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

时间:2024-06-05 07:20:10 制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很多地方都会使用到制度,制度是各种行政法规、章程、制度、公约的总称。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

  为了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的监测和报告管理工作,提供及时、科学的防治决策信息,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

  报告范围包括以下传染病:

  1.鼠疫:发现1例及以上鼠疫病例。 2.霍乱:发现1例及以上霍乱病例。

  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发现1例及以上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病人或疑似病人。

  4.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现1例及以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5.炭疽:发生1例及以上肺炭疽病例;或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3例及以上皮肤炭疽或肠炭疽病例;或1例及以上职业性炭疽病例。

  6.甲肝/戊肝: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甲肝/戊肝病例。

  7.伤寒(副伤寒):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伤寒(副伤寒)病例,或出现2例及以上死亡。

  8.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病例,或出现2例及以上死亡。

  9.麻疹、风疹、流腮、水痘: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

  10.流行性脑脊髓膜炎: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3例及以上流脑病例,或者有2例及以上死亡。

  11.XXX:1周内,一个县(市、区)发生5例及以上登革热病例;或首次发现病例。

  12.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1周内,同一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高发地区10例)及以上,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

  13.疟疾:以行政村为单位,1个月内,发现5例(高发地区10例)及以上当地感染的病例;或在近3年内无当地感染病例报告的乡镇,以行政村为单位,1个月内发现5例及以上当地感染的病例;在恶性疟流行地区,以乡(镇)为单位,个月内发现2例及以上恶性疟死亡病例;在非恶性疟流行地区,出现输入性恶性疟继发感染病例。

  14、血吸虫病:在未控制地区,如果一个行政村在两周内发生10例或以上的急性血吸虫病病例,或者在同一感染地点连续发生5例或以上的急性血吸虫病病例;在传播控制地区,如果一个行政村在两周内发生5例或以上的急性血吸虫病病例,或者在同一感染地点连续发生3例或以上的急性血吸虫病病例;在传播阻断地区或非流行区,如果当地发现感染的病人、病牛或感染性钉螺,则属于血吸虫病的报告范围。

  15、流感:如果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体单位内,一周内发生30例或以上的流感样病例,或者有5例或以上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的病例,或者发生1例或以上的流感样病例死亡,则属于流感的报告范围。

  16、感染性腹泻(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如果在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内,一周内发生20例或以上的感染性腹泻病例,或者有1例或以上的死亡,则属于感染性腹泻的报告范围。

  17、猩红热:如果在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内,一周内发生10例或以上的猩红热病例,则属于猩红热的报告范围。

  18、输血性乙肝、丙肝、HIV:如果医疗机构或采供血机构发生3例或以上的输血性乙肝、丙肝病例或疑似病例或HIV感染,则属于输血性乙肝、丙肝、HIV的报告范围。

  19、新发或再发传染病:如果发现本县(区)从未发生过的传染病或发生本县近5年从未报告的或国家宣布已消灭的传染病,则属于新发或再发传染病的报告范围。

  20、不明原因肺炎:如果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则属于不明原因肺炎的报告范围。

  二)食物中毒

  1、一次食物中毒人数30人及以上或死亡1人及以上; 2、在学校、幼儿园、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中发生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5人及以上或死亡1人及以上; 3、在地区性或全国性重要活动期间发生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5人及以上或死亡1人及以上。

  三)职业中毒

  如果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0人或以上的情况,或者有1人或以上死亡,则属于职业中毒的报告范围。

  四)其他中毒

  如果出现食物中毒、职业中毒以外的急性中毒病例3例或以上的事件,则属于其他中毒的报告范围。

  五)环境因素事件

  如果发生环境因素改变所致的急性病例3例或以上,则属于环境因素事件的报告范围。

  六)意外辐射照射事件

  如果出现意外辐射照射人员1例或以上,则属于意外辐射照射事件的报告范围。

  七)传染病菌、毒种丢失

  如果发生鼠疫、炭疽、非典、艾滋病、霍乱、脊灰等菌毒种丢失事件,则属于传染病菌、毒种丢失的报告范围。

  八)预防接种和预防服药群体性不良反应

  1、群体性预防接种反应:如果一个预防接种单位在一次预防接种活动中出现群体性疑似异常反应,或者发生死亡,则属于群体性预防接种反应的报告范围。

  2、群体预防性服药反应:如果一个预防服药点在一次预防服药活动中出现10例或以上的不良反应(或心因性反应),或者有1例或以上死亡,则属于群体预防性服药反应的报告范围。

  九)医源性感染事件

  如果发生医源性、实验室和医院感染暴发,则属于医源性感染事件的报告范围。

  十)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如果出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则属于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报告范围。

  要求在两周内,如果一个医疗机构或同一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有相同临床症状的不明原因疾病3例及以上,应当立即报告相关部门。此外,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应当及时报告。

  对于涉及以上的重大传染病疫情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院医生和个人应当立即向院领导办公室报告。责任报告人或联系人应在2小时内向卫生行政部门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XXX应当积极履行报告责任,及时报告任何可能构成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况。同时,该医院也应当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识别和应对能力。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相关文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制度04-2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登记制度02-0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章制度02-17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章制度8篇02-17

公司公共制度02-22

突发事件应急制度01-10

突发应急管理制度03-20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制度05-24

公共场所卫生制度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