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心得体会

时间:2023-12-17 09:47:56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心得体会

  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心得体会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心得体会1

  20xx年xx月xx日,在工作室的组织安排下,我参加了组织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xx年版)》解读专题培训,受益良多。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取向就是要改革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严重脱节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唯一标准。结合自己以前的教学实践,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1、创设情境,发挥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要尝试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同时把学习到的语文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使学生亲近语文,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初步体会到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奖励激励,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应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勤奋!”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课改: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里,把自己当成学生,想学生之想,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让学生在愿意甚至是期盼的心理下去学习,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4、追求形式和效果统一的课堂。

  现在,一些课堂滥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科学的指导,使课堂流于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组织有效的、科学的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问题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活动内他们带着自己的观点去充分地讨论研究,发现自己的不足,构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还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探究、比较的过程中将知识优化组合,完成筛选,做出正确判断。

  这只是我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也希望在以后的教学生活中能边教边学,与其他教师互相切磋,越做越好。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心得体会2

  不知不觉间,新课程标准培训已经接近尾声,虽然时间很短暂,但我获益匪浅,感触颇深。李老师精辟独到的分析使我对《义教课标》有了新的认识,对于一些以前无暇思考也无从思考的问题,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龚老师细致地给我们讲解英语教材修订的变化,通过对比使我们对新老教材有了全新的了解。而陈老师那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教学案例更是使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课堂的艺术。我要把这些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我的教学生活中,将新的课程标准理念融入到自己的教学血液中去。新教材给我们教师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也给我们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在改变。那么如何有效实施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明确目标

  我们以往的英语教学中把“掌握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放在教学目的的首位。而新制定的课程标准要求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英语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放在首位。同时,提倡教学中要以“口语交际”为主,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开口说英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改变英语教学方法

  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把主动权还给学生。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处于主体地位,提高学习效率呢?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1、在教学中应把时间和空间多留给学生。

  2、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充分利用学生的差异。

  4、创造性运用教材。

  5、要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

  三、做好教学反思并体会到其作用。

  教学反思是指对自身的教学理念、教学目的、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反省和批评,并进行处理思考的过程。教师通过对教学的反思,形成自我教学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发现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理性思考,最终实现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型和带动学生学习方式深刻变革的目标。在教学中除了课前认真备课、写出教案和顺利完成任务外,课后认真反思,及时回顾和总结每一节课的心得体会,写出教学日记,记录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是教学进行教学反思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总而言之,我要感谢这次的培训,它给了我们同行之间互相学习交流的机会,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只有在学习后实践,在实践后反思,在反思后改进,在改进后再学习,不断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这将成为我今后一段时间需要不断温习和感悟的资料,我也会“将新课程标准融入在自己的教学血液里”。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心得体会3

  近期有幸聆听了杜宏斌老师主题为《聚焦核心素养,凸显美育功能》的讲座,讲座中杜老师针对《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评价、对比变化等相关内容展开了细致精彩地解读。聆听之后我对新课标的具体内容又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研究,领悟其主要的理念,并与前版本进行了内容比对。

  新课标是围绕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影视这五个学科的艺术课程改革,在关注美育的同时,更加聚焦核心素养的内涵问题。关注核心素养、坚持以美育人这是现阶段及今后我们要持续关注的话题之一,在新课标的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三大板块中均居于首要位置。课程性质中这样明确指出,“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润心、以美培元,引领学生在健康向上的审美实践中感知、体验与理解艺术,逐步提高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这更加体现并突出美育的重要性,弘扬并塑造真善美心灵的育人之本和关键所在。

  在学习中发现,新课标尤其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艺术的感知与体验,在以艺术体验为核心的多种活动中提高素养和发展能力。新课标在音乐学科的课程内容中设置了“欣赏”、“表现”、“创造”和“联系”四大艺术实践,一共包括了14个学习内容,并分不同的学段安排了相应的学习任务。针对每一项学习任务都给音乐教师和学生创造了一个广阔的教与学的空间。为老师们增加了细致的教学策略指导,也给学生制定了详细的学习内容和学业要求。这也意味着对音乐老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标准的教与学的要求。在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中,有两个字引起我的注意,那就是“表演”,有声乐表演、器乐表演、综合性艺术表演、即兴表演、情境表演和小型歌舞剧表演。表演的本身就是综合性的表现,六个“表演”涉及多维内容,与以往的演唱与演奏相比,这一新变化尤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探究创新,注重学生个性的表达与表现。“联系”中的三个学习内容和发现身边的音乐、探索生活中的音乐,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与周边,联系生活实际,探究生活经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新课标在给教师的教学策略指导中,每个学段都提到了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感知与体验,在体验中渗透音乐知识与技能,同时要突出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引导高学段学生的创新意识与个性表达。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在教师的充分激励与调动下,在师生相互作用下,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点拨,树立自信心,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进来,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敢于表达与表现。通过教学活动中的点点滴滴发展学生的能力。新课标还为学生在每个学段、每个学习内容明确了具体详细的学业质量的描述。也给我明确了下阶段研究的方向,聚焦核心素养,要继续深入学习和研究新的课程标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不断改进促进自身的发展。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心得体会4

  课标解读工作自上而下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我们在市实验二小参加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会,感触颇多;特别是秦院长对于数学素养的解读,及其风趣的举例,更让我印象深刻。在这个活动中,我的体会颇多。

  1.《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以全新的观点将小学数学内容归纳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特别突出地强调了6个学习内容的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

  2、通过新课标解读,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过程,应当是学生和教师互相作用的过程。学生将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识的习得者。面对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我意识到: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把老师知识的储藏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比为“一桶水”与“一杯水”的陈旧观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脑知识储量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筛滤旧有,活化新知,积淀学养。有句话说的好:“一个教师,不在于他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书。”用心教、创新教与重复教的效果有天渊之别。

  3、通过新课标的解读,使我感受到教师的人生,应该有创新精神。年年春草绿,年年草不同。而我们的学生亦是如此,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我们应因材施教,目的是为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地、活泼地发展。在组织教学中把整体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在教育过程中,贯彻个别对待的原则,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学生们像一朵朵稚嫩的小花苗儿,但每一颗都有与众不同的可人之处。因此便更需要我们用不同的方法去浇灌、呵护,才得以使他们健康成长。

  4、通过新课标的解读,能使我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要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把课标和教科书结合起来,创新教、创新读、创新用,在用中创新。当然解读课标需要认真的态度,更需要常常进行研读时时体会。有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长,明日你就将停止教学。身为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我深深地知道,只有乐学的教师,才能成为乐教的教师;只有教者乐学,才能变成为教者乐教,学者乐学,才能会让学生在欢乐中生活,在愉快中学习,这就是我最大的追求。因此,我首先得让自己再度成为学生,才能更有深度的去体会我们的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求所好。我愿把追求完美的教学艺术作为一种人生目标,把自己生命的浪花融入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之中。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心得体会5

  春天是一个富有生机、充满希望的季节。伴随着春的脚步,20xx年3月9日早上8点,栗高蕊名师工作室第一次线上读书分享活动相约而至。为了工作室全体成员能进一步了解课程理念,明确课程要求,理清教学思路,更准确地把握教材内容,不断提升解读课标和教材的能力,此次读书活动学习分享的书目是《美术课程标准》。会议上,工作室特聘专家刘文佳老师为我们送上了课标的精彩解读,让我对美术课标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使我今后的教学思路更加清晰。工作室主持人栗老师肯定了成员们的学习态度与学习热情,并为大家介绍了新的学习方式与方法,同时鼓励大家克服困难,勇于挑战自己,让我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目标更加坚定。此次会议,虽说是在线上,虽说成员之间并不太熟悉,但大家交流讨论的热情却令我感动,收获颇多。

  一、勤于学习,坚持积累。

  “学无止境”。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更要做到终身学习,为学生树立榜样,才能培养学生养成主动学习、不断探索的良好习惯。工作之余,我要定期阅读相关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养成阅读习惯,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心得体会,虚心请教,逐步加强自己的理论学习,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同时,努力加强写作理论的学习,逐步提高自身写作水平,为撰写教育教学案例提供帮助。

  二、主动研究,善于反思。

  孔子有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是一种希望自己在工作室三年的学习中,坚持思考,把习得的知识、技能、经验通过不断反思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理论,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当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扎实美术专业素养。三、不断探索,勇于实践。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追求和目标。有幸加入名师工作室这样一个专业的'团队,这样一个锻炼实践的平台,倍感珍惜。我会积极参与工作室每一次的教学教研活动,抓住各种实践机会,体验多种教育教学经历,从中不断汲取新知,拓宽视野,丰富自己的教育实践。

  感恩遇见。通过这次会议,我对自己的工作学习进行了一次反思,也为自己在工作学习中的不足找到了桥梁。我相信我们这一群人、一条心、一起拼、一定能打造一个团结奋进、富有战斗力的优秀教学教研团队。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心得体会6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的修订原则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创新导向,主要在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两个方向八个方面发生了变化。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推动基础教育课程由学科立场向教育立场转型。借此缘由,我通过对比学习新旧两版课标,认为新课标在美术学科上的“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核心素养内涵的“新”。新课标提出的艺术核心素养“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与高中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创意实践、审美判断、文化理解”不同之处在于将“图像识读和审美判断”合并,变成了“审美感知”,强调了课程的综合性,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教学回归到人本身,帮助学生发现美、感知美,提升审美情趣。

  二是,课程内容结构的“新”。将以往的按学习领域的划分方式转变成按艺术实践进行划分,以学习任务为驱动,美术语言始终贯穿其中。从课程内容设置的顺序可以看出,每一学段均以注重发展学生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素养的“欣赏·评述”为起点,到以强调发展学生艺术表现和创意实践素养的“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再到加强课程内容、社会生活与学生经验之间联系的“综合·探索”。内容设定层层递进,加强了学科间相互关联,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核心素养。

  三是,教学实施的.“新”。由以往按四大学习领域划分的单一的、独立的授课方式,转变为整体的、系统的授课方式,强调以任务、主题或项目的形式开展教学,将知识、技能嵌入其中,通过综合性、创造性的艺术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深度理解知识、技能,提升综合能力。

  虽然这里是以新课标体现在美术学科上的“新”为主要说明,但从该版课程标准名称《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可以看出,美术学科已经与音乐、舞蹈、戏剧、影视融为一体,这就意味着我们在学习理论或实践的过程中,应该将自己视野扩宽,树立整体意识,不仅要注重学科知识内的纵向衔接,更要注重知识间的横向配合。坚持以素养为导向,重视将知识内化、实践和运用的教学,加强对学生艺术核心素养的培育。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心得体会7

  新《义务教育法》的修订和实施,这是教育系统的一个新举措。对新《义务教育法》我们应该好好学习、领会和体验它的含义和精神。认真学习和贯彻《义务教育法》是每人教师应尽的义务。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想就教育教学和教师自身修养两方面谈谈我的感受:

  新《义务教育法》的第五章教育教学的第三十四条:“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个条例明确规定:我们的教育教学要调动全体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对于这条我感触很深:为避免由少数学生活动代替多数学生活动,在教学中,能让全体学生动手、动口的就不让部分人代替,能让多数人动口、动手的就不让少数人或个别人代替。要使全体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解决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学习状态是一个关键。所以要对“学困生”有一个倾斜政策,不但要给他们多吃偏饭的机会,还要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条件。例如,教师巡视时,优先关照学困生;课堂批改,重点批改学困生的作业;小组议论,安排学困生先发言;课堂提问,优先考虑让学困生回答力所能及的问题等。对他们的每个微小进步及时予以鼓励、表扬,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每个儿童的智力特长不一样,不能依据固定统一的标准来测试、要求不同的学生,“统一化”的教育评价模式不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因此,我们必须建立多元评价模式,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总之,新《义务教育法》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提供主动发展的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从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成为一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孩子。当前,我们绝大多数老师都很注重自己的师德修养,在“遵纪守法”、“敬业爱岗”、“因材施教”、“严谨治学”、“恪尽职守”、“廉洁自律”、“甘于奉献”等等方面都做得很好。然而在一些细节上却往往不留心,比较随意。作为一位新手教师,更是要注意一些细节的地方,不让坏的习惯形成。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心得体会8

  20xx年8月9日上午,学区中心学校师德师风教育实践活动推进会在中心校本部教室召开,全体教职工参加了推进会。会议由学区中心校校长主持,工会主席、办公室主任二同志分别作了发言。此次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我认为很有必要、很及时,我充分认识到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重要性:一、师德建设是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教师既是人才的培养者,也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者。随着我国的文化服务性行业将逐步开放,西方文化、价值观将随西方的影视、音像、书刊进入我国,这既为我们吸收和借鉴西方有益的科学文化成果提供了方便,也必然会使教师的价值观念受到西方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有可能使教师在理想、信念和追求上产生动摇、困惑、彷徨,引起思想与行为上的失衡,造成思想观念的剧烈冲突。师德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因此,加强师德建设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二、师德建设是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的需要

  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不仅表现在高学历和高职称,也表现在高尚的道德素养。近年来,虽然也很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正逐步趋向合理。但随着形势的变化,受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潮的影响,少数教师的职业道德出现了下滑趋势。如:职业理想和信念动摇,职业情感淡漠,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发展”和“工作利益的关系”,“精力投入”与“利益回报”的关系,“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出现了所谓“人生理想趋向实际、价值标准注重实用、行为选择偏重实惠”的倾向。有的对教学缺乏热情,对学生不负责任;有的玩风过盛,无心于教学工作;也有的只顾业务,不问政治。尽管这些情况只是在少数教师中存在,但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三、师德建设是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

  教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仅需要教师转变思想和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有了高尚的师德,教师才能热心于教育教学改革,不断研究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我的体会是:

  一是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需要。“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甚至是一条河流。”这是人们常常对教师提出的要求。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高科技教学仪器设备在教学中的运用,我们传统的单向、传教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冲击,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对教育的思想、观念、模式、内容、方法要有更深的了解,我们老师只有不断“充电”、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才能适应信息化教育带来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变革,大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只有不断研究新的教育技术、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提高,才能适应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提高。刻苦钻研,并做到精益求精,才能体现师德责任感,才能树立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

  二是热爱教育事业,以行动诠释师德师风的真正内涵。教育是一种心灵的影响活动,需要具有崇高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就把自己的一切毫不保留地交给党的教育事业,应该把教育事业的忠诚作为自己不懈努力的精神动力,从自身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上好每一节课,认真批改每一份作业。教育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励、唤醒、鼓舞。而这一切都基于教师的楷模形象。因此教师要优化自身形象,从树立“以德立教、率先垂范、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教师形象入手,把外树形象与内强素质结合起来,以良好的师风师德感召和熏陶学生,提高教育人的可信性。教师在行为、气质、素养上都应提高文明程度,“言必行,行必果”,行动实践远胜于说教。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该用行动诠释着师德师风的真正内涵。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

  三是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热爱学生、教育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善于宽容学生。传统师德也讲教育之爱,但今天的教师关怀不再是单向的,不是一厢情愿,更不是强加的、控制式的,而是平等的、负责任的,是彼此能感受的。在今天,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尤其是那些由于社会变迁、生活和家庭的原因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更要倍加关爱,给予尊重,善于宽容。因为宽容是对被教育者的爱护、信任,它体现了关怀精神,同时也是教师与学生人格平等的具体表现。宽容意识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如果没有了宽容意识,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爱学生和被学生所爱的好老师。心胸狭窄、没有宽容精神、缺乏爱心的人,很难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因而我们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对那些有过失的或者是调皮的学生进行教育要理智、冷静,学会“热”问题冷处理,尊重人格,既要严格要求,对学生认真负责,又不要感情用事,要处处关心爱护学生,理解和宽容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当然,爱学生不是一味的迁就、放纵学生。在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的同时,又要循循善诱,耐心启发,讲清道理,说明利害关系,并加以启发。对违纪的同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不是按照自己的个性办事。应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服务意识,创造出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心得体会9

  新年伊始,在学校领导的组织下,我们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中共营山县委、营山县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的文件,深刻的领会到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旋律,是教育事业的生命线,学校的重点和中心工作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不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每位学生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位敬业、关爱学生、有较高的教学能力的教师来教。那么如何才能成为高质量、高效率的教师呢我认为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才能做到。陶行知说过: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教师必须密切关注自己专业的发展,一定要跟上自己所教学科的发展趋势。只有通晓专业知识,才能选择、计划并实施最有效的'教学。通晓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教师才可能依据教育教学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实施教学,以取得高质、高效的教学效果。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基础。“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这是教育的古训。我一直深信:在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都具备的情况下,教师热爱学生是教育好学生提高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之一,尊师爱生是师生对话的感情基础,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三、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上好每一堂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而上好每节课的前提是:不备不教,是课就要备,而且要做到精心备课。每堂课都有重点和难点,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重点处教师要进行强化、加深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使教学内容得到提升。

  四、要求学生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每次作业

  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每次作业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呢我认为做到布置必做、做好必批、批完必讲评,讲评完必清,清完方罢休。一旦这个作业布置下去了就一定要求保质、保量的完成。一定要让学生感受到你对这个作业是很重视的,这个作业也是很重要的,是一定要完成的。

  五、做好培优扶差的工作

  培优扶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头戏。要提高教学质量,培优扶差这项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老师要时时刻刻做到关注优生和学困生的成长状况。

  六、要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态

  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教学的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的过程。这其中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要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拥有非常健康的身体,师生双方只有拥有了健康的身体,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才能得到强而有力的保障。

  当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保障,方法也有很多很多种,方式也不尽相同,但不论何种方式、方法都需要我们倾心倾力去完成、去实践,这样才能取得成效。正所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最重要的是用心地去做教育,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心得体会10

  线上学习了师范大学文学院xx教授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全新解读,我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与体会。

  一、价值引领,以文化人

  价值引领,以文化人。从课程标准可以看到继承和弘扬优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的内容,无论是在我们的课程目标还是在我们的课程内容都得到了一种彰显,在这里可能老师们也一直在关注这个,实际上这里非常重要的就是强调语文课程它的育人价值的一种体现,也是核心素养的这样的一种体现。

  二、素养为纲,任务导向

  素养为纲,任务导向。在这个课程标准里我们可以看到非常明显的两个体现是素养型的课程目标和结构化的课程内容。那么素养型的课程目标到底是和我们原来的课程目标有什么大的差别或者是差异。结构化的这个课程内容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从课程标准里做了很多的探索。那么这样的一些探索,我们到底怎么来理解和认识?以及我们在未来如何落实?这是这次课标修订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这个变化。

  三、立足生活,实践主线课程标准当中可以看到就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我们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强调了实践主线。那么实践的主线,大家可以看到,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做了一定的整合,强调的是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也就是语文实践活动的一种表现。

  四、主题统整,强调情境

  主题统整和强调情境这方面,我们强调真实的语文情境,统整的学习主题,典型的实践活动。那么我刚才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我们20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那义务教育的课程改革推进的过程当中,我们一直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由于我们的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和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在一定程度制约了我们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真正的落实。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这次课标修订的过程当中,在这方面做了很大的探索和努力。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心得体会11

  《义务教育法》规定让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是学校、家长和社会的义务。谁违反这个义务,谁就要受到法律的规范。家长不送学生上学,家长要承担责任;学校不接受适龄儿童、少年上学,学校要承担责任;学校不提供相应的条件,也要受到法律的规范。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法的强制性以及法律责任。同时也认识到作为一名教育一线的教师所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明确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该履行的义务和遵守的行为规范。尤其对其中第二十九条“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和变相体罚”感触颇深。教育的核心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自尊和受人尊重是人生存的一种基本需要。”在教育工作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哪怕是一个不十分出色的孩子,只要老师关心他,重视他,为他提供各种机会,他也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为此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说:“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里,不应该挫伤他心灵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

  教师应树立真心诚意对待学生,诚心诚意把学生当主人的观念,使他们在信任与被重视的良好的教育氛围中健康成长。而第四章第二十九条“教师在教育学生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作为老师,应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宗旨,用真诚和全身心的爱走进学生的心灵,在教育学生时,应讲究方式,注重艺术,三思而后行。面对那后进的、犯错误的学生,老师应该怎么办呢?首先是要放平心态,用发现的目光来看待学生。即使在最难教育的学生面前,也要信心百倍,透过学生气人的一面,看到他可爱的'一面,看到他的热情上进。作为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在学习上产生错误。

  苏霍姆林斯基说:“老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因此教师一定要用仁爱之心和宽容之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是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我们在追求一种教育理想,一种发展的理想,这种理想我们并不强求最后百分之百地实现,事实上,在追求的过程中,每个人、每所学校都会得到真正的成长,而每个人、每个学校真正得到发展了,才是实实在在的素质教育目标实现。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义务教育课程心得体会11-12

义务教育课程心得体会11-13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心得体会02-26

义务教育课程心得体会(精选19篇)05-18

义务教育课程心得体会7篇05-09

义务教育课程心得体会(精选13篇)04-22

义务教育课程心得体会(精选12篇)09-28

义务教育课程心得体会3篇03-19

义务教育课程心得体会5篇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