一件事情的感觉不错!即使对自己一百个不满意,立足于今后的课堂。不过,还有近二十年教书生活,就为了自己课堂愉悦感,的确也不晚。没想到教书16年后的我,竟然在教书中找到快乐,因为有身边一群优秀的老师们无私给予我帮助,当我困惑时指引我前行的路,所以感谢!不计赛事的结果,就这一路走来,收获满满。

  半年时间一溜烟就飞逝,我依然微笑面对周围的一切,因为经历即是我前行的底气。作为老师,继续做好自己本分的工作,认真自己先读书,读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大纲,年段目标,单元目标,选择合适的教法和学法,课堂即是我的练兵场。看着学生认真地在课文中圈点批注,听着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感受到学生学懂知识的满足感,我站在学生中间的那一瞬间,也如吃了蜜一般甜。在平时的工作之余,多读书,读读孩子们喜欢的读物,从他们的视角去看待问题。研究教法、学法,都说教无定法,对于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有所得,有所获,这是教学的根基。思考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这是学生乐学、善学的保证。学生是一张白纸,任老师引导他们涂上美丽的色彩;我是一篇电子文档,输入,编辑,保存上属于自己的经验方法;比赛是一场场考验,不管失败还是成功,值得我反思,汲取养分。书山有路勤为径,面对现在,我快乐轻松;面对未来,我无所畏惧。感谢我人生中的场场历练,这心定的一刻,这峰回路转的一刻,验证功在平时,辛勤的努力会使得我获得丰硕的成果!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15

  《鸟的天堂》一课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说明特以及被称作“鸟大榕树的繁茂奇的天堂”名副其实,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前,我深挖课文中的环境教育因素,明确了“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的原因:

  其一,是因为生态环境好(榕树很大,很茂盛,周围是河流,气候适宜。);

  其二,是因为这儿的人好(农民不许人捉它们。)同时生态环境好又有人为的因素。在教这篇课文时,我是这样做的:

  一、课前查找资料,初步感知生态美。

  课前查找资料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变其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巴金先生写作的《鸟的天堂》原文,鸟的天堂所在地,鸟的天堂是怎样形成的,形成的原因,形成的时间,老百姓是怎样保护它的,以及作为保护区和游览胜地,鸟的天堂的现在的情景。同学们对鸟的天堂了解地越多就越喜欢这鸟的天堂,这就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和情感基础。同学们所查找的资料不是独自享用,而是和其他小伙伴交流分享,这样他们的'知识宝库又有了新的内容,头脑中初步建立了这样的

  概念:鸟的天堂是美的,这美是人为的创造出来,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才能创造生态美。

  二、课中品读体味,深入感受生态美。

  《鸟的天堂》一文内容写的非常美,语言也非常美,作者的感情全身心的投入,情也美。然而这一切的美的根源是来自于生态环境的美!为让这美的生态图深深地根植于学生的内心深处,引导学生围绕问题主动地进行探究就成为关键。

  三、课后练习,延伸绿色教育。

  课后练习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来延伸绿色教育:画图或写段导游解说词来表达自己对“鸟的天堂”情感。通过完成练习,资料、课文再一次地在学生的头脑中再现,“鸟的天堂”优美的环境成了学生赞颂的内容,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印入学生的头脑。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鸟的天堂的教学反思02-07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02-07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04-15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11-29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09-27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15篇02-09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15篇)02-09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18篇02-21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15篇12-17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精选15篇)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