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管理制度

时间:2024-07-23 09:16:35 制度 我要投稿

[优秀]小学教师管理制度15篇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接触到制度,制度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分配功能。大家知道制度的格式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教师管理制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优秀]小学教师管理制度15篇

小学教师管理制度1

  额度管理制度是一种规范组织内资源分配和使用的规则体系,尤其在教育领域,对于教师的.经费、教学资源和时间管理至关重要。本制度旨在确保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内容概述:

  额度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核心方面:

  1. 经费额度:明确教师的年度经费预算,涵盖教学材料、学术活动、培训等费用。

  2. 教学工作量:设定教师的教学课时、班级管理、课外辅导等工作量标准。

  3. 科研额度:为教师的科研项目设定资金上限,规定申请流程和使用规则。

  4. 假期与休息时间:合理规划教师的休假和休息时间,保障其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5. 奖励与惩罚机制:设立绩效考核标准,依据教师的工作表现进行激励或调整额度。

小学教师管理制度2

  为了规范中小学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考察管理,完善教师培训学习管理制度,维护教师培养、培训的公正与公平,做到有序、有效培养教师,遵照教体局和纪委纪检组联席会议要求,现对大武口区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考察作如下规定:

  一、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考察的原则

  1.区级以上政府部门或教育主管部门下发通知或指令参加学习、培训、考察的领导和教师,经学校或教体局同意方可参加。

  2.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或各类研讨会,涉及到领导和学科教师,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按计划派出。

  3.因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必须派出培训、参赛、参会或考察学习的领导和教师,由学校依据有关规定或经学校研究推荐、教体局批准后方可参加。

  4.对一些民间性质的学术团体组织的会议或活动,未经教体局批准,学校不得派教师参加;非学术性团体组织的活动,学校一律不得参加。

  5.同一名教师一年之内最多只能参加一次省外的培训、学习或考察,省内(市外)的培训学习每年最多不得超过两次。

  二、外出培训、学习、考察的有关程序

  1.通知:由教体局负责培训学习的部门将有关文件下发学校,学校按照文件要求通知年级组、学科组推荐参加培训人选。

  2.推荐:参加培训学员推荐要本着公正公平的原则,保证让绝大多数教师有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推荐学习人员不能徇私舞弊,要明确外出培训学习的目标和方向,要坚持为学校发展、为教师发展服务的原则。

  3.审批:对年级组、学科组推荐的外出培训、学习、考察人选,学校要召开校务会议研究确定,并进行公示,然后由学校上报教体局审批。校领导外出学习须由教体局推荐和审批。

  4.请假:外出学习、培训、考察的教师在教体局审核同意后,由学校调整课程,并妥善做好交接工作,并在学校填写请假条。校领导外出学习需到教体局和组织部履行请假手续。

  5.备案:学校对于外出参加各级培训学习的`教师要进行登记,并上报教研室备案,做到教师外出培训有据可查,避免重复外出或多次外出。

  三、外出培训、学习、考察返校后的有关工作

  1.销假:外出培训、学习、考察归来的教师要及时到学校或有关部门销假。

  2.学习反馈:凡外出学习、培训(学历培训除外)、考察归来的教师,回校后必须在一周内向教研组或学校上交学习报告,并进行讲座,几人同时参加同一活动,可推荐一人进行主讲。所有外出培训的教师回校后都要撰写3000字左右的学习报告(心得体会或调研报告、专题报告、学习总结),学校要对教师的学习报告进行审阅并及时存档,同时将学习报告上报教研室备案。

  3.经费报销:外出学习、培训费用在完成学习报告和讲座后,才能按照财务规定予以报销。

  四、外出人员注意事项

  1.外出学习人员代表学校,要注意个人形象,不能做有损于学校名誉的事。

  2.外出学习人员以提升专业素养为目标,必须严格遵守学习纪律和要求,不得中途或提前离开。

  3.外出学习时应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多与外地教师交流,掌握最新信息,要积极参与交流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大限度的提高学习效果。

  4.学习活动结束后要立即返校,不得延长时间,耽误工作。凡不按时返回,经核查,将按旷工处理。

  5.外出学习人员要重视人身安全和财物安全,确保旅途平安。

  五、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以前相关制度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小学教师管理制度3

  教师培训管理制度是教育机构确保教学质量、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手段,它涵盖了教师的.选拔、培养、评估、激励等多个环节,旨在通过系统的培训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内容概述:

  1. 培训需求分析:定期评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知识更新需求,确定培训目标和内容。

  2. 培训计划制定: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制定年度或季度培训计划,包括培训时间、地点、形式和师资。

  3. 培训内容设计:涵盖教育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学科知识更新、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

  4. 培训实施:组织各类讲座、研讨会、工作坊等,确保培训活动的有效执行。

  5. 培训效果评估:通过考核、反馈、观察等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量化和质性评估。

  6. 激励机制:设立奖励制度,对积极参与培训并取得显著进步的教师给予认可和激励。

  7. 持续改进:根据评估结果,不断调整和完善培训制度,以适应教育环境的变化。

小学教师管理制度4

  中学教师管理制度旨在确保教育质量和教学秩序,为学生提供稳定、有序的学习环境,同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它通过明确职责、规范行为、考核绩效,以及提供持续支持,帮助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实现学校教育目标。

  内容概述:

  中学教师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领域:

  1. 岗位职责:清晰定义教师的`教学任务、班级管理职责以及参与学校活动的义务。

  2. 教学规范:规定课程设计、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学生评价等环节的标准和流程。

  3. 职业发展:设立教师培训计划,鼓励学术研究和专业成长。

  4. 绩效评估:建立公正、透明的教师绩效考核体系,包括教学质量、学生反馈、同事评价等多维度。

  5. 行为准则:设定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强调尊重学生、家长和同事,以及维护良好的校园文化。

  6. 纠纷解决:建立有效的投诉处理机制,处理师生冲突和其他教学相关问题。

小学教师管理制度5

  根据我多年从事民办学校领导工作的、体会,我认为民办学校教师的管理策略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给教师工作时间和心理空间以一定的“自由度”。

  教师工作时间和空间的非限制性,决定了教师工作环境的非限制性。教师的学习提高、搜集材料、科研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的延续,都不是仅在办公室所能完成的。在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显然已经不适宜再以传统的“坐班制”来管理教师。只有在合情合理合法的条件下建立规范而又较为宽松的考勤制度、王作规则,给教师工作时间和心理空间以一定的“自由度”,才能最大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正如马克思所说:“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空间”。对教师工作时间与心理空间如果“抠”得过死,必将不利于教师积极性的发挥,不利于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个性的充分张扬。

  2、在情感上,多给教师一些投入。

  学校管理者领导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物,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总会产生一种情感联系。“以人为本”管理很重要的一环就是情感管理。现代化的管理是具有高度水平的柔性管理,即利用非权力的影响力对人们产生潜在的说服力,从而去转变他们的行动。

  民办学校的教师都是从众多应聘教师中选拔出来的,很多人在原学校担任过副校长或教导主任、教研组长等职务,有其独到的工作经验和工作资历。对这样一个群体,学校管理者首先要特别注意尊重他们的人格,把他们当作同事,当作朋友,放下架子多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

  在这个群体中,大部分教师都有很强的进取心。学校的管理者要从情感上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需要,并注意给他们创造发展的机会。只要建立一个好的情感平台,大家就能“工作上互相协作,生活上互相关心,思想上互相理解,心理上互相依赖,行动上频繁往来”。今天教师的工作仍然是奉献大干索取的工作,尤其在民办学校,大部分教师都在超负荷“运行”。这更要求校长在管理中要多一些情感投入,来弥补他们物质待遇上的不足。

  3、让教师得到真正的公平。

  尽管职务、学历、年龄、性格等方面有差异,但是教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学校管理者在教师管理中不能以牺牲一部分人的积极性来换取另一部分人的积极性,而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并努力维护这种积极性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学校在管理中既要看教师的工作结果,更要看教师的王作过程,注意及时肯定每位教师在工作中的点滴成绩,使管理者的激励行为在公平、合理的轨道上及时得到强化。

  任何一所学校教师的修养水平及业务能力都是有差异的,民办学校也不例外。学校管理者的任务就是培训和发展每一位教师的素质与能力,使每位教师都能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和特色。为此,学校管理者要首先承认教师的差异。一般来说,学校管理者往往更会赏识业务能力强的教师,而另眼看待能力相对较弱的教师。“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其实,优秀教师也有不足之处,而一时显得能力较弱的教师也有他们的闪光之处。世界上不存在绝对完善的人,也不存在绝对无能的人。学校管理者要确定这样的原则:容人之短,用其所长;多尊重,少伤害,还要注意避嫌亲疏。一般来说,管理者与骨干教师在一起参加学术活动较多,而与一般教师接触相对较少,自然容易形成情感上、关系上的亲疏,所以学校的管理者要特别注意掌握公平原则,竭力保持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教师。

  4、给教师一个沟通顺畅的人际环境。

  学校的人际沟通主要有管理者与教师的上下沟通,不同学科教师的平行沟通。学校管理者要深入到教师中间,了解听取意见,发现教师日常教学中的好人好事及困难疾苦,增进彼此的尊重和理解。通过沟通让广大教师知道管理者想做什么、做了什么,使广大教师体会到管理者许多工作中的苦衷。平行沟通是让广大教师相互了解彼此的王作特点、困难及取得的成绩,这有利于消除教师由于学科、年级段工作的不同而产生的误解和隔膜,这样的沟通有利于教师在提职、考核、晋升工资时的期望值和实现值的平衡,提高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利于教师之间凝聚力的增强,从而提高教师群体的整体效能。

  5、给教师营造一种心理舒畅的氛围。

  如果说把管理建立在教师需要的基础上是为了激发教师内在动力的话,那么管理中营造一种令教师心情舒畅的氛围则是为了保证教师创造性得以发挥,并持续地得以发挥。一个学校如果没有一种好的氛围,制度会走样,情感会变味。可以这样说,不良的氛围,是任何一所学校内耗的根源。所以,管理者要在学校营造出一种好的氛围,其意义和作用非同小可。

  那么,怎样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呢?笔者认为,一是要扫除工作中的.恶性竞争。管理者在鼓励教师正当竞争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竞争进行正确引导,要用各种方式提醒大家,竞争是为了学校的进步,是为了大家的共同成功,而不是为成就一部分人,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

  二是要竭力防止出现拉帮结派现象,而努力建立一种公正平等的团结互助之风。

  三是要扫除吃吃喝喝、“你好我好”的油滑世故之风,建立严肃认真的人际关系。只有这样,才可能营造一种敬业、和谐、人人心情舒畅的氛围。

  6、请教师参与管理,使他们投入情感,产生心理认同。

  所谓认同是指个人对集体的一种态度。它既表现为个体对集体的关注,也表现为情感上的交融。实现管理目标不仅是领导者的事,更重要的是全体教职工的事。所以,制定学校管理目标必须要有教师的参与,使教师在参与制定目标的过程中受到激励,使管理目标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同,有助于教师主人翁精神的形成。通过广大教师的参与可以促使教师以做好学校工作为己任,自觉自愿地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干。通过参与认同,可以使管理者与群众之间达到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形成和谐愉快的心理和相互推动的力量。

小学教师管理制度6

  中心小学教师管理制度旨在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保障学生权益,以及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这一制度涵盖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 教师职责与权利

  2. 教学质量管理

  3. 教师培训与发展

  4. 行为准则与职业道德

  5. 绩效评估与奖励机制

  6. 教师福利与权益保护

  内容概述:

  1. 教师职责与权利:明确教师在教学、班级管理、家长沟通等方面的责任,同时规定教师应享有的`合法权益,如学术自由、职业发展机会等。

  2. 教学质量管理:设定教学质量标准,包括课程设计、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学生评价等环节,定期进行教学质量检查。

  3. 教师培训与发展:设立教师专业发展计划,包括校内培训、外出进修、教学研讨等活动,鼓励教师不断提升教学技能。

  4. 行为准则与职业道德:强调教师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如尊重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保持廉洁自律等。

  5. 绩效评估与奖励机制:建立公正、透明的绩效评估体系,依据评估结果给予相应的激励措施,如表彰、晋升机会等。

  6. 教师福利与权益保护:确保教师的工资待遇、工作环境、休息休假等基本权益,同时设立纠纷解决机制,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

小学教师管理制度7

  幼儿教师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在于:

  1. 维护教育质量:通过明确的工作职责和考核标准,确保教学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2. 提升教师素质:通过持续的专业发展计划,激发教师自我提升的动力,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

  3. 建立和谐环境:规范教师行为,营造尊重、关爱的`教育氛围,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4. 保障权益:明确的福利待遇和行为规范,有助于增强教师的归属感和工作满意度。

小学教师管理制度8

  学校考勤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在于:

  1. 培养纪律性:良好的考勤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律性和责任感。

  2. 保障教学质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3. 家校沟通:通过考勤信息,家长能及时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加强家校合作。

  4. 学生安全: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考勤,防止学生意外或旷课行为。

小学教师管理制度9

  考勤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旨在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确保公司运营的有序进行。通过考勤管理,企业可以准确掌握员工的出勤情况,合理分配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有助于维护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内容概述:

  考勤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上下班时间规定:明确每日工作开始和结束的时间,以及午休时段。

  2.迟到与早退处理:设定迟到和早退的界定标准及相应的.处罚措施。

  3.请假制度:规定不同类型假期的申请流程、审批权限和假期天数。

  4.加班管理:明确加班的申请、记录和补偿规则。

  5.缺勤处理:对于无故缺勤或连续未打卡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理办法。

  6.考勤记录与审核:定期进行考勤统计,由专人负责审核并存档。

  7. 异常情况处理:如遇突发状况,如自然灾害、个人紧急情况等,应有应急预案。

小学教师管理制度10

  教师阅览管理制度旨在规范学校图书馆的教师阅览区,确保其作为教学和研究资源中心的有效运行,为教师提供一个安静、有序且资源丰富的学习环境。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阅览室的开放时间与使用权限

  2. 资源借阅与归还规定

  3. 阅览室行为准则

  4. 电子资源的使用管理

  5. 特殊需求与服务

  6. 违规处理与投诉机制

  内容概述:

  1. 开放时间与使用权限:明确教师阅览室的开放时间,规定只有在职教师及教职员工有权进入,可能需要凭证或登记。

  2. 资源借阅与归还:设定图书、期刊等资料的借阅期限、续借规则,以及逾期未还的.罚款标准。

  3. 行为准则:规定禁止大声喧哗、吃喝、损坏图书等行为,强调保持环境整洁。

  4. 电子资源使用管理:提供电子数据库的访问指南,限制下载数量,防止滥用。

  5. 特殊需求与服务:如预约研究室、文献检索帮助、学术咨询等。

  6. 违规处理与投诉机制:设立投诉电话或邮箱,对于违反规定的处理办法,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记录直至暂停借阅权。

小学教师管理制度11

  专业教师管理制度是学校教育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旨在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师职业发展,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师资格认证与选拔

  2.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

  3. 教师工作量与考核标准

  4. 培训与发展机制

  5. 激励与福利制度

  6. 行为规范与职业道德

  7. 教师权益保护与纠纷处理

  内容概述:

  1. 教师资格认证与选拔:明确教师入职的基本条件,如学历、专业背景、教学经验和证书要求,以及选拔流程和标准。

  2.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建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包括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自我评价,定期进行教学检查和反馈。

  3. 工作量与考核标准:规定教师的教学、科研、服务等各项工作的量度和质量要求,作为年度考核的`依据。

  4. 培训与发展:设立教师专业发展计划,包括校内外的培训机会,以及晋升路径和条件。

  5. 激励与福利:制定奖励政策,如优秀教学奖、科研成果奖,以及工资、福利和假期制度。

  6. 行为规范与职业道德:设定教师行为准则,强调尊重学生、公正教学、廉洁从教等道德规范。

  7. 权益保护与纠纷处理:设立教师申诉机制,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及时解决工作中的争议。

小学教师管理制度12

  小学教师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在于:

  1. 维护教育秩序:通过明确职责和规范行为,确保教学活动的'正常运行。

  2. 激励教师发展:公正的评价体系和职业发展机会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专业追求。

  3. 保障师生权益:明确的权责划分和福利制度为教师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

  4. 塑造良好校园文化:良好的教师管理制度有助于形成尊重教育、重视人才的校园氛围。

小学教师管理制度13

  良好的纪律考勤管理是企业正常运行的基础,它能够:

  1. 维护工作秩序:确保员工按时完成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

  2. 增强团队凝聚力:公平公正的考勤制度能提升员工对公司的信任感和归属感。

  3. 提升企业形象:准时上班、遵守规定是对外展示公司专业性的`窗口。

  4. 法规遵从:符合劳动法规的要求,避免潜在的法律风险。

小学教师管理制度14

  打卡考勤管理制度对于企业而言至关重要,它:

  1. 维护正常工作秩序:确保员工按时上下班,保证生产和服务的'连续性。

  2. 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规范工作时间,提升员工的工作专注度。

  3. 保障员工权益:明确工作时间,为工资计算、福利发放提供依据。

  4. 促进公平竞争:避免因考勤问题引发的不公平感,增强团队凝聚力。

  5. 降低管理成本:通过自动化考勤系统,减少人力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小学教师管理制度15

  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制度旨在确保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知识更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该制度涵盖了培训规划、实施、评估和改进等多个环节,旨在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内容概述:

  1. 培训需求分析:定期对教师的专业需求进行调查,以确定教育课程的内容和形式。

  2. 培训计划制定:依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出符合教师发展需求的年度培训计划。

  3. 培训活动组织:包括线上课程、研讨会、工作坊等,确保教师有机会接触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4. 教师参与度:鼓励教师积极参与,通过签到、反馈等方式确保其投入度。

  5. 培训效果评估:通过考核、问卷调查等方式评估培训效果,为后续改进提供依据。

  6. 持续改进机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培训计划,确保持续优化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

【小学教师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小学教师管理制度06-30

小学教师管理制度07-22

小学教师考勤管理制度02-11

小学教师办公管理制度02-07

中小学教师管理制度02-10

小学教师管理制度15篇02-17

小学教师管理制度(15篇)02-17

小学教师管理制度(精选15篇)03-18

小学教师管理制度15篇【精选】11-09

小学教师管理制度汇编15篇03-23